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多来,云南省司法行政戒毒系统深入实施“三期九项一延伸”戒毒模式,在生理脱毒期、康复治疗期和回归巩固期等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并对戒毒期满人员进行延伸管理,让戒毒人员感受温暖——
“从这里出发,远离毒品,珍爱生命,我们迈出这坚定的一步……”清晨,歌声从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的教室里飘出。
教室里,20余位戒毒人员齐声合唱。同一时刻,在心理咨询室,教官正在同戒毒人员进行沙盘游戏分析;在广场上,他们随着优美的音乐翩翩起舞。
“教官把我们当朋友,我们把他们当亲人。”17岁的戒毒人员陈某入所一年,他说:“在这里每天都有新收获,心里充满正能量,让我坚定决心戒除毒瘾。”
从2013年开始,云南省司法行政戒毒系统试点开展了“三期九项一延伸”戒毒模式,并于2014年全面推行。具体做法是:在生理脱毒期进行医疗关怀、生活关怀和身心关怀;在康复治疗期强化身心康复、认知矫正和技能培训;在回归巩固期巩固戒毒能力、适应社会能力和修复家庭关系的能力;并建立后续照管工作站,对戒毒期满人员进行延伸管理。
“三期九项一延伸”戒毒模式实施一年来效果如何?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从“身”到“心”的呵护
去年1月进入曲靖市强制隔离戒毒所戒毒至今,陈某的体重从40多公斤增加到了60多公斤。“如果不是来到这里,我的生命可能已经终结了。”他说。
有着21年吸毒史的陈某,初中时就染上毒瘾,后来因注射毒品感染艾滋病。他曾多次进过戒毒场所,但这一次感觉不一样。
当前,云南省正在探索艾滋病戒毒人员集中管理模式。曲靖市强制隔离戒毒所集中收治了全市的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已累计收治1500多人,陈某就是其中之一。
入所之初,医生对陈某的身体状况进行了全面检查,针对他体质虚弱、免疫力低下等实际,提高了膳食标准,制定了营养食谱。
“吸毒人员中,患病者比例高达86%,所以‘三九一’戒毒模式把医疗关怀放在首要位置,通过医疗、生活和身心关怀达到保障生命安全,减轻戒毒痛苦,恢复身体机能的目的。”省戒毒管理局副局长陈欣说。
虽然无微不至的关怀让陈某感动,然而“集中管理”初期令他难以接受。
“以前没有人知道我有这病,现在全知道了。”他当时认为,集中管理无异于公开了自己的病情。而后来的生活中,他逐渐发现,集中管理更容易让自己和他人卸下心理负担,人与人之间能更好地相处。
除了医疗、生活和身心的关怀外,陈某更感动的是,去年,所里为感染艾滋病的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办理了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救助对象在两年内可获得低保。
早在2012年,曲靖市强戒所就向曲靖市政协提交了《关于将强制隔离戒毒场所艾滋病感染者及其困难家庭纳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提案》,并获得了市防艾办、民政局、卫生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
2014年6月至今,曲靖市强戒所累计为90余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办理了最低生活保障。其中最高的救助标准达每人每月390余元,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解戒时可一次性到当地疾控中心领取3000余元至7800多元救助金。
在所里的一年多,陈某的居民医疗保险也由所里续交。“三九一”戒毒模式推行实施以来,免费为新收治的戒毒人员办理和续办医保也是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全省的戒毒人员参保率达到了98%。
去年1月,陈某在干警的带领下取回了1000元低保金,当他把这些钱交到前来看望自己的老母亲手上时,母亲激动得流下了眼泪。
“让每一名感染者及困难家庭都能够享受社会救助,感受国家温暖,共享改革红利,极大地鼓舞了他们的戒毒决心和生活信心。”陈欣说。
再过两个月,陈某的戒毒期就满了,他在心里盘算着,出去以后,拿出自己剩下的2000多元的低保金,再加上600元的创业基金,用这些钱做点水果生意,陪在母亲身边,踏踏实实过日子。
从“学习”到“强技”的关爱
“来到新家一周年,一路上,我在成长……”这是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未成年人戒毒中队记录戒毒人员成长过程的短片《成长日记》的结束语。
17岁的李某,于去年4月入所。她由衷感到,这一年多,自己成长很多,变化很大。
“以前,总是抱怨父母没有给自己足够的爱,现在想想,他们已经尽力把最好的都给了我,我应该感谢他们。”
“我脾气火爆,以前稍不满意就大发雷霆,现在我懂得了克制自己,我要借人之智来不断完善自己。”
“出去以后,我会把自己的教训说给身边的人听,会利用自己在所里学到的制作手链技艺,开一个饰品店。”
戒毒人员身上具体的变化源于制度的完善和管理模式的转变。近年来,云南省戒毒系统努力为全省未成年戒毒人员营造有利于戒毒、有利于学习、有利于成长的环境,建设了“军营式、花园式、校园式”的戒毒场所,通过精细化管理、多元化教育、人性化生活、社会化习艺,为他们在文化上补课、精神上补钙。
云南省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是全省唯一一个男性未成年戒毒人员专管大队,于去年6月正式收治男性未成年戒毒人员,现已累计收治来自16个州市的未成年人200多人。
走进场所,室外草木葱绿,干净整洁,室内急性脱毒室、宣泄室、心理治疗室、音乐治疗室等特色矫治功能室,及医疗室、理发室等基础生活设施一应俱全。戒毒人员宿舍内,床铺、毛巾、牙刷横竖都排成了直线。
18岁的宋某,3年前因对毒品缺乏认识,尾随朋友染上毒瘾。入所一年多,他已经成了缝纫车间的监督员,每天下午带着20多人学习缝纫技术。
他初二辍学,在原来的学校里,他喜欢画画,且有一定的基础。入所以后,没想到还能上书法绘画课,这让他很是高兴。此外,语文、数学、音乐、体育、科普、人生职业规划和禁毒防艾等课程也都是必修课。
除了文化知识学习,该大队还拓宽未成年人员的教育渠道,结合社会就业需要,与云南新华技工学校开展中等职业技能培训。目前,58名符合条件的未成年人参加了计算机应用和服装养护两个中等职业教育培训班,他们享受免收学费等政府助学补助,毕业时可通过考试取得毕业证书和国家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
贵州人王某参加了计算机应用技能培训,但解戒期满课程还没有结束,怎么办?所里安排他继续学习,减免了所有学杂费,还为他申请了每年1500元的助学金。现在,他已经顺利完成学业,获得了计算机应用等级证书,回到家乡凭一技之长实现了就业。
“学一份手艺,出去以后断绝和毒友的来往,自食其力打拼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18岁的戒毒人员张某参加了服装养护培训班,目前学业已经过半,他对未来有了清晰的规划和打算。
从“管理”到“服务”的转变
一本笔记本、一碗长寿面、一首生日歌,不久前,省第一戒毒所男性未成年戒毒人员专管大队教官为戒毒人员张某举行了成人礼。
“从今天起,你就是真正的男子汉了,要克服困难,孝敬父母,回报社会。”唱完生日歌后,教导员李波对他说了这番语重心长的话。
“教官就像大哥哥,悉心照顾教导我们,我们很感动,也很感谢。”张某的心声表达了云南省司法行政戒毒系统努力实现三个转变的成果,即管理型队伍向服务型队伍转变,警察身份向警察、教师双重身份转变,管理场所向特殊学校转变。
走进各个强制隔离戒毒所,就像走进了一个个学校。在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戒毒人员的宿舍内整洁温馨,每个人的床头上,都贴着“我的人生格言”、“亲人爱心寄语”和“戒毒宣言”等小卡片,自制的剪纸把床侧墙上装点得温馨漂亮。
“爸爸对不起,我会改正错误,和毒品永别。”这是戒毒人员段某的亲人寄语,每天睡觉前,她会看着这句话,想想自己这一天的收获和进步,坚定戒毒的信心。
“一有空,教官们就会来宿舍,同我们真诚地谈心。”久而久之,教官和学员成了朋友。“教官陪我们哭过、笑过,没有她们在的时候,感觉心里空落落的。”学员说。“她们大多心理脆弱,更需要交朋友,打开心扉,积极向上。”教官说。
除了在所内无微不至亦师亦友的关怀帮助,出所后,为提升戒毒人员的操守保持率,去年开始,省司法行政戒毒系统在解除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较为集中的地区建立后续照管工作站,对覆盖区域内的解除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开展延伸管理和持续帮扶。
今年1月15日,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位于五华区龙翔街道的后续照管工作站格外热闹,数十名接受后续照管的解戒人员手持历年病历,参加“关注健康携手同行”新春义诊活动。
后续照管工作站的做法是,通过与当地党政部门、公安、司法、民政、医疗卫生等部门沟通合作,建立后续延伸管理工作体系,对解戒人员实现出所后无缝衔接、活动区域动态掌握、定期不定期尿检等,对保持操守人员给予奖励,对复吸者予以打击。同时,继续发挥强制隔离戒毒场所的专业优势,对照管对象开展心理咨询、拒毒训练、技能培训和就业推介等,发放困难补助,办理医疗保险,为戒毒人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截至今年5月底,全省已经建成后续照管工作站50个,2600多名解除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纳入照管,其中有2000多人保持操守,操守保持率达到了70%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妈妈,戒毒后我就回家”
阿龙(化名)今年21岁,一年前因为吸毒被送进了云南大理强制隔离戒毒所。阿龙的父亲10年前因病去世,他初中毕业后就进入了社会,因交友不慎染上了毒瘾。阿龙一度失去生活的信心,自暴自弃,没有钱吸毒时就找母亲要,有时还打骂母亲,让独自拉扯他长大的母亲伤透了心。
来到戒毒所之后,从一开始的抗拒、逆反到后来的积极、主动,阿龙找回了曾经的自我。阿龙很有“明星相”,擅长唱歌,也喜欢跳民族舞,他参加了所里的艺术团,还经常到校园、社区现身说法,讲述毒品的危害。现在阿龙已经度过了生理脱毒期,处于康复戒毒期,预计一年后他将可以离开戒毒所,开始新的生活。
阿龙说:“我非常痛恨那段吸毒的经历,差点就毁了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出去以后马上回家,好好孝敬我的妈妈,不再让她操心了。”
据戒毒所的政委甘帆介绍,大理戒毒所共有2000多名戒毒学员,实行“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的管理模式,不仅开设了养殖、绘画、雕刻等10多个职业技能培训项目,还成立了艺术团,让学员们从中找到乐趣。甘帆说:“挽救一名吸毒人员,就是挽救了一个家庭。希望像阿龙这样的年轻人,一定要珍惜美好青春,拒绝毒品。”
新闻链接:
(一)省女子强戒所:项目化提升治疗水平
当前,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正在实施《2014年云南省艾滋病防治创新项目——监管场所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管理流程探索》,该项目从2014年9月开始,实施周期为两年。
省女所所长、项目总负责人魏凤玲介绍,项目的实施目的是进一步完善场所艾滋病防治工作长效机制,全面推进有效的预防控制和支持治疗措施,增强戒毒人员中感染者和病人的生活信心,提高出所后接受规范管理治疗的依从性,降低传播几率。
而在此之前,省女所在开展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工作方面,通过项目化这一有效载体来推动工作,一直没有间断。
魏凤玲介绍,当前,《2014年云南省艾滋病防治创新项目》正在稳步推进,已2次邀请省内专家对所内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督导培训,对集中管理人员进行讲座、座谈及培训等宣传教育,并在多名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中进行监测、筛查确认、告知等工作,对170多名感染人员在告知时进行心理介入,对感染者的家庭进行亲子团体辅导和个别家庭辅导等。
“从当前实施的效果看,同伴教育和团体辅导改善了她们日益恶化的健康状况,提高了生活信心与质量;改善家庭关系有利于促进病人身心健康,更好地回归社会;告知介入则有利于激发和调动他们自我关怀和救助的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对未来树立信心。”魏凤玲说。
(二)省一所未成年人大队: “四化”点亮未来人生
省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未成年人大队,作为全省唯一一个男性未成年戒毒人员专管大队,承担着全省未成年男性戒毒工作的重任。
近年来,全球吸食毒品的人数不断上升,其中未成年人吸食毒品的案例也急剧增加。
该大队做过一个抽样调查,对全省在册的200多例男性未成年吸毒者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未成年人吸食毒品的年龄集中于16岁、17岁、18岁,其中大部分更“青睐”合成毒品,占到99%以上。
省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未成年人大队大队长胡荣坤分析,未成年吸毒人员吸食毒品类型侧重于新鲜好玩,吸食方式注重组合创新,这与未成年人好奇心重、对新鲜事物感兴趣,喜欢创新的年龄特点分不开。
“当制毒贩毒层出不穷,吸毒用毒花样百出,我们的戒毒也要紧跟时代,不断创新。”胡荣坤说,未成年吸毒人员的教育矫治工作要用爱护航,突出细、全、新,要健全法律法规,清洁源头“污染”,同时加大合成毒品的检查管理力度,全员参与毒品知识宣传教育。
为此,省一所未成年人大队全力打造“四化四工程”,即加强工作管理精细化,实施未成年戒毒人员思想稳定的平安工程;坚持生活卫生工作人性化,打造促进未成年戒毒人员温情感化的爱心工程;突出教育工作多元化,推动未成年戒毒人员成长进步的社会工程;规范习艺劳动社会化,打造未成年戒毒人员自力更生的就业工程。(完)(记者尹瑞峰)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