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举措“放水养鱼” 浙江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

  浙江在线杭州12月24日讯(浙江在线记者/吴振宇 编辑/马丽红)“原本以为至少要等个十天,没想到才一天就全部办好了,效率非常高。”通过政务服务网打造的信息平台,衢州创业者汪顺飞在短短一天时间内,就拿到了自己的企业开业所需的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

  在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帮助企业降低成本”被列为明年经济发展的五大任务之一,并列出具体措施,“组合拳”式地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近年来,以民营经济闻名于世的浙江,为企业发展“减负”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探索。

   政策保障提供“保姆式”服务

  “在新一轮的创业热潮中,创业主体出现了显著的变化,因此政府服务企业的方式也需要进一步优化。”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局长吴国升在接受采访时说,当前以新技术、新业态为特点的创业企业不断涌现,普遍拥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对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意义重大。

  “为了降低企业的准入门槛,我们大量取消了不合理的前置审批事项,或者将前置审批变为后置审批。”吴国升说。

  记者从省工商局了解到,目前,浙江已全面落实“先照后证”改革有关工作,全省实施企业名称核准全程电子化,并改革经营范围登记和注销程序,有效实现了登记便利化,大大方便了创业主体。此外,浙江还在全国首推“五证合一”工作,截至目前全省已累计发放“五证合一、一照一码”执照16万多户。

  不仅如此,在浙江,具备创业条件但缺乏创业资金的在校大学生、城乡劳动者创办企业,可申请不超过3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在校大学生、就业困难人员、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可享受全额贴息。而初创人员创业失败的,由创业担保基金提供担保的贷款被认定为不良贷款的,金额10万元以下的由基金全额代偿。

  社保费用在解决员工后顾之忧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企业的负担,制约了其发展动力。为了减轻企业社保成本,各类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可给予3-5年社保补贴,仅2014年浙江全省就支出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就达7.15亿元。此外,浙江还通过调整失业保险费率,在半年内减征失业保险缴费约14.8亿元。

  “放水养鱼”扶持企业成长

  数据显示,浙江省市场主体已超过400万户,其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占97%以上。但小微企业产业层次不高、转型升级不快、粗放经营的问题日益突出。

  “传统企业转型升级难,难在创新。”浙江财经大学教授叶伟巍认为,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留给传统企业慢慢提升创新能力的时间紧迫,帮助大批企业尽快走出当前的困境,是政策研究者的重要责任。

  “相对于小微企业转型发展的潜在需求,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也还比较突出。尽管目前我国已有存款类金融机构3600多家,但小银行特别是民营银行发展仍相对不足,在县域和基层,面向广大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供给仍然偏少。”据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副行长朱文剑介绍,相比之下,美国有商业银行和储蓄机构6600多家,其中6200多家是资产规模小于10亿美元的社区银行。因此,大力发展小型社区类金融机构,是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一个重要方向。

  省政协委员、广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轶磊则指出,通过政府出台的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政策,就较好地减轻了企业的税收负担,未来应不断加大扶持力度,“放水养鱼”,特别是为小微企业继续“减负”。

“金改”防范区域金融风险 助力实体经济

  浙江在线•浙商网12月25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谭晓锋 甘居鹏)在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确定了明年经济工作重点:推进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其中,“去杠杆”被作为要主要抓好的五大重点任务之一。

  会议强调,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对信用违约要依法处置。要有效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做好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置换工作,完善全口径政府债务管理,改进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办法。要加强全方位监管,规范各类融资行为,抓紧开展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坚决遏制非法集资蔓延势头,加强风险监测预警,妥善处理风险案件,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的底线。会议还提出,抓紧研究提出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方案。

  浙江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会议所说的‘去杠杆’,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二是规范各类融资行为。”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金雪军说。

  在日前召开的浙江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浙江省财政厅厅长钱巨炎在就提请审议浙江省2015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的议案时表示,浙江省2015年末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为9188.3亿元,包括2015年中央追加浙江省的地方政府债务新增限额。按此计算,预计2015年浙江省地方政府债务率为92.9%,低于警戒线,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金雪军说,债务率跟经济增长有关,就浙江而言,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要增强经济实力,盘子要做大。二是要控制、减少债务规模。“老账”可以通过金融市场盘活,把死钱变活钱,发挥应有的作用;要控制“新账”,调整融资结构,一个有效的办法是通过股权市场筹集资金,比如现在流行的PPP模式,同样是钱进来,不但不增加负债,反而减少了。另一个办法是,发展债券市场,发行中长期债券,可以有效避免资金链中断。

  针对部分市县债务存风险隐患的情况,钱巨炎认为,要积极做好高风险地区化债工作,要求市县在3—5年内,通过控制项目规模、压缩公用经费、处置存量资产等方式,多渠道筹集资金,消化存量债务,逐步将债务风险指标调整到警戒线以内;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对不能如期完成化债目标的市县给予相应处罚;对债务规模较大市县,通过发行短期置换债券换存量债务,逐步降低高风险市县的债务规模。

  据了解,浙江是全国最早实施政府性债务管理的省份,开展政府性债务管理已近10年,管理机制比较健全。2005年浙江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债务管理办法,之后又出台实施细则,对政府性债务计划的编制、审批、执行和统计等方面做了严格的规定。审计部门把包括政府负债在内的全部政府性资金纳入每年的审计监督范围。财政部门组织清理规范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加强了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统计管理和动态监控。

  2011年以来,浙江省、市、县各级政府共计出台113项管理制度,内容涵盖债务举借、偿还、使用和管理等各个方面,不少地方对政府性债务的重视已从制度建设层面向具体操作层面深化,部分地方已开始尝试引进民间资本参与政府主导的公共事业项目。

  “金改”有助防范区域金融风险

  在防范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方面,浙江也做了许多努力和创新。12月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建设浙江省台州市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改革创新试验区。这是继温州后,浙江第二个国家金融试验区。同时,浙江各地市的金融改革也各具特色,如衢州绿色金融改革、丽水农村金融改革等。

  “目前浙江已经有温州、台州两个国家级金融改革试验区,这对防范区域金融风险,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金雪军说,“一方面,发展实体经济需要足够的资金,另一方面,大量的资金在金融市场上,如果两者对接得顺畅,就能更好地让金融资本服务于实体经济。”

  此外,打击恶意逃废债是防范金融风险的重点工作之一。恶意逃废债直接危害信用体系,损害地方经济。记者从浙江省金融办会获悉,针对恶意逃废债行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并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打击逃废债和处置不良贷款工作。全省成立由省公安厅牵头,法院、金融办、人行、银监以及宣传部、民政、建设、国土、工商、地税、国税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领导小组,在全省开展打击恶意逃废债专项行动。截至10月中旬,专项行动已立各类逃废债案件701起,破案467起,打击处理716人,涉案金额达110.04亿元,挽回经济损失35.13亿元。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浙江某地方银监局人士称:“针对逃废债,已经和银行拟定了黑名单,通过名单制管理来约束这些现象,政府也会在其中沟通协调。”

  温州地区也在不断地搭建一些交易平台,试图借此来推动融资市场重新运转起来。比如温州金融资产交易中心由浙江物产集团旗下的浙江中大期货控股,温州金融投资集团及民营资本北京灿焜炻经贸有限公司参股。据悉,该中心的主要业务为开展不良资产挂牌转让、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公共事业PPP融资、金融及衍生品交易、创新专业化产业投资基金等业务,为不良资产、信贷资产、债权、信托产品、私募股权、标准化金融产品及金融衍生品等在内的各类金融资产流动提供交易服务。

  与此同时,人民银行温州中心支行在当地搭建了地级市征信分中心,包括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和温州市征信综合数据查询平台,前者解决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问题,利用企业的应收账款融资解决融资难,突破原有授信模式,防范担保链风险。

浙江今年缩短8个月库存去化周期 楼市趋向健康发展

  浙江在线杭州12月24日讯(浙江在线记者/董洁编辑/马丽红)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再次将房地产问题提到瞩目的位置,“去库存化”成为2016年的五大重点任务之一。

  在23日至24日召开的浙江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记者了解到,浙江去库存任务仍比其他省份重,但近年来,浙江已充分调动宏观调控在土地出让中的作用,出台一系列政策去库存。

  今年,浙江已缩短了约8个月的库存去化周期。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厅长钱建民表示,按照这个调整方针走下去,今后五年浙江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是有基础的。

   只卖不建杭州库存够卖一年多

  据透明售房网数据,截至12月24日,杭州市区(含萧山、余杭)库存量达16.6万套。

  这一库存量是什么概念?今年“3•30”等一系列利好政策出台后,杭州连续8个月成交破万套;截至11月末,成交量超过2009年度创下新高,也仅签约11.1万套。换句话说,在只卖不建的情况下,杭州存量也够卖1年多。

  如何化解房地产库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要按照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和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要求,通过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扩大有效需求,打通供需通道,消化库存,稳定房地产市场。

  根据中央的会议精神,省委经济会议要求主要从五个方面着手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一是取消过时的限制性措施,还房地产业于市场;二是严格实施”库存警戒线“制度,对超过”警戒线“的市县,明年原则上停止供地;三是制定”房价警戒线“,对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要研究制定符合实际的新措施;四是在县(市)实行”购房落户”政策,加快农民工市民化。

  全省今年缩短约8个月库存去化周期

  “浙江省去库存任务比其他省重一些,我们的库存超过全国平均去库存周期。”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厅长钱建民说。

  确保房地产的健康发展是浙江近年来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明年的工作重点。

  今年一年,浙江已经在积极调整房地产库存量。“今年我们缩短了约8个月的库存去化周期,从年初31个月的周期降到了现在22个月左右。”钱建民说。

  库存高企,但浙江在建的量并不大。“今年6月底,省政府专门出台意见,凡是库存量超过24个月的,一律停止新的土地出让,宏观调控在土地出让中发挥了比较大的作用。”钱建民说。

  控制土地出让的做法,从源头上进行了管理,一些地方前些年由于过多出让土地导致库存高企和土地低效利用等问题将得到缓解。

  去库存主要有两种解决方法,除了控制供应量,另一种方法就是加快存量房去化。

  “省政府办公厅这一意见的出台,还在促进居民住房消费方面有不少新规定。”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住房处工作人员举例说,比如,要求全面清理住房公积金使用的障碍和门槛,要求按照国家政策规定免征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要求支持各地实施“房票”制度、市场回购房源、人才购房补贴、农村居民进城购房优惠、培育住房租赁市场等办法。

  未来五年浙江房地产将健康发展

  今年8月,公积金贷款二套房首付降至二成在浙江落地。9月,浙江省内实现公积金异地贷款;12月9日起,杭州市富阳区出台购房补贴新政,对在富阳区购买新建商品住房的购房者最高补助购房款的1%,最高一次性补助80万……一系列楼市新政纷纷出台,助力去库存。

  “今年全省房地产销量很旺,1至11月份上涨了30%。但房价很稳,环比价格每个月都在增长,但增幅都在0.5%左右,这是一种稳定健康的状态。”钱建民表示。

  他认为,假如按照这个调整方针走下去,今后五年浙江省健康发展是有基础的。库存会越来越少,最终达到相对供求平衡的状态,一般10个月以下的库存周期就属于正常的状态。

  包括杭州在内,省内不少地方还在探索通过棚改货币化安置方式消化库存。

  “浙江今年要确保全省新开工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21.6万套,基本建成16.9万套。积极探索PPP模式和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棚户区改造和公共租赁住房建设运营。”住房处工作人员表示。

浙江"腾笼换鸟"倒逼产业升级 通过走出去转移过剩产能

资料图:浙江物产集团首次进入世界500强时的发布会现场。

  浙江在线杭州12月24日讯(浙江在线记者/曾杨希 编辑/胡芸)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去产能”列为2016年五大重要任务之首,并明确了“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的思路。即将打响的“去产能”攻坚战有了清晰的路线图。

  在这两天召开的浙江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省政协副主席陈小平表示:“民族企业要做强做大,不深化国企改革,不搞混合所有制经济,就不可能表现出生产力的优势。”

  国企改革先行先试

  作为全国特大型化工联合企业,巨化集团处于充分竞争领域,实体主业务也面临产能过剩的困境,但通过技术改造,进行着华丽的转型。

  “十二五”以来,巨化来实施了35个重大项目和200多个技术改造项目,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共计55.3亿元,培育了功能性材料、电子化学品、精细化工三个新增长点,延伸了氟化工产业链,拓展了环保、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由此,2014年公司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比达到21.8%,高新技术产品占比达到40.6%。

  同时,巨化集团已主动关停、淘汰复合肥、隔膜烧碱、聚氯乙烯等27套高能耗、低产出的落后和低效产能装置,并通过土地整理修复盘活存量土地1517亩,“为发展新产业腾出了宝贵的能耗和环保容量空间。”相关负责人表示。

  此外,巨化集团还率先在全国化工企业中实施生态化循环经济改造。该项目总投资5亿元,目前,一、二期改造工程已顺利完成并初显成效,三期改造工程正在抓紧推进。一、二期改造后,可节约能源30万吨标煤/年,削减氨氮35吨/年、COD 1040吨/年、二氧化硫120吨/年、氮氧化物400吨/年,减少粉尘排放1000吨/年。“巨化把循环经济建设作为生态化改造的重中之重,致力强化环境保护与资源综合利用。”该负责人说。

  专家:通过“走出去”转移过剩产能

  在解决产能过剩问题的部署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兼并重组”列为一个主要渠道,并提出“资本市场要配合企业兼并重组”。要尽可能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

  在这两天召开的浙江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浙江省政协副主席陈小平表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总产能是过剩的,总体的贸易规则也在调整。我国的民族企业要做强做大,不深化国企改革,不搞混合所有制经济,就不可能表现出生产力的优势。”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查志强认为:“从巨化的例子可以看出,去产能在浙江并不是一个新的内容,我们一直都在做。”

  他认为,其实,产能过剩各行各业都有,不仅在传统的钢铁、化纤、水泥等领域,也存在在新兴产业的低端生产领域。“比如,在新兴的光伏产业领域。2011年,开化有不少生产单晶硅的企业,因为当时盲目跟风、一哄而上,导致低端的同质竞争严重,加上其他原因,当时很多企业遭遇了停产。”

  去产能是经济发展中永恒的主题,当行业发展,产能过高,和市场需求产生矛盾,去产能就成了必经的过程。对于如何做,他说:“对于落后产能要坚决淘汰,这不仅要关停低小散企业、没效益却霸占资源的企业,同时也可以通过‘走出去’的方式,转移过剩产能,比如利用国家发展‘一带一路’战略的机会”。

  浙江继续加速“腾笼换鸟”

  两年前, “水晶之都”浦江开启了以治水为突破口的小水晶企业整治。全县水晶加工企业从2.2万多家,迅速缩减到1243家,还彻底消灭了577条“垃圾河”、462条“牛奶河” 。

  事实上,治水只是浙江倒逼经济转型升级的一个突破口。面对“低小散”、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换取工业增长,靠低成本、低价格、低效益拓展市场空间,这样的发展道路显然已经行不通。

  近年来,浙江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给新经济、新业态、新产业腾出广阔发展空间。2014年,浙江全省淘汰落后产能3500多家企业;全省使用的工业机器人总量约占全国的15%,居各省区市第1位;盘活存量建设用地10.5万亩,实施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8.6万亩。

  截至2015年9月底,浙江主动关停重污染高耗能企业2219家,搬迁或整治提升3461家。全省22个特色污染行业关闭企业3069家,完成整治提升6182家,完成搬迁入园企业129家,整治完成率95.7%。

浙江"十三五"打造一小时交通圈 将投1万亿补"命脉"短板

本周末,新金丽温高铁正式投入运营,从杭州到温州只需两个半小时。

  浙江在线杭州12月24日讯(浙江在线记者/张冰 编辑/马丽红)今天,宁波舟山港2015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000万标箱,成为全球第5个年集装箱吞吐量超2000万的港口;本周末,期盼已久的新金丽温高铁正式投入运营,从杭州到温州只需两个半小时,从杭州到丽水只要一个半小时……

  这些都是浙江大力投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果。记者了解到,浙江“十三五”期间,将投资一万亿元用于综合交通建设,补短板、重提升,加快打造省会杭州至各设区市高铁一小时交通圈和空中一小时交通圈。

  交通投资量居全国前列却堵得慌

  12月18日至2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认为,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结构性改革任务十分繁重,战略上要坚持稳中求进、把握好节奏和力度,战术上要抓住关键点,主要是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

  在扩大有效供给方面,中央提出要补齐软硬基础设施短板,提高投资有效性和精准性,推动形成市场化、可持续的投入机制和运营机制。

  浙江基础设施的短板在哪里?尽管浙江在“十二五”期间交通投资达到6000多亿元,每年交通投资量都位居全国第一方阵,每平方公里投资强度高居全国第一,但仍然有很多问题亟需解决。

  以杭州为例,三年来打通了影响通行的24条断头路,主城区规划“四纵五横”快速路网基本建成,但是出于种种原因,每个月“堵王”名单里总有那么几个熟悉的名字,“堵”依然是车主们共同的心声。

  “命脉”短板将影响多项工作开展

  要想富,先修路。交通等基础设施是浙江发展的“命脉”,但是现在,“命脉”出现的短板将会影响浙江经济发展的多方面工作。

  截至12月23日,浙江已全面消除家庭人均年收入4600元以下的绝对贫困现象,成为全国第一个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省份。在消除绝对贫困的过程中,浙江各地着力增强低收入农户“造血”功能,帮助他们发展来料加工、农家乐、农村电商等产业,这些精准扶贫措施的开展,都离不开交通等基础设施的保障。

  与此同时,浙江正着力打造信息、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等七大万亿产业,这些产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支持。以旅游为例,浙江在长三角最大的优势就是江南山水,但如果没有便利的交通,绿水青山就很难变成金山银山。

  在今天上午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分组讨论中,省交通运输厅厅长郭剑彪说,从存在的问题来看,高速公路方面,省际之间的断头路还有六七条,城市之间也有断头路;还有拥堵问题,一到节假日,全省的高速公路就变成全省的城市道路一样;与此同时,农村公路建设水平,通往景区、农家乐等地的道路,都存在标准不够高等问题,这些都是下一步需要考虑的问题。

  “十三五”将投1万亿打造一小时交通圈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夏宝龙11月23日在专题调研交通运输工作时强调,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是我省“十三五”发展的重中之重,对于我们确保实现“四翻番”、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未来五年,浙江将高标准构建支撑都市经济、海洋经济、开放经济、美丽经济发展的四大交通走廊。

  据郭剑彪介绍,通过都市经济走廊要增强四大省内枢纽城市的功能,包括枢纽城市之间、枢纽城市与其他城市之间的联系等;海洋经济走廊把中国沿海港口通过港口联盟信息化相连,在服务国家战略过程中带动自身经济发展;美丽经济走廊要形成一个对沿线老百姓收入有实际增加的民富走廊,真正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开放经济走廊主要包括“三港一平台”,即海港、陆港、空港和国家物流平台,使之充分发挥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

  按计划,浙江“十三五”期间将投资1万亿元用于交通综合交通建设,加快构建水陆空多元立体综合交通体系,加快打造省会杭州至各设区市高铁一小时交通圈和空中一小时交通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