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虚拟空间领域的发展潜力巨大,为建设信息港提供了无限可能。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张晓钦在论坛上援引了这样一组数据:截至2014年底,中国手机上网人数达5.6亿人,网络用户达到3.6亿,预计2016年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将增长至6.5万亿;东盟主要国家和中国的互联网个人使用率均在48%左右,居世界第三。“实现到2020年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超过1万亿美元的目标,需要创建更加互联、高效、低廉的网络基础设施和网络信息服务。”他说。
“海上丝绸之路跟陆上丝绸之路不一样,陆上可以抓很多有形的,铁路、公里、桥梁等方面的建设。海上丝绸之路除了港口建设以外,似乎很难看到其他有形的抓手。”许利平说,“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现在进入了一个稳步推进的阶段,这时就需要一些抓手,一个是有形的港口建设,而无形的,就是这种信息港的建设。”
“‘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可以共同搭建一个广泛参与的大数据平台打造‘E带E路’,通过网络互联实现全方位、多层级、多渠道的复合型合作机制,以此助力‘一带一路’实施中的各项工作。”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一带一路研究所执行所长黄日涵对澎湃新闻表示。
基础:先修网络基建“道路”避免“信息孤岛”
13日,中国-东盟信息港基地正式揭牌,按规划,在南宁市五象新区,中国-东盟信息港南宁核心基地将拔地而起,基地已筛选34个项目作为核心基地的重点项目,总投资约209亿元。
“要发展,先修路。”落实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的第一步,是先筑起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道路”,搭建信息技术平台,这是实现“互联互通”,避免成为“信息孤岛”的前提条件。
- 搭建各国互联互通的“网上港口”——“中国-东盟信息港”由共识到务实
- 中国—东盟信息港打造“一带一路”建设信息枢纽
- “网上港口”正扬帆——构建中国-东盟信息港纪略
- 中国-东盟信息港:以“互联网+”打造海上丝绸之路旗舰项目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