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女性先进事迹】
河北省保定市南市区杨庄乡西高庄村地处城乡接合部,20世纪80年代初,村民人均耕地不足0.1亩,年人均收入仅几百元,村集体欠账十多万元。28年来,村党支部书记王焕荣带领乡亲们勤劳致富,创造了村集体固定资产总值达3.5亿多元,年人均收入16800元的辉煌,使昔日贫困破败的西高庄村成为和谐富裕的全国小康村。
1986年,西高庄村组建党支部,32岁的王焕荣当了“一把手”。上任伊始,王焕荣便发誓:一定要让村民过上好日子。为了实现这一梦想,她殚精竭虑。
“穷”字当头,根在哪里?王焕荣敏锐地意识到,人才是村庄持续发展的动力。要发展经济,就得先解决“人”的问题,“育民、强村、为民”的治村理念渐成雏形。
“村子要发展,村民要致富,单靠仅有的几十亩地不行,必须下大力发展村办工业。”1987年,王焕荣带头从自家拿出5000元,筹集资金十几万元,办起了西高庄村第一家村办企业——联盟线材厂,当年赢利10万元。自此,王焕荣在带领群众致富的路上便没有歇过脚。她带领村干部,先后创办了化工厂、净水剂厂、轧钢厂、服装材料厂、体育设施有限公司。随后,她又利用“城中村”的地域优势,果断转变过去以工业为主的村办集体经济,将目光聚焦在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上,兴建了酒店、小商品批发城、老年公寓……
“育民、强村、为民”,这6个字已被王焕荣深深地刻在心里。育民强村,最后的目标是“为民”,让西高庄村人都过上幸福指数高的生活。
做过教师的王焕荣,深知知识的重要性。1995年,西高庄村成立了全省第一家农民高中班,对全村40岁以下的村民进行培训,必须让高中学历成为村民文化水平线,王焕荣成了一个严厉的班主任,督促着村民向新型农民迈进。村里每年都选送优秀人才到北京工商大学、河北大学等大专院校进修,村里还制订了《在校学生奖励办法》,对获得各种奖励的学生给予奖励。2005年,为了解决幼儿上学难问题,王焕荣把村委会办公大楼腾出来,改建成“超达双语幼儿园”。
28年来,西高庄村先后投入600万元建起了高标准综合教室,设有图书室、党员活动室、民兵之家、老年活动中心。村里常年聘请老师开办法律、英语、企业管理等短训班,由提高村民的文化知识向培训专业技能、提高综合素质迈进。学习,改变着西高庄村人的精神面貌,成为村里老少编织美好未来的“通行证”。
(光明日报记者 王海磬)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