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太原1月31日电(记者梁晓飞、齐雷杰)入冬以来,寒流频袭,华北地区采暖用气需求大幅增加。1月28日,中石油天然气资源供应短缺启动红色预警,对华北地区实行区域限气,每日压减3000万方。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四省市采取措施,力保居民用气。
供气管网覆盖山西近百县区的山西国新能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表示,公司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基本保障民生用气、采暖用气、公共交通用气的连续、不中断。
同时,北京、河北等地纷纷启动天然气保供应Ⅱ级应急预案:暂停各工业用气企业生产用气;市区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商场超市、写字楼、文体娱乐场所等公共建筑实施限量供气措施,燃气供热公共建筑室内采暖温度不得超过14摄氏度;燃气供热企业低温运行。
1月31日,记者采访山西、河北等地多名市民,他们表示目前家中做饭、烧水等都能正常进行,并未受限气影响。有居民表示,有时感觉燃气灶气压不足,火焰颜色偏红,不知是否与限供有关,但满足日常生活需求没有问题。
记者从北京市市政市容委了解到,自29日零时起启动的天然气供应应急措施没有对居民生活用气产生较大影响。石家庄新奥燃气公司表示,公司已经组织了三天的LNG资源,补上了缺口,限气不会对石家庄市居民生活用气产生太大影响。太原煤气公司官网显示,连日来“煤气、天然气供应正常,可满足各类用户需求”。
今冬供热季,北京市已有两次“限量保供”措施。此前,受中石油进口液化天然气运输船暂时无法卸货影响,2015年12月26日起,北京已实施过一次临时限气。北京市市政市容委主任孙新军用“紧平衡、缺弹性、牵一发、动全身”来形容当前天然气供应形势。
华北地区持续四天限气,是否意味“气荒”重现?业内专家认为,天然气“限量保供”,只是对供气预警机制的正常响应,当前我国天然气供应整体处于过剩状态。
相比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等地天然气供应形势较为平稳。业内人士分析,由于治理雾霾、煤改气等力度较大,北京使用燃气锅炉的居民较多;山西等地煤炭供应充足,城市集中供暖覆盖率较高,民用燃气锅炉需求较少,影响并不明显。
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副所长王海博表示,2000年至2013年,全国天然气消费量从245亿方增至1705亿方,年均增速高达16.1%。但2014年以来,天然气消费增速开始下滑,2015年前9月,累计增速仅为2.5%。
在资源整体过剩的背景下,天然气供应仍然出现区域性、临时性紧缺,突显我国天然气供需结构不合理。1月份以来,全国大面积遭受“超级寒潮”,气温骤降,天然气需求大幅增加。山西最高日用气量突破1600万方,北京更是创下1.09亿方的用气量新高。市场需求的短期暴增,对当前天然气管网供气能力、地下储气能力,提出严峻考验。
业内人士建议,进一步推进天然气价格和产业链的市场化改革,完善季节性差价、峰谷差价、可中断气价以及储气价实施办法,构建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和市场体系。(参与采写记者关桂峰、方问禹)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