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即时报
  • 新闻发布会
  • 民情在线
  • 浙江视界
  • 评论
  • 高层
  • 人事
  • 文娱
  • 论坛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扎根生活沃土 弘扬中国精神
2015年03月14日 10:24:37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知识界代表委员之声】

许江代表(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文联主席、中国美术学院院长)

下足“笨”功夫 做好“深”文章

创作艺术作品必须以人民为中心,优秀的作品一定是扎根于人民、扎根于生活的。艺术作品必须解决“深”这个字,要站在人民的高度、历史的高度来创作。要去除作品创作中的功利和浮躁,只有长期深入生活,把生活作为塑造作品生命的现场。艺术家要深耕现实生活,从生活中获得滋养,用创作回馈生活,用创作给心灵以滋养,下足“笨”功夫,做好“深”文章,才能创作出充满时代气息、富有灵魂的作品。

(光明日报记者 张进中采访整理)

崔巍代表(浙江舞蹈家协会主席、杭州歌剧舞剧院院长)

提升精神造就文艺“高峰”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命脉。作为一名艺术家,应该投入到火热的生活中,用激情与真诚讴歌伟大的时代,创作出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百姓喜爱的艺术作品。文艺创作有“高原”更要有“高峰”,文艺上的“高峰”不但是技巧上的,而且是通过艺术表现出来的灵魂和精神,是一种高尚的情操。同时,我们要完善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的政策机制,让广大的文艺工作者能够潜心创作。

(光明日报记者 张进中采访整理)

钱念孙代表(民盟安徽省委副主委、安徽省社科院研究员)

文艺界近期出现了新变化

去年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后,文艺界经过一段时期的学习、消化、沉淀,有了新的变化。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主题活动广泛展开。二是厘清了文艺与市场的关系,即解决了经济效益是否为衡量作品好坏的首要标准问题。三是潜心精品创作的氛围初步形成,很多人自觉抵制低俗、庸俗、媚俗的内容。但同时也要注意,彻底扭转一些不良倾向,端正思想观念和创作态度,还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光明日报记者 李苑采访整理)

朱海燕代表(中国儿童戏剧研究会副会长、安徽省话剧院院长)

贴近百姓才会有好作品

近年来,安徽省话剧院深入生活、扎根群众,创作并演出了一大批贴近生活、贴近百姓的优秀剧目,受到群众好评。在儿童剧领域,编排演出了《大森林的故事》《山里的泥鳅》《海的女儿》等。在成人剧方面,排演了《万世根本》《徽商传奇》等,还推出《中国好人安徽大舞台》系列组合式话剧在全省巡演,把安徽各地的好人好事通过话剧呈现给大家。同时也应看到,基层群众文化生活仍然不够丰富,希望政府更多地创造条件,让老百姓享受更多文化大餐。

(光明日报记者 齐芳采访整理)

王绣代表(洛阳市文联副主席、洛阳市美术家协会主席)

好作品的灵魂源于生活和人民

有灵魂的作品才会真正打动人心,这种灵魂,创作者只有扎根生活,扎根人民,才能亲身体验。文艺工作者要下到基层,去反映百姓的生活,反映改革开放以来的时代精神和时代风貌。如今,政府和各方面支持力度加大,文化下乡经费充足,交通更为便利,极大方便了文艺工作者下基层,与老百姓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相信未来我们不仅能创作出更多有灵魂的作品,基层的文化市场也会更加繁荣,文化产业也将越来越壮大。

(光明日报记者 刘梦采访整理)

李金枝代表(豫剧表演艺术家、河南省豫剧二团副团长)

让更多青年加入文化惠民队伍

文艺是群众生活的精神食粮,而这正是文艺的根本价值所在。2014年,我们河南豫剧院二团共下乡演出224场,让大量留守的老人和儿童在家门口就能听到最新剧目。如今,文化惠民活动不仅靠专家型人才带动,同样有许多刚毕业的青年人加入到下乡的队伍中去,他们都在与群众的交流中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同时,在与群众交流的过程中,一些展现时代精神的真人真事又会成为创作的灵感源泉,激励着我们融入更多艺术元素,创作出更多优秀剧目来回报人民群众。

(光明日报记者 刘梦采访整理)

扎根生活沃土 弘扬中国精神

扫一扫听更多声音

扎根生活沃土 弘扬中国精神

标签: 责任编辑: 吴盈秋
分享到:
新华视点:十大关键词透视改革2014

新华视点:十大关键词透视改革2014

每日关注
  • 《网络名人与专家“对话1+1”》侯宁孙学工共话经济新常态
  • 国平:让军民融合发展成为强国强军梦的基点
  • [千龙网评] 从"四个全面"看两会的民生期待
  • 代表委员赞网络“山清水秀”助力幸福指数提高
  • 夫妻宣称是观音弟子 用矿泉水充圣水获利24万
相关阅读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