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丛书。资料图片
7月23日,大暑。正在南京举行的“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理论研讨会,让来自全国各地的160多位专家学者感受到了别样的火热。
“江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一方热土,也是‘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首次提出地。从‘全面小康社会’到‘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丛书》到《“四个全面”研究丛书》,江苏实现了理论和实践双丰收、双推进。”《求是》杂志社社长李捷的评价,勾画出江苏近年来社科理论建设硕果累累的喜人局面。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和指南,理论为实践注入灵魂与动力。作为在全国创造过多个“率先”的经济强省、文化大省,江苏对于下一步发展有着清醒认知,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的重要讲话,更赋予其“为全国发展探路”的光荣使命。
如何“探路”,探什么路?江苏用行动给出响亮回答——以先进思想文化的罗盘定向导航,推动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构筑思想文化建设高地;以更高标准、更高定位推动社科事业发展,蹚出一条理论联系实践、引导实践的康庄道路。
靠理论的力量“解开扣子”
——回应热点难点问题,打造思想理论高地
2014年9月,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正式成立,下设15个研究基地。这不是“零基础”的新生事物,而是对悠久传统的延续与升级——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起,江苏便先后打造了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三个代表与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中心等研究平台,推出了大量重量级成果。此次中心在整合原有各机构的基础上成立,改变了各个中心“分头作战”的现象,不到一年便已结出硕果,“雁阵效应”进一步凸显。
“要带着看齐意识、问题意识、实践意识深化研究,在把握大势、登高望远上走在前列,在精准阐释、深化研究上走在前列,在入脑入心、落地生根上走在前列。”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王燕文对中心寄予厚望。
在江苏,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报刊网络理论宣传阵地“四大平台”建设始终被视为重中之重。江苏第一时间制订出台相关实施意见,既注重顶层设计又考量实际情况,从总体目标、工作重点、保障措施3个方面作出26个项目的一揽子部署安排。
深化理论研究,是为了更好地回应社会热点难点、增强干事创业自觉自信。江苏社科界在多年历练中达成共识:只有解开思想的扣子,才能迈开改革的步子;而“解开扣子”,必须靠理论的力量。
在江苏省党员干部办公室、在普通百姓家中、在书店热销图书区,一套皇皇14卷、450万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丛书》时常映入眼帘。这是国内第一套全面研究和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范畴的系列研究著作,由江苏160多位学者精心凝铸而成。丛书推出后好评如潮,更在理论界引发震动。“江苏以一省之力完成了一项重大的国家理论工程!”清华大学教授、中国伦理学会会长万俊人感喟。
善于“举旗”,更敢于“亮剑”。近年来,“西方宪政民主”“普世价值”“新自由主义”等思潮流传甚广,颇具迷惑性。怎样帮助大家明辨是非?江苏社科界及时推出《社会思潮怎么看》和《精神之钙》两本通俗理论读物,通过一正论一驳论的“组合拳”,对广大干部群众形成了有力引导。
不但用书本答疑解惑,江苏还把理论大家名家请上电视,针对百姓关切深入浅出地进行理论阐释。
“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京津冀协同发展”“筑梦‘一带一路’”……登录江苏卫视《时代问答》栏目网页,最新的几期专题紧扣时代步伐,专家阐释深入浅出,引人入胜。这档肇始于2012年的高端理论访谈节目开播120余期,南京大学资深教授洪银兴、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洪大用、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张文显、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培林等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专家、各界理论家走进栏目会客厅,和观众进行趣益兼备的精神交流。
“当初有同行质疑:在热点时段开这么‘冷门’的节目,谁会看?但我们坚持下来了。在江苏,主流舆论阵地应该有这种责任担当和理论自觉。”制片人徐阳感慨。
万千努力汇于一脉,宣示着江苏构筑“思想文化建设高地”的决心和信心。在省委省政府召开的推动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工作会议上,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的话语掷地有声:“要通过思想理论武装,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强做好各项工作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
从“关键少数”到“最后一公里”
——思想武装不留空白,理论普及做实做细
又到周五下班时间,江苏省直机关工委宣传部副部长孟海民照例和同事们相互提醒:“周末记得答题啊,免得排名下降。”
让他们如此惦念的,是江苏省通过机关微信公众平台开展的“每日一题”活动。全省党员干部通过微信、网站双平台学理论、答问题、记分数、排名次,形成了你追我赶的热烈学习气氛。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知识大赛中,短短10天,就有30多万网民通过网站、微博、微信等平台参与答题。
“以科学理论武装头脑,首先要牢牢抓住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江苏省委宣传部部务委员双传学告诉记者,去年,江苏省委中心组集体学习由双月学改为每月学,截至今年7月已学习达28次。每年100余期省管干部轮训班、部省属高校书记(校长)培训班、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专题培训班、社科期刊负责人研修班、高校社科骨干研修班…各级各类培训班组织学员分专题分领域开展学习,着力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头脑。
一手武装“关键少数”,一手夯实“广泛基础”。江苏省数以万计的社科工作者活跃在理论宣传一线,通过多种形式的基层宣讲、培训活动,打通党的创新理论走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每年岁末年初,惠及城乡400万基层党员干部的精神文化“大餐”——党员冬训,都会在江苏大地拉开序幕。党员群众可以自主点单,选择党的理论、科技知识、法律服务、文艺活动等切合心意的“餐点”。至今,冬训工作已经开展37年,被干部群众亲切地称为基层理论武装的“加油站”、经济发展的“助推器”、社会和谐的“安全阀”。
怎样把党的理论讲得深入浅出、入脑入心?南通市海安县委党校副校长徐进颇有心得:既要直面现实,解答党员和群众心中的难题,也要形象易懂,用“江苏话”讲好“大道理”:“群众路线要记住三点:对老百姓好一点,花公家的钞票省一点、做工作实一点。”“科学发展观就像长跑比赛,需要爆发力,更需要持久力。”“四万亿元的投入是西医疗法,短期效果非常好,如今中央提出创新、转型、绿色,是中医疗法,虽然见效慢一点,但会把中国经济的肌体调理得更健康”……和他一样,江苏宣讲骨干们用这样的语言持续播洒理论雨露,为百姓们送上了丰厚的精神滋养。
常年深耕细作、用心深植厚培,引燃了百姓们自发的理论学习热情。南京的“市民讲堂”、泰州的“百姓宣讲团”、常州的“道德讲堂”等具有地方特色的理论普及品牌在全省集中涌现。2014年,全省举办人文社科讲座、专题报告会等2200多场。报、刊、网、讲坛联动的全媒体理论宣传新模式,正在高频“实战”中日趋成熟。
杜绝“书斋文章”和“内部循环”
——研究直面现实,理论服务实践
大发展呼唤大理论,大实践催生大担当。江苏社科人深知:学术研究如果远离现实,就会变成“书斋文章”和“内部循环”,失去了生机与价值。于是,“服务发展、直面现实”的研究导向,激活了全省社科理论界的“一江春水”。
2011年,罗志军亲任首席专家,开启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东部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研究”。最近,课题顺利结项,最终成果“区域现代化理论和实践”厚重扎实,为我国东部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借鉴与启示。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研究室、规划办与社科联每年推出30个决策课题,都是事关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和战略重点,由省委书记和省长签批,引导学者们开展专门研究。”江苏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刘德海介绍,江苏省每年召开几次重大公共政策咨询会,请专家为经济社会发展“支招”,并在年度社科评奖中,单列一项“省政府决策咨询奖”。
导向正确,自然成果丰硕。2014年,江苏获得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273个、各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总数达338项、资助经费8380万元,立项数和资助经费总额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为推动社科理论工作者更好地担当决策“最强大脑”,2011年11月,江苏省社科联牵头成立首批决策咨询研究基地,目前已发展了39家。研究基地整合了省内社科界专家、省级机关领导专家和在京领导专家三方力量,实现了1+1+1>3的协同效应。
“我们正在筹建江苏省新型智库建设办公室,重点推进江苏智库建设,准备遴选命名十家重点智库,连续五年,每年给予每家200万元的财政支持,”江苏省社科规划办主任尚庆飞表示,“同时,打造包括党委政府、社科院所、党校高校在内的专门研究机构以及社会民间咨询服务机构等类型多样、门类齐全、领域宽广的智库体系,充分发挥资政功能。”
共建“强富美高”新江苏
——社科理论强力助推,精神物质比肩并进
6月9日,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赵曙明等十位社科工作者从省领导手中接过了第二届“江苏社科名家”奖章。
相似的场景发生在2013年春节前。顾焕章、鲁洁、胡福明等十位学者荣誉加身,被授予“江苏社科名家”金镶玉奖章和20万元科研经费。社科工作者的尊严、底气和信心,得到极大提振。
7月下旬,20位年轻学者共赴德国哥廷根大学进行培训。他们有着共同身份:江苏省首批“青年社科英才”。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沈杏培直言,能够取得一些成绩,与江苏社科大环境及培养机制密不可分。
为社科工作投入经费,江苏历来毫不吝惜。省财政对纳入优势学科扶持的学科点,持续4年每年投入450万元;省社科专项预算从1500万元增加到3500万元;省宣传文化专项中用于理论建设部分从1000万元增加到2000万元,“四大平台”重大项目直接从省宣传文化专项中列支。科学完备的工作机制,真金白银的投入保障,形成了撬动思想理论建设的有力支点。
崇学尚用的社会风气日渐形成。在全省,《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发行达113万册,《理论热点面对面》等读物成为干部群众的“掌中宝”。
推动社会发展的精神力量也逐渐显现:今年2月底,每三年评选一次的“全国文明城市”名单揭晓,江苏3个城市新当选全国文明城市,共计8个文明城市,位居全国第一。
7月23日,江苏交出2015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成绩单”:经济运行稳中有进,上半年全省生产总值33926.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5%,比全国GDP增长高出1.5个百分点。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443元,较2014年中期增长了8.7%。在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国内经济“三期叠加”的大背景下,这份答卷堪称亮眼。
在社科理论的强力助推下,全省物质与精神比肩并进,为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作出了生动诠释。
眼下,主题为“坚守理论自信、共建精神家园”的实践活动又将在全省展开。王燕文信心满怀:“‘社科苏军’会提供更多的思想成果、实现更多的理论创新,积极担负‘探路’重担,不仅为‘新江苏’奉献一腔心血,更为中国梦提供不竭智慧!” (本报记者王斯敏曲一琳郑晋鸣)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