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即时报
  • 新闻发布会
  • 民情在线
  • 浙江视界
  • 评论
  • 高层
  • 人事
  • 文娱
  • 论坛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时评 正文
【乌镇峰会大家谈】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的核心在于法治
2015年12月18日 19:05:59 来源: 法制网 杜晓

  法制网评论员 杜晓

  以“互联互通、共享共治——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12月16日在浙江乌镇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开幕式并发表讲话。习近平指出,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应该坚持尊重网络主权、维护和平安全、促进开放合作、构建良好秩序四原则。

  随着互联网高速发展,全球互联网一体化的趋势更加明显,对于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进行变革的要求已经提上议程。在这种情况下,习近平主席指出,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应坚持四原则,为未来全球互联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习近平主席所提出的四原则具有鲜明的法治特色,是法治精神的体现,可以说构建新型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的核心就在于法治。当前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还存在很多不合理、不公正之处,一些掌握着互联网先进科技的国家在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中处于优势地位,拥有较大的话语权,且容易滥用技术优势,对其他国家在互联网领域的合法权益造成侵犯。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所面临的一个突出困难就在于文化的隔阂。尽管全球互联网在技术层面已经基本实现了互联互通,但要在源自于不同文化的国度之间实现共享共治,还需要人们付出更多的心血。文化的隔阂会造成对全球互联网治理规则出现不同的认识,也会加剧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摩擦,如果缺乏得到广泛认可的、更加公平合理的统一规则,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就不容易发生质的变化。

  在短时期要彻底打通文化的隔阂是比较困难的事情,文化的隔阂在很大程度上是历史造成的,长期来看,在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的过程中,也没必要刻意寻找和复制一种放之四海皆可行的文化基因,那恰恰违背了“互联互通、共享共治”的本意。现代国家无论其实际法治水平如何,通常都会遵循法治道路前行,人们应该努力寻找法治的共识,正如习近平主席所提出的四原则。

  一个国家的法治同样植根于一个国家的文化之中,但法治与文化又存在很大不同,法治的刚性和规则性更强,也更加易于推广和复制,寻找法治的共识要比寻找文化的共识容易得多,可行性也大得多。习近平主席所提出的四原则,对于各个国家的法治理念和法治实践而言,都是能够接受的。

  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需要各个国家以实际行动支持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四原则。我们真诚地希望,越来越多的国家也能够从全球互联网发展的长远利益出发,提出更多的法治共识。“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不断凝聚的法治共识必将造就全新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那种挟技术优势试图凌驾于他国之上的做法,那些破坏全球互联网法治氛围和共同利益的行为,必将被彻底扫进全球互联网发展历史的垃圾堆。

标签: 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责任编辑: 陈斌
分享到:
新华视点:十大关键词透视改革2014

新华视点:十大关键词透视改革2014

每日关注
  • 北上广深积分落户体系出炉 3千万人迎新选择
  • “陕南移民搬迁”已减贫50余万人
  • “风光”的基层科研项目藏着多少“辛酸”
  • 今起销售正月初五火车票 迎返程抢票高峰
  • 31省份11月CPI出炉 25省份物价涨幅低于2%
相关阅读
  • 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闭幕 各方高度评价习近平主旨演讲
  • 乘着互联网的东风,让各国文化“美美与共”
  • 互联网大佬眼中的创业创新:要避免三大“不靠谱”
  • 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施瓦布:中国正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弄潮儿”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