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即时报
  • 新闻发布会
  • 民情在线
  • 浙江视界
  • 评论
  • 高层
  • 人事
  • 文娱
  • 论坛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正文
罗永宽: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高校思政课的引领作用
2015年02月07日 19:15:24 来源: 宣讲家

  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学术性与意识形态相统一的鲜明特征,其阐释科学真理的理论逻辑力量和学术价值,主要体现在其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服务人民的意识形态功能上,具体还突出体现在以研究成果服务于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和支撑高校思政治课教育教学上。新形势下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一条重要的路径依赖,就是全面推进思政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切实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作用,使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立于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依托和学科支撑之上。

  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思政课建设具有引领作用,首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其理论解释力、学术影响力和学科引领力对于思政课建设的支撑作用、指导作用上。为此,须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其一,从学科对象、学科结构、学科方法、学科功能和人才梯队等方面入手,全面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的质量,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科学性、理论宣传的科学性以及教育教学的科学性。正如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所言,“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解释力、吸引力、影响力。

  其次,主动适应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高校思政课建设的新形势新需要,尊重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规律和思政课教育教学规律,积极探索适合学科特点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中的关键、核心指标既要体现出科学性、客观性,又要体现出紧扣学科特点和学科功能的导向激励作用,从而激发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在学科建设同时也是在思政课教育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其三,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引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能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积极主动地与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学科进行交流、对话,建立协同中心和对话平台,以创新的中国学术话语体系主动回应当代社会思潮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挑战。同时,发挥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合理的价值论和有效的方法论的指导作用,充分挖掘、激活人文社科各学科中的丰沛育人资源,有效消解错误价值观念的侵染,形成育人合力。

  其四,在全面客观调研的基础上,找准当前思政课建设中的真问题和症结之所在,积极探索并建构新形势下以教学效果为核心的思政课建设评价体系,深化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显著提升马工程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的效果,与时俱进地推进教学方式和考核方法改革,着力提高思政课的抬头率和满意率,使马克思主义入耳入脑入心,促进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的转化,真正成为90后大学生的价值信仰。

标签: 责任编辑: 周舸
分享到:
新华视点:十大关键词透视改革2014

新华视点:十大关键词透视改革2014

每日关注
  • 李克强:答复建议提案要避免空洞官样文章
  • 北京动用雷达探测器助查私挖地下室
  • 会议定点场所将可拒绝机关所提超标要求
  • 全国首例父母被撤孩子监护资格案详情披露
  • 中纪委专项巡视向央企“六大病灶”开炮
相关阅读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