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即时报
  • 新闻发布会
  • 民情在线
  • 浙江视界
  • 评论
  • 高层
  • 人事
  • 文娱
  • 论坛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习近平:登泰山而览群岳,则冈峦之本末可知也
2015年11月07日 10:57:06 来源: 学习经典
 

  学习经典

  跟习近平学引经据典(54)

   “出访越南专题②”

  登泰山而览群岳,

  则冈峦之本末可知也

  2015年11月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越南国会发表演讲。习近平最后说:

  1942年到1943年,胡志明主席在中国从事革命活动期间,写下了“登山登到高峰后,万里舆图顾盼间”的诗句。中国唐代诗人王勃也说过:“登泰山而览群岳,则冈峦之本末可知也。”中越关系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让我们登高望远、携手努力,为开创中越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新局面,为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亚洲和世界,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一)

  习近平于秋高气爽之际,在越南引用的这句古语“登泰山而览群岳,则冈峦之本末可知也”,出自唐代王勃的《八卦大演论》,是在阐述着一种广阔的视野、一种大气的格局、一种高远的境界。

  王勃原文前句还说“据沧海而观众水,则江河之会归可见也”,意谓:

  站在大海之畔去观江望水,就能将海纳百川尽收眼底;

  登在泰山之高去博览群山,就能将山脉起伏尽皆了然。

  所谓“站得高,看得远”,所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勃的意思是在说明:

  视野决定格局,格局决定境界。

  (二)

  中国文化引导人们,在意识上,要具有海阔天空的心志和眼界,从而在行为上,就有着“登高望远”的鼓励和培养。——每当秋季尤其是重阳佳节来临,中国古老的风俗是要求全家人倾室出游、登高踏秋:身处秋水长天之景象,领略山远云淡之气象,蓄养天高地阔之胸怀志向。

  所以,登高的民俗活动,其实就是在一年行至秋暮的阶段,回望来路、观望前路,远望自然天地、反观自我内心,沉淀行路所得、树立前景所愿,继续攀登进阶、继续登高向前。已经从一种民俗活动,上升为一种行为哲学。

  这种固化为了节日活动的风俗,是把思想教化推广为社会风化的民间智慧:

  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在垂首赶路的惶急中抬起头,登一登高、望一望远;

  让每个人都有意识在日常匆忙的琐碎中停下来,展一展眼界、养一养心志。

  登高望远,气象万千,境界高远,蔚为大观。

  (三)

  当王勃形容要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时,他把登高远眺的制高点选择为泰山。这是因为,在中国的语境里,泰山,不止是一处自然性的风景,更具有一种文化性的隐喻。

  中国人崇拜泰山,秦始皇作为帝王首先在泰山封禅,而后历代王朝的统治者,一旦认为自己励精图治、身处盛世、无愧天地,便前往泰山封禅和祭祀。泰山,被尊为“五岳之首”,被誉为“五岳独尊”,还被用于形容德高望重、卓越非凡的人物,叫做“泰山北斗”。

  伫立在这样的高峰上,纵览山川走向,才掌天下大势,才得高远志向。所以杜甫在泰山《望岳》诗中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当他步足于泰山之顶、凌驾于群峰之巅,顿生“荡胸生层云”的壮志凌云,顿悟“一览众山小”的壮志豪情!

  而《孟子》中更说,孔子是“登泰山而小天下”,孔子登上泰山,天地一览无余,——这当然不是指泰山在地理高度上带给人的视角之高、方位之高,而是指泰山在文化高度上教给人的眼界之高、心境之高。

  (四)

  泰山以它的恢弘气势和文化地位给了人们这样的启示,而“登高望远”,也成为了有志者在事业生涯里的一种恒常姿态。故而我们看到历史上那些高瞻远瞩的政治家,都在频频这样表述着:

  宋代宰相王安石说,“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清臣“民族英雄”林则徐说,“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范文正公”范仲淹说,“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进而表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而唐相张说更是心怀天下说,“黄花宜泛酒,青岳好登高。稽首明廷内,心为天下劳。”

  今秋,习近平在越南国会的演讲中说,“让我们登高望远、携手努力”。站在两国交往全新高点上,站在一年金秋收获季节里,心怀远景,眼望来日,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文|曹雅欣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研究会)

 

标签: 责任编辑: 金晨
分享到:
新华视点:十大关键词透视改革2014

新华视点:十大关键词透视改革2014

每日关注
  • 中国网记者现场直击“习马会”:各路记者汇聚
  • 600余中外记者汇聚狮城聚焦“习马会”(图)
  • 新加坡寻访“汪辜会谈”旧址
  • 新加坡小学生将为习主席吟诵《三字经》
  • 习主席到访新加坡当地企业家吐心声
相关阅读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