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是中国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扶贫开发任务最重的省份之一。
为尽快改变贫困面貌,贵州在多年推进项目扶贫的基础上,探索实施以产业、教育、基础设施等为主的“六个到村到户”,围绕“扶谁的贫、谁来扶贫、怎么扶贫”,大力实施精准扶贫政策。
找准“穷根子”,开对“药方子”
玉屏县田坪镇政府的干部唐婧去年8月刚刚参加工作,便被派到了白果村驻村扶贫。新手上路,情况陌生,唐婧一时头大。
孰料前任驻村干部交给她一份民情档案和民情地图,“哪家哪户什么情况、位置在哪,详尽清楚。让我很快就知道哪些人需要帮助,应该怎么去帮助,工作开展起来得心应手。”唐婧说。
这民情档案和民情地图是玉屏县民情信息电子管理系统的一部分,在这些电子档案里,每家每户房子多大、收入多少等30多项信息一目了然。
实施精准扶贫,首先要摸清贫困人口数量和情况。建档立卡,被列为去年贵州扶贫工作的“一号工程”。到目前为止,共计识别出一、二、三类贫困村9000个,贫困人口745万人。
“实行建档立卡的主要目的,就是精准识别贵州到底有多少个贫困户、贫困村,贫困的原因是什么,政府、社会如何确定帮扶措施等。”贵州省副省长刘远坤说。
建档立卡、找准“穷根子”是手段,在此基础上确定帮扶措施、开对“药方子”、引导农户脱贫致富才是目的。
玉屏县新店乡老寨村贫困户黄国迁搞了7年的板栗树苗,皆因技术管理不够而白费功夫。乡里干部根据档案中的帮扶需求,结合当地的基础设施条件,建议他改种蔬菜。
“去年我搞了3个蔬菜大棚,全部是县里的扶贫项目支持建起来的。”黄国迁脸上挂满了笑容,“政府每个大棚补贴2000元,并给贴息贷款3万元。一年下来纯收入就3万多元,今年就能脱掉贫困户的帽子了。”
干部铺好道,精准好“滴灌”
“为百姓做一件实事就添一颗星,星星越多,老百姓就越尊重你。”在黔西县太来乡方田村委办公室,墙上挂着的“创业导师团”星级评定公示栏里,贴满了红闪闪的五角星。
乡干部邵健承包了大多劳力外出打工、土地撂荒严重的谷井组,他虚心向老干部们请教,还经常关注农经类的网站,最终确定要带领群众种植紫薯。
邵健自掏腰包5000元购买了1万株苗,在农户杨光权的两亩撂荒地里试种,虽然欠缺经验,但两亩的紫薯产量还是达到了4000多公斤。邵健给村民们算了一笔账:紫薯按保底回收价每公斤4元算,毛收入可达16000元,除去买苗的5000元和肥料钱、工钱等一共8000元成本,一亩地可赚4000元钱,比种洋芋、苞谷划算多了。这笔账算得乡亲们心里热乎乎的,当即有七八户人家决定跟着种紫薯。
在摘掉“省级一类贫困乡”帽子不久的太来乡,这样的“创业导师团”每村都有一个。
为积极配合做好精准扶贫工作,贵州省委、省政府提出并落实了“一村一同步小康工作队,一户一脱贫致富责任人”的要求。
“如果说精准帮扶是‘滴灌’的话,干部驻村就是‘滴灌’的管道,管道铺设得好不好,能不能确实发挥效用,决定着扶贫效果。”贵州省扶贫办主任叶韬说。
扶贫有需求,群众说了算
在毕节市七星关区放珠镇邵家村小学的操场上,从教室搬来的课桌上摆着6个大碗,每个碗上分别贴着“水”、“电”、“路”、“讯”、“房”、“寨”的醒目图片。驻村干部给每位村民分发一颗苞谷籽,“你觉得制约你们村发展的基础设施是什么,你最急需解决的是什么,就把手里的苞谷籽投到那个碗里。”
像这种群众会,工作组去年在放珠镇召开了100余次。让群众自己做决策,确保扶贫工作对象精准、成因精准、问题精准和需求精准。
“不代村两委表态,不代群众决策,群众的事群众说了算,老百姓觉得自己最急需解决的制约生产生活的问题是什么,就想办法帮助他们解决。”七星关区委书记宫晓农对问需式精准扶贫的阐述很简单。
从输血到造血、从大水漫灌到精确滴灌,贵州在精准扶贫的道路上走得愈加笃定。
一系列“精准扶贫”措施效果显著:2014年,贵州省共投入中央和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42.1亿元,实施1.5万个到村项目。预计可全面实绩完成减贫170万人和11个贫困县159个贫困乡镇“减贫摘帽”的目标。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