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收入增长了,绿水青山不见了”——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长三角,作为中国的经济高地,正成为生态修复热土,成效彰显。
还旧债:找回逝去的风景
城以水兴,水以城污。长三角地区以重拳治污,大力推进生态修复。
1986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访问上海,曾慕名要品尝松江四鳃鲈。由于产地苏州河污浊不堪,四鳃鲈遍寻不着,女王抱憾而归。让苏州河重回清澈,成了老一代上海人的梦想。
近年,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调查发现,当年鱼虾绝迹的苏州河中,已有了至少21种鱼类,甚至还捞到了价格不菲的长江刀鱼。经过20年的生态修复,苏州河又成了上海的一条“绿飘带”。
资深环境修复专家、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黄沈发介绍,近年来,上海各区县开展多项水生态修复工程,一些原来发臭的河道,如今都达到了4类水甚至3类水标准,“目前上海骨干河道的水质都已很稳定,下一步还将修复量大面广的中小河道。”
中国5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一度因污染饱受蓝藻之害。2013年,合肥市针对巢湖开展27项重点生态修复工程。现在,83万平方米的围堰湿地上,鸥鸟、白鹭、苍鹭、牛背鹭、斑嘴鸭等候鸟在此栖息过冬,成了名副其实的“鸟类天堂”。
根据《环巢湖地区生态保护修复规划》,巢湖流域水环境将实行3级保护,到2016年要实现“不让一滴污水进入巢湖、农业面源负荷减半”,巢湖将成为具有持续自净能力的生态大湖。
立新规:“谁污染谁治理”
2014年底,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6家严重污染江苏泰运河、古马干河的企业须支付1.6亿元的环境修复赔偿额。这成为目前国内最高金额的环保公益诉讼案件。这起标志性案件显示,生态修复不再是企业污染、公众买单,“谁污染、谁治理”的倒逼机制逐步成型。
在上海的实践中,生态修复必须未雨绸缪、提前规划。在水生态修复的同时,土壤修复也被日益关注。
作为国内最早关注和探索土壤修复的城市,早在2002年上海拿到世博会申请权时,黄沈发及其团队就开始关注上海世博园区的土壤修复问题。在世博园区的近20万立方的污染土壤修复过程中,上海市逐渐摸索出一套土壤修复方法、流程和规范。
2014年4月,上海市环保局联合兄弟单位发布《关于保障工业企业及市政场地再开发利用环境安全的管理办法》。
《办法》要求,上海市工业企业从搬迁时就要关注土壤修复问题,如果土壤不达标就要引入风险评估,一旦认为有风险就必须进行土壤修复,而且是“谁污染、谁治理”,只有经过修复的土地才可以进行流转和招拍挂,从制度上保证了生态修复。
谋华章:绿水青山即金山银山
生态修复是笔不小的开支,浙江湖州的探索证明,这笔钱不仅必须付,而且付得值。
浙江60公里环太湖岸线全在湖州,是太湖主要的产汇水区。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太湖流域水环境日趋恶化,传统名菜“太湖三宝”——银鱼、鲚鱼和白虾淡出沿湖居民餐桌,有些地方甚至出现“守着太湖没水喝”的窘境。
2006年开始,湖州市先后投入30多亿元,关闭湖州全部涉污企业,建成近10公里消浪桩和挡藻围隔工程,生态修复滩地10多公里。
如今的太湖度假区已经成为湖州的绿色经济区,从原来的招商引资变成了招商“选”资。预计投资100亿元的国际健康城项目已经动工,太湖度假区餐位已经增至4000多个,而且还在上升中。度假区财政收入也从初建时的1000多万元,迅速攀升到2014年的4亿多元。
事实证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优势定能转化为经济优势。(执笔记者:叶健,参与记者:杨丁淼、俞菀、陈刚)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