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即时报
  • 新闻发布会
  • 民情在线
  • 浙江视界
  • 评论
  • 高层
  • 人事
  • 文娱
  • 论坛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时政 正文
“4·25”地震灾后一月见闻:希望在这里升腾
2015年05月26日 16:48:46 来源: 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益西加措 王杰 陈敬 扎西顿珠

  5月25日,震后一月,记者一行走进吉隆、聂拉木、定日等重灾区和桑珠孜区受灾群众安置点。

  虽然灾区还是一片废墟,但勃勃生机已经在这片土地上升起,经历过地震灾害后的各族群众,日子正在走上正轨,田野里播撒着希望。悲伤的阴霾渐渐淡去,帐篷里的人们已在谈论着未来的生活。

  自力更生重拾美好生活

  走进桑珠孜区受灾群众安置点,拉巴一家人正在谈论着今年全家的计划。在樟木镇时,拉巴干过酒店服务员。日前,在安置点专场招聘会上,她选择了自己所熟悉的岗位——酒店服务员。

  普通话、藏语、英语、尼泊尔语、印度语,这一门门语言,让拉巴在招聘人员面前展现了自己极其优秀的一面,一家公司招聘人员当场表示,优先录用。“有了每月3000元左右收入的工作,再加上我老公开车的收入,家里的生活会慢慢好起来的。”拉巴信心满满地说道。

  而在达娃家,一家人也在为未来商量着。达娃已经报了驾驶培训班,正在学习驾驶技术。“其实,以前就有驾驶基础,只是没有考取驾照,这次听说三个月就能拿到驾照,就想好好学习,抓住这次机会,早点拿到驾驶证,让自己有一技之长。”达娃说道。

  一起的藏族记者告诉我们,他们一家正在商量,让家里有劳动能力的都外出打工。达娃告诉记者:“党和政府在地震后帮助了我们这么多,我们不能没有良心。我们有手有脚,要靠自己的双手,去追求幸福生活。”

  据日喀则市人社局局长多吉次旦介绍,为实现灾区群众搬得出、住得下、富得起的目标,日喀则市协调相关部门从5月18日开始对灾区群众开展技能培训,制定专场招聘计划,向市内各用人单位印发《为灾区群众提供就业岗位的倡议书》,积极引导安置点受灾群众外出打工,为其提供最新的劳务信息。5月22日,市人社局、桑珠孜区人社局和聂拉木县人社局联合52家企业,把专场招聘会开到了桑珠孜受灾群众安置点里,为广大受灾群众提供超过300个岗位。

  记者还了解到,据不完全统计,受灾各县有5700余人需参加技能培训,市人社局将通过定向培训、订单培训等方式,开展针对性、实用性强的技能培训,帮助灾区劳动者提高就业能力,让灾区群众不离乡、不离家,就能通过技能增收,重建家园。

  孩子们在校园里安静学习

  走进日喀则市三高,从聂拉木县中学转移过来的初一年级学生们正在上课。漂亮的新教室,崭新的新课桌,让孩子们脸上充满了笑容。

  日喀则市教育局副局长、三高校长王丙先介绍,为了做好转移学生的安置工作,三高启用了刚建好的新教室、新宿舍,目的就是让孩子们在这里有家一样的感觉,能够安心学习。

  当记者问起孩子们对新学校满不满意时,聂拉木县中学初一(1)班的次仁顿珠告诉记者:“这里不仅住得好,吃得也好,有了困难,找到三高的大哥哥大姐姐们,他们都会热情地帮忙。你看,我们宿舍的开水就是大姐姐们打来的。”听到次仁顿珠的话,我们都笑了起来。

  日喀则市教育局副局长冯学成介绍,聂拉木县在此次地震中受灾严重,县中学教学楼已成危房,市委、市政府决定转移该校全部700多名师生。为切实解决转移安置的师生在教育教学和生活方面的困难,市教育局积极协调市属各学校和桑珠孜区教育局等有关单位,经过多方协调和努力,确保了转移安置师生的教室、宿舍以及学习、生活必需品的需求。

  同时,为保障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市教育局积极督促转移班级教育教学工作正常开展,课程开齐、课时开足,利用节假日时间跟进教学进度,实行教研员蹲点制度。

  记者了解到,4月29日,聂拉木县中学初三毕业班学生已在日喀则市职业技术学校复课;5月22日,聂拉木县中学初二年级学生在日喀则市二高复课;同日,聂拉木县中学初一年级学生在日喀则市三高复课。

  而在吉隆镇,记者看到,吉隆完小的学生们正在帐篷学校里安静地上课。学校校长久美介绍,在县里干部和部队官兵的帮助下,地震后的第七天,他们就已经正常复课了。6年级(2)班学生央宗告诉记者:“地震后,党和政府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我心里非常感激,我一定会好好学习,争取在毕业考试中考上一所好学校,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财产转移让群众的心安定了下来

  樟木镇,头天晚上下了雨,震后的边境小镇有些微凉。但随着旭日升起,暖意开始迅速弥漫,镇上忙活着的人们额头上也见了微汗。

  这些天,樟木镇正在进行财产转移。

  33岁的达娃次仁这次回樟木,除了转移家里的重要财产外,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办。他弯腰在自己家房子上面的坡地上刨了几下,手里便有了几个鸽子蛋大小的土豆,表皮透过泥土呈现出淡淡的粉红色。

  “老人们都说樟木的土豆是世界上最好的土豆。煮熟之后给客人吃,往往会被误认为是鸡蛋黄。所以,这次过来我妈妈反复嘱咐要带些回去,给那些帮助过我们的人尝一尝。”达娃次仁说。

  19岁的战士倪仁怡是日喀则军分区樟木一连的战士,他现在的身份是财产转移安全员,达娃次仁家正好是他的点。“我们要在老乡进入之前先进行勘察,保证房屋不会出现坍塌。”但是在任务完成之后,倪仁怡还是忙里忙外帮助其他担任搬运任务的战友。

  负责此次任务的日喀则军分区政治部主任雷光明介绍,此次转移,搬运的主要财产是贵重物品和生活必需品。他们采取了每辆车三名战士、一名干部和一名驾驶员,5个人一组,定号、定人。东西多的一个组负责一户,如果东西少,那么一个组就要负责好几户,每个组地方政府也派了一名工作人员进行协调。物资搬完以后,搬运人员、户主、工作人员三方都需要在物资清单上签字确认,车辆随后前往聂拉木再前往日喀则。户主凭着清单在日喀则领取物品。

  回到桑珠孜区安置点,在20号帐篷,记者找到了达娃次仁和他的母亲。“东西一件都没少,现在都安放好了。我把土豆给那些帮助过我们的人分了些,告诉他们那是我们家乡的土豆。”阿妈啦说:“关键是心完全放下了。我只要想到有党和政府,就觉得樟木就有希望。”

  樟木镇镇长许蕾介绍,此次财产转移,既转移了财产,也把大家的心转移了过来,群众再次看过樟木后,大家的心安定了下来,想得更多的就是未来的生活。听到许蕾镇长的话,达娃次仁告诉记者,只要有党和政府,我们对未来就充满了信心!

标签: 西藏 抗震救灾 责任编辑: 沈继平
分享到:
新华视点:十大关键词透视改革2014

新华视点:十大关键词透视改革2014

每日关注
  • 海军2名飞行员训练时坠机身亡 1人仅22岁
  • 中国政府发表《中国的军事战略》白皮书
  • 揭秘彭丽媛邀请澳学生访华:鼓励用汉语介绍自己
  • 习近平到舟山考察:干部好不好百姓说了算
  • 中国富豪移民英国人数翻倍 外媒:为资金寻安全港
相关阅读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