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即时报
  • 新闻发布会
  • 民情在线
  • 浙江视界
  • 评论
  • 高层
  • 人事
  • 文娱
  • 论坛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际新闻 正文
新德里街头测肺结果惊人 近四成受测者肺功能受损
2016年01月19日 15:59:53 来源: 环球时报 周良臣

  近35%的新德里市民肺功能受损!这一最新调查数据令刚刚摆脱单双号限行的印度首都民众心头一紧。《印度斯坦时报》16日称,新德里市政府过去15天委托马拉纳医学院的专家和志愿者开展一项市民肺功能抽样测试,初期报告显示,接受测试的3019人中,1037人肺功能不同程度受损。这一测试被认为是市政府治理空气污染举措中的重要一环,旨在保持人们对空气污染问题的高度警觉。

  今年1月1日至15日,10辆带有检测仪器的面包车游走于新德里人员流动最密集的10个区域,医学专家及志愿者鼓励市民主动参与肺功能检测。《环球时报》记者观察,测试方法十分简单,受测试者只需对着仪器一吸一呼,检测值达90%意味着肺功能良好,80%说明功能一般,低于70%则被认为肺功能在某种程度上受损。

  这15天的检测结果令人震惊,超过1/3的接受测试者肺功能受损。医学专家称:“虽然不能完全认为肺功能受损一定与目前的空气污染有关,但其相关性显而易见。”在不同的受测区域,来自新德里哥卡普瑞的市民中有48.25%的受测试者肺功能受损,专家正在进一步研究为何此地情况最糟,“这里的民众流动性不像拉吉夫绍克或德里中心区那么大,他们的作息规律需要进一步分析”,马拉纳医学院社区医疗部主任桑迪拉说,“如果市民的肺功能受损,他们应该到医院就医或采用辅助呼吸工具,以免受损程度加剧”。

  新德里“街头测肺”的举措从实施伊始便得到市民的关注。记者这两天在《印度斯坦时报》的网络论坛上看到很多民众留言。名为“希瑞玛”的网友在这一措施推出首日就发言说:“看到街头人们为自己的肺功能受损而摇头实在令人沮丧,但不得不承认新德里有越来越多的人把原本买蔬菜、水果,享受生活的钱用来治疗肺结核了,不能说所有肺病都与空气变差有关,但人们再不能无视这一点了。”名为“斯里亚杰”的网友认为,政府的举措十分正确,能让市民更清醒地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有报道称,在德里中心行政区,受检测者大多是当时在岗的公务人员,他们来自全国各地,流动性大,他们肺功能出现问题是否说明印度空气污染问题不仅存在于首都?对“街头测肺”不屑一顾的网友认为:“新德里的官员们应该早就清楚问题的严重性,如果这么简单的街头措施就能验明一个人的肺功能,那么同样的设备为什么不安置到那些污染企业的排污管上?有太多的研究报告称新德里空气污染的最大‘贡献’来自于工业废气,市政府又何必靠验肺的举动吓唬市民,让他们少开车呢?”

  新德里市政府官员日前接受采访时表示,此次肺功能抽样测试是治理城市空气污染的配合措施之一,它将给一直听说“空气污染会影响健康”的市民一个最直观的证明。医学界将进一步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给出更细致的结论供市政决策部门参考。

  虽然为期半个月的新德里单双号限行使新德里的车流量有实质性减少,有数据也显示同期PM2.5数值下降15%,但市民对首都空气质量的直观感受并没有转好,甚至有不少市民觉得空气污染更严重了。气象专家解释说,这是因为每年1月是新德里气象条件最不利于空气流动的季节,仅靠限行措施不足以整体上改变空气清洁度。

  面对“未见起色”的首都空气,新德里市民自觉采取“应急措施”,比如老人和儿童尽量不在户外活动,上班族纷纷戴上口罩,有条件的家庭开始集中购买空气净化器。新德里首席部长凯杰里瓦尔也在限行令结束后呼吁市民,尽量保持单双号驾车出行的习惯,“市民们在过去15天里能够积极配合限行规定,这不是因为2000卢比(约合200元人民币)的罚款,而是新德里人真正意识到应该为治理空气污染做点什么”。【环球时报驻印度特约记者 周良臣】

标签: 肺功能|空气污染 责任编辑: 陈斌
分享到:
新华视点:十大关键词透视改革2014

新华视点:十大关键词透视改革2014

每日关注
  • 大连海域出现“海浩”景观 海面如锅冒热气
  • 快递春节不打烊 人手不够恐延迟
  • 清华教学门户网站遭黑客攻击
  • 沃尔玛全球将关闭269家门店 中国将再开店115家
  • 看到朋友圈谣言 仅22.9%受访者每次都主动辟谣
相关阅读
  • 空气污染严重 罗马本周实施单双号
  • 河南遭遇今年最严重空气污染 郑州百余航班取消
  • 北京市首次启动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
  • PM2.5平均220以上 印度首都拟严惩烧垃圾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