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即时报
  • 新闻发布会
  • 民情在线
  • 浙江视界
  • 评论
  • 高层
  • 人事
  • 文娱
  • 论坛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时政 正文
家祭无忘告乃翁——为华侨抗战历史拂去蒙尘
2015年08月29日 16:41:32 来源:

又到中元节。按照当地习俗,家住云南保山的梁有成,在家中悬挂的父母遗照下摆起供桌祭拜。和往年不同的是,这次祭拜时,梁有成和父亲梁金山多聊了几句。

他告诉父亲,几天后,他将乘飞机赶赴3000公里以外的北京,参观于9月3日在天安门广场举办的大阅兵。“这是国家发的邀请,这么多年过去了,没忘了您。”

“父亲活着时没能看到的,我来替他完成。”梁有成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他很荣幸能够成为侨界代表中的一员,受邀赴北京观礼。“我会带上父亲的遗照和一些遗物,让他也看看现在强大的祖国。”

他说,这正应了那句古诗——“家祭无忘告乃翁”。

70多年以前,在缅甸经商的华侨梁金山为抗战毁家纾难,曾捐资修建滇缅公路上的重要桥梁“惠通桥”,捐献载重汽车80辆、飞机1架。当时国民党政府派给云南省的救国公债,他一人便购买一半多,此外还坚持每天捐卢比100盾支援抗战,直到抗战胜利。

如今战火虽已远去,梁金山的义举仍被广为传颂。人们在保山太保公园竖起汉白玉雕像,以此缅怀这位富不忘本的爱国侨领。

在长达14年的抗战时间里,无数个旅居海外的“梁金山”以义捐、义演、义卖、侨汇、认购国债等多种方式支援抗战。据当时的国民政府统计,约400万海外侨胞为抗战捐款捐物,占侨胞总人数的一半,捐款总数超过13亿元,侨汇超过95亿元,占当时中国军费的43%。

“有的人捧出早已准备好的一大叠钞票,有的人掏出身上仅有的现金,老人们拿出包了又包的积蓄,孩子们献上几枚硬币,还有人将自己身上的金镯子、金项链、金耳环摘下来往台上扔。”曾率合唱团远赴南洋义演募捐的作曲家夏之秋,时隔多年仍能清晰记起当时的场景,直到去世前还常常和后辈讲起。

在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类似的画面出现在世界各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有华人的地方,总会听到抗日的声音。一大批抗日救亡组织涌现出来,最多时达到3940个。

海外华文报刊也形成了空前一致的民族舆论,宣传抗日、声援祖国。正因如此,日军将其视为“眼中钉”,在进驻东南亚后针对华文报人展开了追杀。

中新社原社长郭招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据史学工作者最新研究确认,至少有43名东南亚中文报刊工作者在抗战中被日军杀害。

尽管如此,却始终没能动摇华侨回国参战的决心。华侨纷纷组成工程队、救护队、战时服务团、战地记者团等参与救护并配合作战,大批海外航校华裔飞行员成为中国空军的作战主力。战功赫赫的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即“飞虎队”)中就有很多成员是美国华裔。

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对于华侨抗日的卓著贡献并不熟知。

这几天,位于云南小城畹町的南侨机工纪念馆正在加紧做收尾工作,72岁的叶晓东非常忙碌。这座小城竖立着一座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碑,叶晓东已经在这里做了10年的守碑人。

“这就是我的父亲,陈团圆。”叶晓东指着纪念碑后面有一座黑色大理石石墙上近3000名机工的其中一个,一字一顿念出父亲的名字。

南侨机工是在侨领陈嘉庚的感召下,从东南亚回到中国。为保证国际援华作战物资的运送,这些华侨司机和修理工日夜奔波在滇缅公路之上,历经疟疾、险路、日机轰炸等重重危险。据不完全统计,他们中的1800余人献出了生命。

时至今日,蒙在历史上的尘埃逐渐拂去。荧屏里、舞台上,越来越多展示华侨华人与抗日战争的作品被呈现出来,人们开始了解这个群体的贡献,追忆他们的功勋。

不久前,反映海外侨胞支持祖国抗战的大型专题纪录片《血脉长城——华侨华人与抗日战争》播出,海内外反响热烈。“我们发掘和展现了一段几乎被封存的历史,”出品方之一的国务院侨办主任裘援平说,“希望华侨为民族所作的事情能够为世人所牢记。”(完)

标签: 抗战 朝鲜人 婚礼 浪漫 海边 责任编辑: 虞飞
分享到:
新华视点:十大关键词透视改革2014

新华视点:十大关键词透视改革2014

每日关注
  • 严打违法违规行为 重树投资者信心
  • 中国共产党全面的全民族抗战路线与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的根本区别在哪里?
  • 中国抗战胜利是因为“搭便车”吗?
  • 日敌后游击战是“游而不击”吗?
  • 日军眼中的中共抗战:打仗神出鬼没 与百姓如鱼水
相关阅读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