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四川省“两会”现场,14名省政协委员联名写信给教育部部长,建议修改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增设儿科专业。
话题
四川省两会期间,华西都市报连续报道的“儿科医生荒”现状,引起了省政协委员们的热议。
1月26日,在政协医卫和福利保障讨论小组,省政协委员们拿出了行动:一封《致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的信》在委员们手中流转,14位省政协委员联合签名请求教育部恢复本科专业目录中的儿科专业,希望通过高等教育,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儿科医生人力资源。
行动
“儿科医生荒”亟待破解14名省政协委员联名致信教育部
“尊敬的袁贵仁部长:我们是四川省政协委员,分在医卫和福利保障讨论小组,今天,我们四川医疗界和医学教育界14位委员联名给您写信,请求教育部恢复本科专业目录中的儿科专业……”
1月26日下午,在省政协医卫和福利保障讨论小组上,省政协委员丁二中率先在致教育部长的信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字有点草,看不清楚,他又在名字的下面用 正楷字写下“丁二中”的字样,坐在他旁边的省政协委员侯军也毫不犹豫地签下名字。很快,这张纸上聚集了省卫计委巡视员颜丙约、民政厅厅长黄明全、广安市卫 计委副主任张君、攀枝花市人社局局长刘忠杰、著名中医张勇、成都中医药大学副书记傅春华等省政协委员们的名字。
“这个信是我们的心声,一定要 呼吁教育部尽快解决这个问题。”张君说,儿科医生紧缺在成都之外的市州和基层更加明显。据她介绍,我省在成都之外的市州和县城,都没有专科儿童医院。儿科 医生主要集中在妇幼保健院里,由于人手缺,有的县只有一到两个儿科医生,基层“儿科医生荒”更加明显。
由于儿科在综合性医院里收入较低,且往往难受重视,这也让儿科难以留住优秀的人才。
“由于妇幼保健院的分配机制更趋于呆板,儿科医生的待遇更差,流失率更高。”张君说,正是受人才和机制的制约,地方上发展得比较好的妇幼保健院数量非常有限,为了迎接全面二孩政策的落地,解决“儿科医生荒”建议提上议事日程。
全国政协委员罗良娟:将带上这份提案进京
26日,全国政协委员、省人社厅副厅长罗良娟也在关注这个话题,她表示,将会把“儿科医生荒”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建议形成提案带到北京,在全国两会期间再次呼吁。
故事
一个儿科女医生的心声:为了孩子喝口奶,医院附近租房住
“儿科医生很辛苦。”在接受采访时,成都第一人民医院儿科住院医师廖欣直言不讳:“现在只有靠职业精神撑着。”
去年11月,刚休完产假的廖欣,就立即返回了工作岗位。
“每天必须在8点前到单位,一天至少管14个病人,上班后查房修改医嘱,过程中还不停有新病人送来。”廖欣说,她早已习惯了每天“战斗般”的工作节奏, 然而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挤出时间给孩子喂奶成了她最大的困扰。由于经常加班到晚上七八点,等赶回家时,孩子已经喝了奶粉睡了。廖欣不忍心孩子这么小就 只吃奶粉,她只好在医院附近租了套房,将母亲和孩子安置在出租屋。
每天中午,廖欣的母亲估摸着她到了午休时间,赶紧抱着孩子来医院吃奶,廖欣 常常来不及换下白大褂,饿着肚子就开始喂奶。廖欣说,当了母亲后,她一方面更能了解患儿家长的心情;另一方面也觉得对不起自己的孩子。尤其是自己的工作强 度高,待遇又一般,丈夫曾几次劝她换工作。
现状
全国医科院校儿科系停止招生已16年
在14名省政协委员的联名信中,华西都市报记者了解到:我国“儿科医生荒”并不只是四川存在,甚至全国都一样。
委员们引用的《2015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公布数据显示,近5年来,我国儿科医生总数从10.5万下降到10万,平均每1000名儿童只有0.43位 儿科医生,与全国平均每千人配备2.06名医师水平相比相去甚远。有人测算过,几年前,我国的儿科医生缺口就是20万。未来,全面落实二孩政策后,社会上 儿科医生的缺口将会越来越大。
“社会需求量大,而儿科医生人才供给量不够,会对全国二孩政策的全面落实带来一定的阻碍。”省政协委员、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赵聪对此十分担忧。
对于“儿科医生荒”的原因,委员们一致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从1999年起,国内大多数医学院校停止招收儿科本科专业,目前全国仅有少数几家医学院校在招收儿科专业本科生。全国医科院校儿科系从1999年停止招生至今16年,其间,我国儿科医生仅仅增加了5000名。
二是,由于儿科医生工作压力大,收入低等原因,导致愿意从事儿科专业的医学生越来越少。
三是,儿科医生数量增长缓慢,特别是在国家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社会对儿科医生的需求量猛增。
“这三方面原因叠加起来,加剧了中国‘儿科医生荒’的问题。”赵聪说。
追问
医学院为何无儿科专业?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中没有儿科
省政协委员、川北医学院党委书记李成军说,去年,他们学院接到了国家卫计委打来的电话,请他们申报医学专业。在申报新专业时,他们新增了儿科专业。目前,还没有收到批复通知。
李成军说,学院满足市场的需求,开设儿科专业是件简单的事情,但面临一个制度上的瓶颈:国家教育部的专业目录里没有儿科。
“如果我们开设了儿科,颁发毕业证时,上面写临床专业还是儿科专业呢?”李成军说,这个问题很关键。如果写成临床专业,学生找工作体现不了儿科的专业背 景;如果写成儿科专业,又面临国家是否承认学历的问题。除此之外,公立医院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考设置条件时,人社部门会要求严格根据教育部的目录来,这会 导致儿科学生无法进入公开招考的范畴。因此,李成军认为,更改教育部的专业目录变得很有必要。华西都市报记者席秦岭罗琴
致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的一封信
尊敬的袁贵仁部长:
我们是四川省政协委员,分在医卫和福利保障讨论小组,今天,我们代表四川医疗界和医学教育界给您写信,请求教育部恢复专业目录中的(本科)儿科专业。
我们为您陈述恢复这个专业的理由:现在,儿科医生荒已经蔓延到了全国。
从1999年起,国内大多数医学院校停止招收儿科专业,目前全国仅有重庆医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新华医院、河南新乡医学院、山西医科大学、南华大学儿科学院等少数几家医学院校招收儿科专业本科生。
全国医科院校儿科系从1999年停止招生至今16年,我国儿科医生仅仅增加了5000名。
一方面,儿科医生数量增长缓慢,另一方面,国家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社会对儿科医生的需求量猛增。
事实上,由于儿科医生工作压力大,收入低等原因,导致愿意从事儿科专业的医学生越来越少。
以上三方面原因叠加起来,加剧了中国儿科医生荒的问题。
《2015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公布数据显示,近5年来,我国儿科医生总数从10.5万下降到10万,平均每1000名儿童只有0.43位儿科医生,与 全国平均每千人配备2.06名医师水平相比相去甚远。有人测算过,几年前,我国的儿科医生缺口就是20万。未来,全面落实二孩政策后,社会上儿科医生的缺 口将会越来越大。
社会需求量大,而儿科医生人才供给量不够,会对全国二孩政策的全面落实带来一定的阻碍。
为了落实好国家的全面二 孩政策,为了维护社会孩子就医的正常秩序,为了给孩子们提供一个更好的就医环境,为了让孩子们看病不再因为缺少医生而艰难,为了祖国的未来与明天,我们联 合给您写信,请求教育部恢复(本科)专业目录中的儿科专业,增大人才培养力度,充实儿科医生的队伍,缓解儿科医生荒的社会问题。
此致敬礼!四川省政协委员2016年1月26日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