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习近平主席访问中东沙特、埃及和伊朗,中国和中东国家关系又成为了舆论关注的焦点。中国和中东关系的基础在能源,但是双方都力图扩展合作领域,深化彼此关系。与此同时,中国也需要进一步调整在中东能源领域的投资与合作,更好的保护好自己的海外利益。
能源合作,对于中国和中东关系来说至关重要。自1993年中国由石油出口国转为石油进口大国,进口量也逐年攀升。1996年中国成为了原有净进口国,对于海外石油的依赖也不断加深。2014年,中国海外原油进口十大来源国中,中东国家占据着重要地位,沙特、伊朗、伊拉克、阿曼等中东国家都“榜上有名”。尽管中国一直力图在能源进口格局上推行“多来源化”,但是无需赘言,维系与中东国家的能源和友好关系,对于中国的能源安全至关重要。
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也涉及到了海外能源领域。截止2012年底,中国海外石油企业并购投资已经达到了1318亿美元。而近些年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后,中国企业在海外能源领域的投资进一步增加,2013年我国海外石油企业的并购交易300亿美元,2014年52亿美元,估计我国石油企业海外直接投资累计已经高达1800亿美元左右。中国石油企业在海外的油气直接投资和并购以及外汇贷款换石油,获得了巨大的油气股权和份额权益,为保障国内石油供给和需求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为国内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提供了能源保障支持。
中国公司海外“投资热”的高涨,主要源于中国国内迅速增长的能源需求。最近几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较快,每年石油消费增加量在2200万吨以上,五年进口增加1.1亿吨,2014年石油进口3亿多吨,进口依赖度虽然有所下降,这是在国内原油几乎不出口的情况下实现的。预计到2020年,中国的石油进口规模将达到4.2亿吨左右,到2030年石油进口6亿吨左右。国内石油产量2020年为2.2亿吨,2030年2.3亿吨,合计的石油需求8.3亿吨左右,比目前多3亿吨。
与此同时,过去十年全球石油供给增加了39270万吨,年增加3900万吨,但未来10-15年是否能够如此大规模增加很难确定。而且,石油产区往往位于政治、文化和社会关系极端复杂的中东地区,任何小规模的动荡将很可能会导致油价的剧烈波动。我国企业能够进行直接投资,有利于保障全球的石油供应,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保障国内的石油需求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当前中国正在利用“一带一路”契机,通过与中东国家双边和多边合作,全面提升中国与中东国家的合作内涵,包括中国-埃及的“新苏伊士运河”项目、“新首都项目”,中国-海湾国家的“中国-海湾自贸区”谈判和中国-伊朗的基建项目,都是中国试图将中国-中东合作“多样化”的表现。与此同时,中国也期望利用“亚投行”等多边机制进行资本运作,帮助中国海外项目和当地建设。在政治上,中国也更加重视与中东国家的关系,频繁的高层互访以及多层次的政治、经济、教育和人文沟通机制也是保证中国中东关系未来良性互动的重要基石。
中东地区有着丰富的能源和重要的战略地位,中国和中东关系仍然将进一步深化和加强。(王晋)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