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历经沧桑的雪域高原来说,1965年,是一个历史转折点——这一年的9月1日,西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拉萨召开,标志着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
50年的发展进步,催生了西藏历史上一个充满活力的新时代。在党中央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关心支持下,一代代西藏各族儿女团结一心、艰苦奋斗、奋发图强,取得了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辉煌成就。
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文化繁荣、民族融洽、社会稳定、人民幸福、生态良好……如今的雪域高原,正以一个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从今天开始,本报开辟“辉煌50年·大美新西藏”栏目,刊发反映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稿件,真实记录和展示社会主义新西藏的方方面面。
可能肖华鑫自己也未曾想到,一个长居福建龙岩的客家人会和祖国另一端的雪域高原——西藏林芝结下深厚的情谊。
2011年,时任团福建省龙岩市市委书记的肖华鑫告别了团的工作岗位,担任龙岩市新罗区委副书记。在新的岗位上刚刚工作5个月,37岁的他又被组织委以重任,于第六批援藏届中参加对口支援工作,担任林芝市米林农场党委书记、场长。
按照原计划,肖华鑫工作一年半后,已经完成了第六批援藏工作,本可以回到福建。可是,他决定继续留任延期援藏,成为第七批援藏干部。回顾当初的选择,他表示:“农场党委制定的发展思路正在逐步成为现实,这个节骨眼上我不能一走了之,留下半拉子工程,必须带着大家继续干。”
肖华鑫留了下来。在他和全体职工的努力下,短短4年时间,米林农场发生了一系列变化:2013年农场自主经营收入达305.39万元,比2010年增长112%,实现扭亏为盈;2014年农场总资产达1.15亿元,比2010年增长72%,首次突破亿元大关。
“援藏不能满足于‘规定动作’”
初到农场,看到职工还住在70年代修建的低矮平房里、饮水都得不到保障时,肖华鑫深感责任重大,他把改善职工的生产生活条件作为援藏工作的首要任务。
第六批、第七批援藏工作启动实施了重点民生建设项目——“嘎玛花园”职工住宅小区,总投资2600万元,其中援藏资金投入1600万元,为援藏20年来米林农场投资规模最大的建设项目。
从审批到建成,短短两年时间,包括5栋56套职工住宅楼和1栋职工综合服务中心在内的住宅小区拔地而起,这个速度让很多农场职工叹服。
职工住宅每户建筑面积120平方米,其中80平方米住房,一楼还配有40平方米的车库,内部装修完毕,可以拎包入住。此外,该项目还投入资金140万元,修建200立方米的沼气池,铺设1000米的输气管道,解决了职工日常生活的用气问题。
为解决农场职工的后顾之忧,肖华鑫通过各种渠道另外筹措资金100余万元,为职工解决了养老保险的问题;还将走访慰问的覆盖面扩大到包括退休职工在内的所有职工家庭。
在肖华鑫看来,援藏不能满足于“规定动作”,仅仅停留在“如何把对口援藏资金使用完”,还须积极作为,主动创新,打破单一的资金来源渠道。“通过争取国家项目资金、盘活企业资产资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等渠道积极筹措资金,注重建设项目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为农场提高自我发展能力打下基础。”
据了解,在米林农场,第六批援藏工作共投入资金3990万元,建设重点项目5个,第七批援藏工作预计将投入资金突破1亿元,建设重点项目11个。
目前,农场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引进了北京嘉孚科技有限公司、西藏嘎玛园林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还发展了白酒、生猪养殖、藏药材种植、园林花卉等产业,从而确立起多元发展的产业格局。
在此基础上,去年,米林农场为干部职工平均每人每月增加工资450元,2015年职工的工资比2011年增长2.5倍。
“援藏工作同样需要创新激情”
“过去从事的共青团工作需要创新的激情,现在的援藏工作同样也是如此。”肖华鑫说,援藏干部的责任不仅仅是建设好几个项目,还要为当地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观念上的改变。
自2012年起,他决定带领农场职工打破沿袭多年的“大锅饭”经营模式,积极探索企业集体经营、外商承包经营、农场职工领办、入股合作经营等多种经营模式,充分盘活现有土地资源、大棚设施等企业资产,探索出一条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方向的道路。
不过,对于这场改革的到来,起初很多农场职工心里并没有底。
“他们担心,单干之后少了基本工资,干不好还会赔本。”据肖华鑫介绍,为此,除了挨家挨户做工作之外,农场党委出台了相关文件,对于主动承包的职工给以奖励,如果遇到自然灾害,给予租金减免。
藏族职工扎西第一个站出来,主动响应党委号召承包土地。随后,承包土地的职工由两三户逐渐扩大到二十几户,越来越多的职工开始认同并尝试“承包单干”。
“过去林芝只有西瓜,现在援藏干部给我们带来了油桃、葡萄、杏子等新品种,还请来技术员进行指导,加上奖励政策,大家承包的干劲儿都很足。”扎西告诉记者。
如今扎西已经成为农场的致富带头人,还被评选为全国劳模。除去每年向农场上交的承包费用,他的年收入由过去靠工资获得的两万多元,提升至目前的20多万元。2014年,农场职工承包种植瓜果蔬菜的收入在400万元以上。
改革激发了职工的生产积极性。目前,农场已发展成为西藏自治区最大的高原优质水果生产基地、果苗驯化繁育基地、高原生态养殖基地。今年1月,米林农场被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评定为“全区农牧业产业化先进企业”。
“援藏是对能力和意志的考验”
尽管米林农场的大部分职工都住进了“小洋楼”,肖华鑫还是和另外一名年轻的援藏干部选择住在农场的平房里。
4年的高原生活不仅把他的皮肤晒成了“高原红”,手指甲“没有一片是完好的”。最大的考验还在于,遇到节假日时,如何忍受一个人身处他乡的寂寞。
“前几批的援藏干部都能坚持下来,我也一定能行。”在肖华鑫看来,对年轻干部来说,这是对意志的考验。
“初来乍到,你必须学会适应在陌生的环境中开展工作,首先要做好群众工作,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这是肖华鑫的工作心得,在他看来,自己迅速在当地打开工作局面,得益于曾经的乡镇、共青团工作的历练。“对一名年轻干部来说,群众工作的能力是最基本的素质。”
“因为农场职工基本上都是藏族同胞,所以在沟通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影响民族团结。”据他介绍,当初农场为职工盖新房,可有些人因为有养鸡、种菜的习惯,不愿离开旧房。为此,农场并没有采取强制措施,而是尊重他们的习惯,划出一定的范围,供其养鸡、种菜。“后来他们通过对比感受到还是新楼好,党委再接着做工作,他们相继搬进了新居。”
“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帮助,根本的目的是让藏族同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促进民族之间的融合”。肖华鑫说,“如果有了援藏经历,年轻干部会对如何做好群众工作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