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肯尼亚基苏木9月1日电(记者丁小溪)肯尼亚西南部,基苏木的马灯在风中摇曳,在漆黑夜里散射出温暖的光,照亮黑人孩子的笑脸,也牵引着汉语教师张文强对遥远亲人的思念。
8月28日,47岁的张文强完成了肯尼亚执教生涯的最后一课,即将离开工作5年之久的三尺讲台,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2010年,他接受中国国家汉办委派,前往基苏木地区的学校传播汉语和中华文化。
5年来,张文强先后走访当地约50所学校,为近万名不同年龄的肯尼亚学生启蒙中华文化,为贫困孩子带去知识和希望。5年来,在赤道高原,他凭借个人魅力和专业水准,成了当地的明星教师,练就了在短短几分钟内,以幽默诙谐的语言与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迅速拉近关系的能力。
在张文强的课上,笑声、歌声、掌声此起彼伏,他活力四射,充满激情,斯语、英语、卢奥语、汉语交替使用;他把握节奏,花样无数,手可舞,足可蹈,课堂里总是歌声阵阵。
热烈气氛常常把别班学生吸引过来,窗户边挤满了好奇的孩子。有时候,连在教室外备课的当地老师也会停下来和学生一起学汉语。
有一次,在卡居鲁小学,四年级学生奥提诺为邀请张老师来授课,用基苏木卢奥族传统乐器为他演奏了一曲欢快动听的当地音乐。
“校长当时希望我教授高年级课程,这让三四年级的学生很不情愿。课间,一大群学生涌过来,奥提诺用他们的传统乐器,为我演奏了一曲部族传统音乐,以换取明天为他们上一节汉语课,”张文强笑道。
奥提诺用的乐器是一把自制单弦琴。琴的共鸣箱似乎是由方便面纸桶做成,弦只有一根绳。这名9岁男孩盘坐在沙土地上,拨弄着琴弦,简单的旋律令人心醉。张文强说自己永远忘不了奥提诺演奏时的专注神情,“那音乐是我听过的最动听的,那乐器是世界上最好的,胜过任何一件造价昂贵、做工精美的乐器!”
一曲下来,张文强深受感动,觉得自己仿佛在面对一名真正的音乐家。当他答应为四年级学生上课时,孩子们欢呼雀跃,好像赢了比赛,立即把他拥进教室。
基苏木是艾滋病高发区。疾病与贫困让这一地区孤儿的数量激增。
张文强在他曾执教的一所学校做过统计。234名学生中约有100名孤儿:六年级21人里有16名孤儿,七年级18人里有9名,八年级25人里有10名。而那些衣着破烂的低年级孩子里,更有不少已失去亲人。
“当我问谁是孤儿时,那么多小手一下子举了起来,在我眼前晃动,扎痛我的心。瞬间,我觉得他们的脸在我面前模糊了。他们就这样毫不迟疑地举起手来,没有悲伤,没有羞涩,没有遮掩……”说到这儿,张文强倍感沉重。
5年来,他奔走于一所所地处偏远农村和山区的学校。校舍四壁透风,有的摇摇欲坠,有的一阵风刮来,房顶就不见了。“当你天天面对这些,没有同情、没有眼泪,因为这些少不更事的孩子是高举着手,笑着告诉我他们的故事,有的甚至还透着自豪。”
每年圣诞节前后,张文强都会和当地政府官员一起去孤儿院看望孩子,送去各式各样慰问品。
他心疼这些没爹没娘、甚至身有残疾的孩子。“他们需要更多的爱,当地人也需要更多的艾滋病知识普及。”
关于如何在这个异域国家传播中华文化,张文强摸索出自己的一套经验。“在陌生环境里,我学习他们的语言,从不懂到听懂只言片语,能够揣摩其中意思,让我不再只是听众。当你俯下身子向他们请教时,你会觉得他们总是尽心地说给你,写给你看,当你发音不到位时,他们总会发出善意的笑声……”
他认为,传播中文首先是要虚心学习当地语言和文化,拉近两种不同价值观之间的距离。“不是居高临下,不是强势传播,这样的态度,会让接下来的汉语教学如鱼得水。”
在介绍中华文化时,张文强给孩子们讲解了饺子的文化,和谐的家庭理念和备受青睐的中国功夫。他将“武”字进行象形解释,说明中国功夫并不是影片中那样,好勇斗狠,而是以“和”为贵,强身健体。
张文强说,中肯差异不是中国人获得优越感的借口。若要赢得当地人尊重,就需要深入理解他们的文化,懂其所思所想,这样才能消除误解,建立信任和友谊,更好地传播中华文化。
维多利亚湖边码头上的马灯,张文强非常喜欢。他觉得一盏盏高悬在码头上的马灯,似乎点亮了深藏在脑海深处的记忆碎片。油迹斑斑的马灯让他想起姥姥当年在黑暗狭窄的厨房里劳作;灯罩上的裂纹让他想起当年父母在漆黑夜里,借着微弱灯光在麦地里浇园。
在肯尼亚,对家人的思念让他对工作更负责,兢兢业业坚持5年,他说自己热爱教师这份职业。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