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即时报
  • 新闻发布会
  • 民情在线
  • 浙江视界
  • 评论
  • 高层
  • 人事
  • 文娱
  • 论坛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世界屋脊迎来“太空粮食”丰收
2015年09月07日 19:41:58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拉萨9月7日电(记者韩松)虽然世界屋脊一段时间来受到干旱影响,但在拉萨河谷和雅鲁藏布江畔,一种暗红色穗头、紫绿色叶片的植物却成片成簇,长势喜人。

  “今秋,可望在青藏高原迎来藜米丰收。”将这种南美农作物引入中国的西藏大学农学专家贡布扎西教授说。

  与贡布扎西一起工作的藜米种植企业负责人黄赵钢说,3000多亩藜米的产量预计可达四五十万斤。

  被称作“超级食物”的藜米原产安第斯山脉,已有5000年种植史。它耐干旱而适应贫瘠土壤,尤以营养丰富闻名,近年在工业化国家流行,欧洲和美国餐厅的菜单上时而能见到它的名字。

  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在寻找适合人类执行长期性太空任务的闭合生态生命支持系统粮食作物时,认为藜米适合航天员食用,并将其列为人类未来移居地球之外的理想“太空粮食”。

  美国航空航天局专家对藜米的评估是,“高蛋白,易使用,可制作多种食物,在受控环境中可能大大提高产量”。

  联合国粮农组织宣布2013年为国际藜米年,以促进人类营养健康,保障粮食安全,实现千年发展目标。

  贡布扎西在1987年读到一篇关于藜米的英文报道,产生了把这种作物引入西藏的念头。

  他说:“藜米适应在高海拔地区生长,海拔低了不行。青藏高原是它理想的‘新家’。”

  “它将有助于改善藏族人的健康。”他说,牛羊肉和青稞是生活在高寒地区的藏族人的基本食物,但它们营养不够均衡全面,是影响藏族人均寿命的因素之一。

  1988年,贡布扎西到墨西哥国际小麦玉米改良中心学习,师从“绿色革命之父”、诺贝尔和平奖得主伯劳格,回国时带回了种子。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藜米新品种选育项目被西藏自治区科技厅列项。

  在几次不太顺利的尝试后,贡布扎西与汉族农业企业家黄赵钢合作,2010年前后在青藏高原成功种植藜米。

  贡布扎西和他的团队通过杂交选育、多点试验等方法育出了适合西藏环境和生产条件的优良品种,并为生长于世界屋脊的藜米起了个诗意的名字“天境藜乡”。

  1959年,贡布扎西出生于西藏西部的一户农家。改革开放后,他考上西北农业大学,成为当年该校录取的唯一藏族学生。后来他还到美国夏威夷大学学习了三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

  “作为藏族的科学家,我把藜米引入西藏并让它站住脚,我这一生没有白过。”他说。

  贡布扎西和黄赵钢组织了西藏农民参加藜米生产和管理,使他们的收入翻了一番。

  他们希望藜米不仅为国人享用,还将成为西藏第一种出口到国外的粮食作物。

标签: 责任编辑: 施菲菲
分享到:
新华视点:十大关键词透视改革2014

新华视点:十大关键词透视改革2014

每日关注
  • 天津港爆炸事故已发现161名遇难者 身份全部确认
  • 三亚制定污水治理长效机制 3年将投近6亿整治三亚河
  • 揭秘约10万条考生信息泄露背后的地下招生产业链
  • 南京宝马肇事案司法鉴定:嫌疑人患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
  • 京津冀将联合保护边界长城 修复中保留战争痕迹
相关阅读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