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
第二届互联网大会让乌镇成为了连接全球的一个热点,一场以“互联互通·共享共治——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盛会聚集了政学业界的目光和声音。习近平主席在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提出了构建网络命运共同体的五点主张,这为国际社会实现网络空间的互联互通、共享共治提供了有益借鉴。
网络的本质在于互联,信息的价值在于互通,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在广泛连接中诞生与演化。从共识和理念层面,到硬件和技术层面,再到数据和标准层面,直至政治经济和文化层面,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在融合与连接之中释放出旺盛的生命力,为中国和全球的文化、经济及社会发展带来了机遇和创新驱动力。
在理念认知层面形成共识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前提。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治理理念,是各国互联网管理的必由之路。速度快、多变化、无边界、多维度的网络传播,不仅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也减少差异阻隔,尤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互联网已成为各国政治、文化和经济融合与博弈的重要场域。只有着眼于全球网络互联互通,各国携手共同谋划网络空间建设,才能真正搭建起全球人民都能平等共享的网络平台,实现不同经济文化之间的互通融合。
硬件和技术层面的协作互通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底层代码。加快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全球连接的基本保障,只有从基础层面铺就信息畅通之路,才能缩小信息鸿沟,实现跨区域跨圈层的互联互通,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连接与融合。“宽带中国”、“周边国家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等战略均体现了中国在硬件技术建设上的决心与作为。互联网技术创新扩散也成为国家地区经济结构升级、实现弯道超越新的突破口。尤其是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中国在技术硬件创新发展中起到的示范作用亦将凸显。
数据和标准层面的开放共享和共治共建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环节。“互联网+”和大数据产业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打破数据孤岛、实现数据共享的需求也从国内逐渐延伸至全球领域。政府开放数据和行业开放数据成为透明高效管理、泛载式民生服务的基础支撑,也成为加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凝聚力和协同力的一种“黏化剂”。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开放共享,对于全球网络空间的互通与共治都可提供决策支持。此外,安全与秩序也是全球网络空间健康发展的核心诉求。坚持多边参与,完善协商机制,有效管控分歧,携手维护安全,推动制定各方普遍接受的网络空间国际规则,使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更加公正合理,也是搭建全球互联网共享共治的平台,共同推动互联网健康发展的要义。
经济和文化层面的互联互通、共享共治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宗旨与方向。互联网已成为全球文化经济交流、融合、碰撞与博弈的重要平台,基于互联网的全球文化交流与数字经济合作日渐成熟。在理念共识、技术硬件和数据标准实现共建的基础上,携手推进“互联网+”的全球化和全行业化,加强跨境与跨界合作,促进全球资源的开放与整合,成为推动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可以说,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创造了更多的文化交融点、利益契合点、合作增长点、共赢新亮点,推动了世界各国的优势互补、合作共赢,让更多国家和人民从中受惠受益。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在广泛连接的同时更需要开放包容,在实现主流文化融合发展的同时也需要容忍亚文化的存在,接受不同地区、文化、人群之间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网络空间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只有秉承开放包容的胸襟和态度,着眼于全球经济文化的发展,积极利用好互联网平台开放、平等、协作、共享的特性,才能共同推动网络文化的繁荣和多态化发展。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在连接、开放、包容中自我生长、不断演化,在政治、文化、经济、社会各个方面释放出增长潜力和催化活力。“互联互通·共享共治——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不仅是本届互联网大会的主题,更成为中国乃至全球互联网发展的时代命题和战略诉求。(作者系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导)
点击查看专题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