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2015年度中国领导人出访的“压轴大戏”,习近平主席于11月29日至30日赴法国巴黎出席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活动,12月1日至3日对津巴布韦和南非进行国事访问,并于12月4日至5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出席中非合作论坛峰会。
这7天时间里,习近平主席日夜兼程,辗转3国4座城市,密集开展双多边活动,同50多个国家和地区组织领导人举行会谈会见,发表多场重要演讲,提倡议、推合作、促团结、谋共赢。
作为国家元首首次出席国际气候大会,习主席在巴黎气候大会上向世界展现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推动全面、均衡、有力度协议的达成。习主席首次出访津巴布韦,第二次出访南非,大大深化了政治互信,推动了中津、中南各领域的密切交流。中非合作论坛峰会首次在非洲大陆举办,则为中非合作增添新的内涵和强劲动力。
11月3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气候变化巴黎大会领导人活动开幕式并发表讲话。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
命运同舟:形成全球气候治理“新常态”
2015年11月30日,习近平在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式上发表了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公平合理的气候变化治理机制》的讲话,阐述中国对全球气候治理的看法和主张。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巴黎大会要加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实施,达成一个全面、均衡、有力度、有约束力的气候变化协议。巴黎协议应该着眼于强化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也要为推动全球更好实现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巴黎协议应该有利于实现公约目标,引领绿色发展;有利于凝聚全球力量,鼓励广泛参与;有利于加大投入,强化行动保障;有利于照顾各国国情,讲求务实有效。
在讲话中,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重申了《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国国家自主贡献》确定的目标,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左右。另外,习主席表示中国将继续加大落实气候变化领域南南合作政策承诺的力度,宣布设立200亿元人民币的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并将于明年启动在发展中国家开展10个低碳示范区,100个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项目及1000个应对气候变化培训名额的合作项目。
“中国一直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事业的积极参与者,有诚意、有决心为巴黎大会成功作出自己的贡献。”习主席在巴黎大会上的表态铿锵有力,不仅为全球气候制度建设提供了中国智慧,也向世界展现出深度参与国际治理、负责任有作为的大国形象。
“这些充分体现了中国在积极推进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一起实现合作双赢的局面,体现了中国的国际责任。”中国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何建坤说。
12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约翰内斯堡再次集体会见17位非洲国家领导人。新华社记者 姚大伟 摄
休戚与共:中国外交的“非洲时间”
中非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中国把非洲当做可以信赖的好伙伴。习主席开启近年来中国对非级别最高、涉及面最广、分量最重的一次访问。
2015年津巴布韦是非洲联盟轮值主席国,也是中津建交35周年,习主席此次访问津巴布韦是近20年来中国国家元首的首次到访。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院长刘鸿武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指出,中津合作近年来逐步升温,双方展开多方面的合作,去年津巴布韦共和国总统穆加贝访华,“此次习近平的非洲之行,安排对津巴布韦进行国事访问,应该说是对津巴布韦积极促进中津合作,促进双方友好互动往来的一种支持和回应。”
中津两国友谊源远流长。中国驻津巴布韦大使黄屏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谈到,津巴布韦许多重大项目都有中国企业的深度参与,习主席此访必将为两国关系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为双边合作开拓更加广阔前景。
近年来,中国与南非合作进入快车道。此次访问是习近平主席在不到3年时间内对南非进行的第二次国事访问,将中南双边关系提升到新的高度。2015年不仅是南非的“中国年”,也是落实《中南5至10年合作战略规划》的开局之年。中国同新南非正式建交17年来,中南关系实现“三级跳”,中南友好合作从一艘小船成长为巨轮。
“跨越在亚非大陆之间的中南、中非友谊和合作的彩虹,必将更加绚丽夺目”,习近平在南非《星报》发表署名文章,回忆了中南之间的深厚友谊,回望了17年来中南友好合作故事,阐述了“做四个伙伴”的中南关系美好愿景。中南要做面向未来、高度互信的战略伙伴;做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发展伙伴;做相知相亲、交流互鉴的友好伙伴;做相互支持、密切协作的全球伙伴。这“四个伙伴”,既是对中南关系历史的高度概括,也是对中南关系更上层楼的殷切期许。
中南关系,在国际舞台上引人注目,其战略意味十分突出。习主席说:“中南关系已经超越双边范畴,越来越具有战略意义和全球影响。”
12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主持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全体会。新华社记者 姚大伟 摄
互为倚重:中非全面战略合作新时代
约翰内斯堡峰会为中非合作新的跨越式发展打响“发令枪”,向世界发出“中非携手并进: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强烈信号。此次峰会上,中国与整个非洲的关系定位,已全部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充分表明,中国重视非洲大陆作为一个整体的力量,非洲作为一个整体在中国外交中的权重不断上升,非洲与中国已成为互为倚重和相互支持的外交战略支点,将在未来发展的道路上相互扶持,共赴时艰。
中非关系正处于历史上最好时期。此次,习近平在出席中非合作论坛前与南非总统祖马会面。12月2日,中国与南非签署价值419亿元人民币协议。当地时间12月4日上午,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在南非开幕。习近平在发表致辞时宣布,中方愿在未来3年同非方重点实施“十大合作计划”,为此中方决定提供总额600亿美元的资金支持。合作范围涵盖农业、工业、基础设施和教育等各个领域,解释了“授非洲以鱼,也授之以渔”的内涵,驳斥了西方对中国“新殖民主义”的指责。
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现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林毅夫对此表示,“中国这一决定将工业化置于中非未来合作的首要地位。促进制造业不断创新是增加就业机会、减轻贫困和避免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途径。”林毅夫教授还认为,中国在非发展制造业将改变外界对非洲制造的看法,重振非洲本土制造企业。“国际买家因为担心非洲企业无法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而怯于下订单,因此中国的投资至关重要。”
携手并进是中非合作的基础,植根于中非之间的传统友谊与现实需求;合作共赢与共同发展,为中非关系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开辟美好愿景。“中国梦”与“非洲梦”相融相通,为世界1/3人口谋福祉。这是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的时代要求,更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之间加强合作的良好愿望。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