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卖难”,根子在市场信息不对称。弥合信息鸿沟,不妨充分发挥互联网的技术优势,做好大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助力农民增收
谷贱伤农。打开微博,隔三岔五就能看到微博大V转发的农产品滞销求助帖。农民辛苦种的瓜果蔬菜不是烂在树上,就是倒在地里,再配上照片里一副副焦急的面孔,让人心里着实难受。庆幸微博等新媒体能帮到农民,可看到一些微博下面几百甚至只有几十的转发量和评论量,不禁犯嘀咕:有多少人会买?
就算有的微博转发量很大,打开留言,也有不同的声音:“滞销是正常的经济现象。”“去年十几块钱一斤的时候,怎么没有人帮我们?”“一边烂在地里,一边超市里贵得买不起,中间哪些环节出了问题?”网友们说得也很在理。
可见,这种 “求转发”“献爱心”的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整合了社会关系,具有一定的传播力,但这些如同漂浮在信息汪洋大海的求助信息,能漂进多少人的视线范围呢?就算有人注意到,又有多少人能真的拿起手中的电话咨询购买?
“卖难”的病根在于市场信息不对称:产地和销地隔离,由于信息不准确,农民难以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调整种植结构。打破信息传播的时空限制,弥合信息鸿沟,正是互联网的优势所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层出不穷,仅仅把微博转发当成化解滞销的办法,显然是不够的。将“高大上”的互联网技术和农民市场信息不对称的“老大难”对接,才是破解农产品“卖难”之道。
互联网解决农产品“卖难”,要注重农业大数据的挖掘和分析。互联网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大数据,根据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发布的《2015年中国大数据交易白皮书》,包括农业自然资源、农业生产、农业市场、农业管理在内的数据量惊人,并以每年50%—80%的速度增长,成为一个急需开发的“蓝海”。很多互联网企业已经开始涉足农业大数据领域,把生产、批发、运输、消费等各环节以及价格行情、政策变化等信息数据整合到同一平台,实现了农产品市场信息的及时更新,打破了传统产销地理区隔所带来的信息不对称困局。
互联网解决农产品“卖难”,不能忽视农民的作用。有人认为互联网是高精尖,农民玩不转。农民是农业生产的直接参与者,也应该成为“互联网+农业”的参与者和创新者。解农民所难,想农民所想,才是农业互联网企业创新的灵感来源。当下,农村信息基础设施不完善,不要说物联网、云计算等高端技术,就连基本的宽带在农村地区使用程度都很低。互联网运用也存在技术门槛,数据分析报告对很多农民来说如同“天书”。各级政府应该多想想法子,让农民享受互联网技术的甜头。
“互联网+”,为农业的发展开拓了多种可能。“互联网+”不是万能,但为农产品“卖难”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思路。只有充分挖掘互联网技术特点,找准农业“老大难”的病根,才能真正发挥互联网对“三农”的作用。
《 人民日报 》( 2015年12月20日 11 版)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