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至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应邀对沙特、埃及和伊朗进行国事访问。就习近平新年首次外访为何选择中东三国这一热点时事,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特聘研究员贾秀东进行深入解读。
新年伊始中国最高领导人首次外访为何选择中东三国?
其实,对于上述中东国家来说,他们的问题是这样的:中国最高领导人怎么还不来访问?他们早就期待习近平早日成行。三国都十分重视对华关系,过去两年三国领导人也都访问了中国:沙特国王萨勒曼于2014年以王储身份对中国进行了历史性访问,埃及总统塞西2014年6月上台以来已访华两次,伊朗总统鲁哈尼2014年对中国进行了国事访问。沙特的“东向”战略把中国作为重要的合作拓展对象;埃及内阁专门设立部长级中国事务小组协调重要对华事项;伊朗在核问题获得突破性进展后面临着扩大对华合作的良好机遇。俗话说,“好饭不怕晚”。中国国家元首访问中东即将成行,三国期盼终于变成现实。
对于中国来说,习近平此次中东之行是进一步完善和夯实外交布局的关键一环。过去3年,习近平19次出访,足迹遍布五大洲,勾勒出清晰的全球战略布局。从重要区域板块构成看,西亚北非地区迄今是习近平元首外交行程的一个空白点。政治上,中东是中国“大周边”举足轻重的组成部分,构成中国的重要战略依托,对于中国整体外交布局有着独特意义。经济上,中东是中国最大的海外能源供应地,扩大向西开放战略的必由之地,“一带一路”的交汇处和关键节点。安全上,中东是国际反恐的“前线国家”,中国打击“三股势力”离不开中东国家的合作。中国进一步增加对中东外交的投入,把元首外访行程空白点变成新的发力点,是顺理成章的事。
习近平此行正值中国开启同阿拉伯国家关系60周年。60年来,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中阿全面合作、共同发展的战略合作关系取得长足发展。当前,中阿关系处于承前启后的历史性节点上。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双方都有意愿利用此访进一步密切协调合作,深化政治互信,促进互利合作,扩展人文交流,推动中阿战略伙伴关系取得更大发展。
习近平此次三国之行有何主要看点?
第一,如何为下一阶段中国与中东关系的发展定调。习近平此行虽驻足三国,但面向整个中东。日前,中国政府发表首份《中国对阿拉伯国家政策文件》,为习近平访问中东做舆论准备。可以预计,访问期间,习近平将利用演讲、会见等机会,进一步深入阐述中国对中东政策,介绍中国的发展观、安全观和义利观,描绘中国与中东国家发展关系的蓝图,回答外界对中国在中东地位和影响的质疑。
第二,如何推进中国与中东国家重点领域的务实合作。中国与中东国家都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发展战略的对接对双方都有必要性和紧迫性。《中国对阿拉伯国家政策文件》制定了双方在政治、经贸、社会发展、人文交流、和平与安全等五大领域的合作“路线图”。其中,在“一带一路”大框架下,以能源合作为主轴,以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贸投资便利化为两翼,以核能、航天、新能源三大高新技术领域为突破口,深化“1+2+3”合作格局,打造新的合作增长点,将是习近平此行的重头戏。在这一战略布局下,许多大的合作项目值得期待。
第三,如何妥善回应一系列地区热点问题。从整个中东看,该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民族、宗教、教派矛盾相互交织,各种利益盘根错节,持续动荡给地区和世界和平带来严重威胁。正如习近平所说,“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中国不能缺席。”中国作为一个在中东拥有重大政治、经济和安全利益、正在崛起中的发展中大国,正在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中东热点问题解决之道,重在劝和促谈。面对如此错综复杂的中东局面,中方如何纵横捭阖,为中东热点问题的降温,为中东诸多难题的破解,投入更多力量、贡献更多智慧,外界对此充满期待。(贾秀东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