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抗战年 关于山西
抗日战争开始后,山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迅速开创了全民抗战的生动局面,然后在广阔的敌后战场上,对入侵的日本侵略军进行了持久的、顽强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积累了极为丰富的历史经验,在中国革命史和中共党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时过60年之后,当我们回顾那波澜壮阔的战斗情景时,仍然感到十分亲切,非常自豪。
抗日战争爆发之后,鉴于山西战略地位的重要,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毛泽东,曾经用极大的精力在山西营建华北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支点。抗日战争爆发之前,我党已与山西地方实力派阎锡山建立了一种特殊形式的统一战线关系。日军制造卢沟桥事变后,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刘少奇于7月底迅速移驻山西,领导整个华北地区的抗日斗争。9月初,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也来到太原,与阎锡山商谈八路军入晋作战事宜。同时,朱德率领由红军改编的八路军第一一五、一二○、一二九师三个主力师,陆续东渡黄河,开赴山西,开始直接对日作战。周恩来一方面与刘少奇部署华北的抗日斗争,另一方面与已任第二战区司令长官的阎锡山协商山西抗战的具体部署,并参与了阎锡山作战计划的制定。
山西的抗日战争,大体可分为发动与发展两个时期,在前期,重点是广泛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掀起全民抗战动员的高潮;在军事上以正规战争为主,国共两党军队协力抗击日军对山西的进犯。在后期,主要是以八路军山西新军为支撑,在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并坚持与日军进行长期的、持久的、艰苦卓绝的斗争。
在初期,根据周恩来、刘少奇和八路军总部的部署,首先由北方局在晋东北、晋西北、晋东南、晋西南地区,分别建立党的领导机关,领导各地的群众抗日斗争;同时八路军各师也派出工作团,开展发动群众的工作。他们与以薄一波为首的山西公开工委领导的牺盟会、山西新军决死队和共产党人邓小平、程子华等参加并领导的“战动总会”相结合,在全省城乡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阴谋,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在各地陆续建立了工救会、农救会、青救会、妇救会、儿童团等各种群众性抗日团体和人民武装抗日自卫队,并运用阎锡山提出的某些进步口号,开展合理负担、减租减息、反对旧村长的群众斗争,迅速掀起了抗战动员的高潮。就连乡村的开明地主、五台山的僧众,都加入到了抗日斗争的行列。
在此同时,八路军与第二战区的国民党军和晋绥军协力配合,对入侵的日军进行了顽强的抵抗。1937年9月,日军突破内长城防线,短短19天时间便攻占了山西雁北11个县城。一路烧杀抢掠,疯狂之极。面对如此严重的形势,阎锡山先后部署了长城抗战、忻口会战和娘子关保卫战。为了配合国民党军正面作战,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于9月25日首战平型关,歼敌1000余人,取得了华北战场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寻歼敌人的第一个大胜仗。在紧接着进行的忻口会战中,由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卫立煌任总指挥,投入兵力28万人,在正面与日军展开了顽强而激烈的搏斗,郝梦龄、刘家祺、郑廷珍等高级将领相继壮烈牺牲。八路军各师主力在敌之翼侧,积极配合,打敌后援。10月间,第一二○师一部在雁门关以南黑石头沟连续伏击,歼敌500余人。第一二九师一部奇袭阳明堡飞机场,毁伤敌飞机24架。忻口会战曾被誉为国共合作的模范战例。同时,第一二九师主力和第一一五师一部在七亘村和广阳伏击歼敌,迟滞日军经娘子关西犯,掩护了防守娘子关的国民党军队的主动后撤。
1937年11月8日,山西省会太原失守。从此,以国民党为主体的正规战争遂告结束,以共产党为主体的游击战争进入主要地位。
1937年11月底,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关于在山西建立华北游击战争战略支点的部署,八路军三个主力师挺进敌后,分别以五台山、管涔山、太行山、吕梁山为依托,结合活动在各地的山西新军部队,在当地党组织的配合下,分片开辟抗日根据地,逐步发展成为晋察冀、晋西北、晋冀豫、晋西南抗日根据地。在这些根据地建立党、政、军领导机构和各界抗日救国会,开始了长期的敌后抗日斗争;并在1937年底至1938年初,取得了粉碎敌人多次多路围攻的胜利,使根据地日臻巩固。
1939年底,当国民党发动第一次反共高潮时,山西的顽固势力连续挑动武装磨擦,酿成了反共、反八路、反牺盟、反新军的“十二月事变”。对此,各根据地军民进行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为了打破国民党破坏山西抗战的阴谋,在中共中央的指导下,“十二月事变”得以和平解决,新旧军划界驻防,维持了山西抗战的局面。
1940年4月,由邓小平主持,冀南、太行、太岳军政委员会在黎城召开高级干部会议(史称“黎城会议”),提出了建党、建政、建军的三大任务。从此,各抗日根据地开始了全面建设时期。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日军在华北实行“囚笼政策”,以铁路为柱,公路为练,据点为锁,封锁、分割根据地。为了打破敌人的“囚笼”,八路军总部于1940年8月在华北发动了一场大规模交通破袭战(史称“百团大战”),在正太铁路、同蒲铁路和一些公路干线,毙伤日、伪军2.5万余人,俘虏日、伪军1.8万余人,破坏铁路474公里、公路1502公里,有力地保卫了敌后抗日根据地。
1941年至1942年,日军在华北进行了五次“治安强化”运动,连续向各抗日根据地进行频繁的“扫荡”,实行惨绝人寰的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使根据地处于极端困难的境地。山西各根据地军民遵照中共中央制定的“十大政策”,以武装斗争为中心,开展了全面的对敌斗争;并在实施民主政治、开展减租减息、实行精兵简政、开展整风运动、大生产运动和拥政爱民、拥军优抗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到1943年底,根据地基本上渡过了难关,走向复苏。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发展和日本面临的威胁,从1944年开始,各根据地军民连续开展攻势作战,转入局部反攻,收复了广大的乡村和一些中、小城市,使根据地不断扩大,沦陷区逐步缩小,敌人只能孤守在若干主要城市和主要交通线,处在了江河日下、朝不保夕的绝境。
1945年8月,毛泽东发出《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山西各根据地军民迅速投入全面大反攻,促令日军缴械投降,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这一胜利是来之不易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八路军和各种抗日武装为支柱,经过长期浴血奋战换来的。
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人民近百年来反抗外国侵略者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的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
是啊!如果说革命年代的山西是舞台上的一架钢琴,那浴血奋战的革命老战士无疑是串串最美的音符,优美而浑厚,激励着当代的我们和未来的他们。
编后语:如今,每个中国人都能得享和平年代的美好生活。我们的江山、中华民族的伟大基业都是靠着这样的一群人用生命、用对党国的忠诚在浴火中奋战得来。如今,他们年事已高,或许,腿脚不再利索,脊背逐渐佝偻,视力逐渐模糊,他们也终究逃不过落花凋零的自然法则。但是,在那段不平凡的岁月里,他们曾用自己年轻的生命对“守望、顽强、大爱”的内涵做出了生动解读。祝福祖国越来越强大,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铭记历史,珍视和平!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