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即时报
  • 新闻发布会
  • 民情在线
  • 浙江视界
  • 评论
  • 高层
  • 人事
  • 文娱
  • 论坛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幸福阳光洒满新楼群
2015年03月21日 08:25:58 来源: 中国经济网 罗 霄

  “喜迁吉地千年旺,福照家门万事兴。”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郭永财一家,今年春节过得格外高兴——全家从棚户区搬了出来,第一次在敞亮的楼房过了个欢乐祥和的年。

  2014年1月2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地处边陲的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阿尔山林业局看望林业职工群众。在郭永财家中,习近平总书记察地窖、摸火墙、看年货、坐炕头,详细了解他们一家的生产生活情况,并叮嘱当地干部要加快棚户区改造,让群众早日住上新房。习近平总书记说,“希望你们住房条件尽快改善,日子越过越好。”

  为了把温暖送到更多的棚户区居民心坎上,内蒙古森工集团(林管局)将棚户区改造任务作为“一号工程”,举全局之力,重点部署、重点督办、重点推进,在10.67万平方公里的林海打响棚改“攻坚战”。

  点燃美好生活新期盼

  2014年6月25日,对于郭永财来说是个一生难忘的好日子。这一天,郭永财一家告别居住了几十年的“板夹泥”房,搬进了敞亮的新楼房。

  羊年春节,《经济日报》记者走进郭永财的新家,虽然外面气温零下32摄氏度,室内却暖和温馨,春意融融,一股清新的花香扑鼻而来,窗台上盛开的红色、黄色子母花盆栽为室内增添浓浓春色。房间墙壁上、床头柜上,几幅老郭一家与习近平总书记的合影照片格外醒目。

  说起搬家前后的对比,郭永财激动地告诉记者,“以前最愁就是冬天,早上起来不但要扒除炉灰、烧热屋子,还要扫院子里的积雪。现在这些活儿都没了,小区的卫生都交给了物业保洁人员,真是感谢习总书记!”

  据记者了解,在林区,受益者远不止郭永财一家。截至目前,林区累计有近30万名职工群众享受棚改工程政策成果,居住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今年83岁的田秀英老人是满归林业职工遗属,她在49平方米、仅一人高的棚户房里一住就是40多年。田秀英老人说,以前的老房子窗户小,四处漏风,整个屋里黑乎乎的,墙皮也总往下掉。冬天一滴水就结冰,夏天一下雨,屋里到处摆着脸盆接雨。烧火的炉子总爱冒烟,一生火做饭,整个屋里都是油烟味。“如今能住上这么好的新房子,真是做梦也没想到!”老人眼里泪花闪动。

  织就覆盖林海民生网

  除了居住条件差,林区绝大多数住房没有集中供热系统,职工群众日常取暖、做饭要消耗大量的木材……数万林业职工对改善生产生活充满了期盼。为彻底解决林区的住房问题,2008年,内蒙古森工集团筹集资金1700万元,率先开展棚户区改造试点工作。2009年,国家启动东北4大国有林区棚户区改造工程,森工集团紧紧抓住国家政策机遇,决心彻底解决林区棚户区问题,并将棚户区改造列为“一号民生工程”。

  森工集团实施“异地棚改”,让生活在森林腹地的居民实现“生态移居”,在“森工之都”牙克石市建设林业棚改楼。2012年,范围又扩大到海拉尔、牙克石、扎兰屯等城市,方便林业职工就医、入学、转移安置就业和创业。

  几年来,大兴安岭林区撤销林场30个,共有近3万户生活在森林腹地居民搬出大山,场址植树造林6万亩。2014年,森工集团(林管局)与属地政府快马加鞭,紧密合作,一次次地企对接、一场场专题会议、一轮轮摸底调研,地企双方面对重重困难进行“无缝对接”,本着“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团结协作、共同推进”的原则,对林区棚改工程最后的“硬骨头”展开攻坚。

  为全力支持林业棚户区改造工程,呼伦贝尔市出台系列措施,并在土地供应、税费减免、产权证办理、施工许可等方面均按保障性住房政策落实,给予巨大支持。地企双方联合组成安居领导小组和安居办,双方人马紧紧拧成一股绳,织就一张巨大的民生网,覆盖在10.67万平方公里的林海每一个角落。

  万千林业职工群众圆了安居梦,过上了新生活。林区“棚改”工程,拆除了多年的历史欠账,树起了一座座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丰碑。

标签: 棚户区 责任编辑: 石潇俊
分享到:
新华视点:十大关键词透视改革2014

新华视点:十大关键词透视改革2014

每日关注
  • “最美天使”全城瞩目 美丽善举再续人间温情
  • 李克强:完善强农惠农富农各项政策 稳定粮食生产 增强农
  • 人民日报:王岐山伏虎99 谁会成为第100个?
  • 奢侈品“大牌”降价刺激了谁?
  • 同学称中国"新女首富"周群飞并非小三上位
相关阅读
  • 部分棚户区改造“有骨头没肉”:百姓既盼又怕
  • 长春23万户居民告别棚户区 历时11年投资869亿
  • 李克强:棚户区是历史欠账 也是城市伤疤
  • 大国总理心系棚户区百姓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