建筑工人从建设中的苏州地标建筑“东方之门”旁骑车经过(1月19日摄)。新华社发
建设周期从4年延长到11年,投资从45亿元增加到90亿元,被网友谑称为“秋裤门”的苏州地标建筑“东方之门”,在经历了长时期建设后4次推迟交付,至今未能把“门”关上。调查发现,这一地标建筑难产背后是各方面对建设难度的可行性论证不足,贪大求洋,仓促上马。
4次延期交付工程量完成近80%
距本月31日还有不到10天,苏州“东方之门”顶层的玻璃幕墙仍未最后收口,大量内部装修工作仍在进行中。这意味着其开发公司乾宁置业与客户约定的第四次交付时间依然无法兑现。
这距2004年该公司拍得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的这一核心地块已经过去近11年。
据“东方之门”的业主介绍,2004年初,苏州乾宁置业拍下项目地块使用权后不久,项目就举行了奠基仪式。按原计划,“东方之门”总投资45亿元,将建成总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总高301.8米,集奢华酒店、超级住宅、购物中心等为一体的超大型城市综合体。
然而,计划中的时间点却一直在变。原计划一年完成的设计工作,直到2006年才完成;原定于2008年竣工的工程,实际上直到2008年才开建。整体交付时间也从2013年10月、2014年1月、2014年6月,第四度延迟到2015年1月。
1月21日,记者在“东方之门”最高层60层的“天顶园林”施工现场看到,穹顶幕墙已经安装过半,仍有80多块正在继续安装。工人们正在搬运布置顶层苏州园林的太湖石。
苏州乾宁置业有限公司总裁郑东辉告诉记者,截至目前,项目已完成近80%的工程量,幕墙工程的最后收口将于今年2月完成。然而,项目对业主的四次违约已是既成事实。
在与金鹰集团实现合作后,乾宁置业重新制定了项目交付时间表:2015年6月,可售物业将交房;2016年1月,购物中心将试营业;2016年6月,项目酒店将试营业。
工程量浩大复杂程度始料未及
“东方之门”曾是当时国内最大的超高层单体建筑,号称要创造“中国结构最复杂的超高层建筑”“中国最高的空中苏式园林”“中国最高的过街天河”“世界最高的无边界泳池”等十来项国内乃至世界之最。然而,这些建设之最最终成了建设施工的沉重负担。
由于“东方之门”项目造型特殊、结构复杂、业态综合,全楼无标准层,几乎每层都要专门设计。业内人士认为,从工程设计开始就注定了“东方之门”是一个耗费人力的项目。
上海建工集团“东方之门”总承包方副总经理朱海荣表示,因为造型特殊的超高体建筑,施工技术要求很高,施工程序环环相扣,曾有过一些程序无法按时完工而导致下面的工程进展缓慢。仅以总面积近15万平方米的“东方之门”外幕墙工程为例,“东方之门”外幕墙由于造型独特,节点复杂,且供货周期极长,成品率极低,幕墙迟迟不能封闭,其他工程的开展受到极大限制,形成全面拖延的现状。
郑东辉说,投资风险、设计评审、过街天桥和套型设计、幕墙安装及擦窗设备等难题也都在影响如期交付。
地铁穿越门下协调建设拖延数载
另一方面,地铁建设穿越“东方之门”项目地下,协调建设拖延数载。记者调查了解到,苏州乾宁置业2004年3月通过公开招拍挂获得“东方之门”项目地块使用权后,在工程的推进过程中,由于与苏州轨道星港街站(现为“东方之门”站)在同一基坑内,其间经历了论证决定“东方之门”地下室与轨道站点是否同步施工、协调解决两家施工单位管理等问题。直到2008年上半年地铁基坑建设的工作才完全理顺。但是,新的苏州地铁三号线的建设又对工程进度造成了影响。
接受记者采访的业主普遍希望“东方之门”能早日建成,他们认为,城市地标是城市建设的主角,长期延期不能交付,受损的不仅是业主利益,也损害了城市形象。
建筑可行性论证不足
在“东方之门”项目的设计投标和建设过程中,针对始料未及的技术难关,政府是否应该在设计审批环节就进行充分的可行性论证?聘请国际一流公司设计的“东方之门”,为何被网友调侃为“秋裤门”?政府如何管理地标性建筑?这些都是亟待反思的问题。
记者从苏州市和苏州工业园区相关部门调查了解到,“东方之门”规划建设的相关证件发放完全符合规定,政府监管的内容主要是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然而,这一运作方式和发达国家大相径庭。东南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所长周琦等专家认为,“东方之门”等国内不少“地标”性建筑不能如期竣工,这和城市主政者批复地标项目上马时,过分注重设计效果,轻建设可行性论证有关。在发达国家,建设规划相关方不仅要看设计,更要看可行性研究。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金太军说,政府审批要充分进行论证,贪大求洋的心态需要改变。周琦说,“秋裤门”遭到不少网友的调侃,城市管理者需要进一步反思。建筑是城市无声的音乐,好的建筑必须要体现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更加注重在建筑里传承民族文化。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