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开年首访中东系列观察之四
贺文萍 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所研究员
2016年元旦习近平主席发表的新年贺词中曾明确说,“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中国不能缺席”。当国人以及世界还在细细品味这句话的含义时,习主席的2016年开局之旅已经扬帆启程,开始其任内访问沙特、埃及和伊朗的首次中东之行。而且这次访问是在近期沙特与伊朗矛盾激化、美国欧盟联合国等对伊朗制裁取消以及叙利亚战事正酣的背景下进行的,因此更具有了特殊的意义,也自然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连接欧亚非三大洲的中东地区不仅战略地位重要,资源丰富,而且近年来处于政治重构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该地区国家政局和国家间关系也错综复杂。长期以来,美国和欧盟是该地区局势影响力最大的域外大国和国际力量。近年来,随着俄罗斯深度卷入叙利亚内战以及高调军事打击伊斯兰国,普京总统领导下的俄罗斯也开始阔步从军事层面重返中东。比较而言,中国虽是参与中东地区事务的一个后来者,但因其一直以来秉承的中立、客观和不偏不倚的外交政策,以及对中东经济发展、冲突地区重建以及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的积极贡献,中国在中东事务中也并未处于“缺席”和“缺位”的状态。而且近年来中国的中东和平外交越来越呈现出“奋发有为”的积极进取姿态。
比如对中东地区矛盾最根本问题之一的巴以冲突,中国政府在2013年5月分别邀请巴勒斯坦国总统阿巴斯和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访华。习近平主席不仅分别会见了巴以双方领导人,亲自做“促谈与说和”的工作,而且提出了中方关于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四点主张,包括:坚持巴勒斯坦独立建国、巴以两国和平共处这一正确方向;将谈判作为实现巴以和平的唯一途径;坚持“土地换和平”等原则不动摇;国际社会应该为推进和平进程提供重要保障。今年1月13日,中国政府首次发布的《中国对阿拉伯国家政策文件》中也明确重申了上述四点主张,明确指出“中国支持中东和平进程,支持建立以1967年边界为基础、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享有完全主权的独立的巴勒斯坦国”。
另外,对持续四年多的叙利亚冲突,中国近年来不仅以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身份在联合国以及联合国主导的有关叙利亚问题的多边谈判中积极推动叙利亚问题的政治解决进程,而且在不久前分别邀请叙利亚政府副总理和最大的反对派组织“叙利亚全国联盟”主席访华,推动双边落实去年底联合国一致通过的叙利亚和平政治过渡路线图决议。
中国“不缺席”的中东和平外交还体现在用“一带一路”倡议的抓手来推动该地区的经济发展。连接欧亚非三大洲的中东地区不仅创造了“古丝绸之路”的商业繁荣,而且也是新时期横贯亚欧的“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交汇地带,对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相关区域国家项目的对接以及实现我国“十三五”规划提出的“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均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此次习主席访问的中东三国对“一带一路”倡议均持热烈欢迎态度,三国不仅均为亚投行创始成员国,而且还把自身发展战略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对接视为本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历史机遇。如埃及政府近期已启动“苏伊士运河走廊经济带”的开发计划,将把绵延190公里的运河沿岸建设成为全球性的经济区域,作为沟通亚非和对接“一带一路”倡议的桥梁。沙特也在2016年开始实施其新的“五年计划”,力促实现经济多元化。伊朗在有关核问题的制裁被取消后,更将迎来经济发展的空前机遇。
总之,不管在历史维度和现实经纬中,中东地区国家间围绕地缘政治和社会宗教等有多少的爱恨情仇,但“发展经济”、“和平对话”以及“和谐共处”永远是不变的主题和追求。而中国愿意也有能力在推动中东国家这一诉求的过程中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 “中东时间”开启中国外交新亮点
- 习近平中东三国行:和平之旅合作之旅文明互鉴之旅
- 新华社评论员:引领新常态 发力供给侧——一论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重要讲话
- 习近平开年首访夯实中东“朋友圈”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