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网北京12月4日电(记者 杨佩颖)搭乘埃塞俄比亚航班,途径亚的斯亚贝巴,庞博又要回到他的第二个故乡——坦桑尼亚。
算起来,从2009年大学毕业到现在,庞博已经在坦工作了六个年头。从开始的现场技术员到如今的项目经理,六年的工作经历让他收获了成长,也见证了中坦、中非关系的日益密切,用他的话说,“在坦桑尼亚就像在自己的祖国一样亲切。”
这六年,有工作的酸甜苦辣,也有对故乡的无限思念,而有一幕却让他久久不能忘怀。
阿卜杜拉阿里是庞博部门的职工,一次上班途中不幸遭遇车祸,不能继续上班,庞博代表公司第一时间送去关怀和慰问金,阿里满含泪水地接过慰问金,双手紧握着庞博的手,激动地说:“中国朋友真高尚,在中企工作让我感到很幸福!”
“那一刻,我也感动的想落泪。”似乎那双紧握着的双手余温还在,每当想起,庞博都更加清醒,觉得自己的付出,不仅仅是为自己,也在为中非友好贡献力量。
和庞博一样在坦工作、生活和学习的中国公民总人数已超过5万。自1964年中国与坦桑尼亚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已维持了50多年,并一直稳步发展,中国上世纪70年代援建的坦赞铁路正是中坦友谊的宏伟见证。
坦赞精神为祖国赢得尊重
从空中俯瞰非洲大地,一条穿越了高山、峡谷、激流、原始森林的长龙横跨东非,这就是中国援建东非和中南非的交通大干线、东非交通动脉——坦赞铁路。坦赞铁路全线工程浩大、技术复杂,沿线野兽群居出没,施工条件十分恶劣,69位中国专家和技术人员,怀揣着祖国荣誉,在铁路修建过程中献出生命。他们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的优良品质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4年10月24日同坦桑尼亚总统基奎特举行会谈时指出,坦赞铁路是中非友好的历史丰碑,我们要使它焕发新的活力。
今年近8旬的老王就曾参加过坦赞铁路的建设,铁路建成后,他还专门在火车站拍了一张和铁路的合影,作为永远的纪念。因为父亲的原因,老王的儿子王森也奔赴坦桑尼亚,重走一遍父亲的路。忍受着与家人分离的痛苦,在坦桑一待就是11年,每当提起家人,王森总是说,“咱们做施工的,四海为家,非洲人这么友好,这里跟家一样!”
2008年,王森独自一人带领着一班工人在桑给巴尔岛建设了中国在坦援助的第一所乡村小学。学校配有图书馆、综合活动室、实验室等设施,附近的居民对学校的建设和因此带来的经济效益颇为赞赏,据王森介绍,小学的建立解决了当地150多人的就业。每每提起,王森都感到特别自豪。
如今王森已经50多岁了,作为地区管理部门的党支部书记,他常常教导赴非工作的年轻人:“要有敬业精神,奉献精神,要同非洲人民建立深厚的友谊。”在他的感召下,王森的侄子也奔赴坦桑工作生活。
从第一代建设者,到勇于开拓的第二代建设者,再到秉承传统、扎根海外又富有现代感的第三代建设者,光阴荏苒四十载,建设者艰苦奋斗的劲头没变,祖国的荣誉感没变,这种精神还在不断传扬。刚毕业不久,孟凡植就被安排到里到离桑给巴尔岛100多公里的一座小学援建项目中,带着2名中国工人和一批当地工人,面对艰苦的施工环境,忍受着孤独和寂寞,熬过了12个月,那一年,他没有回家,独当一面,圆满完成了3所现代化乡村小学的建设任务,改变了过去农村小学破旧不堪的窘状。看着孩子们走进校园,孟凡植颇感欣慰。作为第三代建设者,他们秉承一脉相承的坦赞精神,扎根海外艰苦创业,用行动为祖国在海外赢得了尊重。
变的是时代不变的是友谊
一代代的建设者远赴海外,筑成条条大路、架起座座桥梁,更传递着不尽的友情。无论是坦桑尼亚,还是南非,中国与非洲的关系及民众间的友情也在不断加深。
“非洲百姓特别欢迎中国民众,对中国人非常友好。”孟凡植告诉未来网(微信公共号lovek618)记者。“在我们帮助非洲朋友的时候,我们也得到了他们的很多帮助。”
因为大多施工项目都在乡村,施工环境非常艰苦,一到下雨天,路面就泥泞不堪。有一次,孟凡植在开车回单位的途中,车子不慎陷入泥泞,怎么都出不来,正当他孤身无助的时候,10多个当地居民冒着大雨过来帮忙,成功帮他脱离了困境。之后,孟凡植拿出10多万先令对居民表示感谢,他们却婉言拒绝,丝毫没有在意自己被淋得湿透。像这样的感动,不胜枚举。
毛泽东同志曾说过,“是非洲朋友把我们抬进了联合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毛泽东、周恩来等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和非洲老一辈政治家共同开启了中非关系新纪元。近60多年来,中国对非援助从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强调共同发展,重信守诺,与时俱进,不仅得到了非洲大陆国家和人民的赞赏,也赢得了国际社会普遍认可。
截至2015年6月,中国在非洲融资已建和在建铁路3800多公里、公路4300多公里。中国援助和融资建设的各类学校200多所,中国政府每学年向非洲提供7000多个政府奖学金名额,每年举办100多个面向非洲的多边和双边技术管理培训班和高官研修班。如今,中国已成为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2014年,中非贸易额达到2200亿美元,是2000年的21倍,预计2030年将达约1.7万亿美元。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