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即时报
  • 新闻发布会
  • 民情在线
  • 浙江视界
  • 评论
  • 高层
  • 人事
  • 文娱
  • 论坛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时政 正文
在引力波时代刷出中国色彩
2016年02月13日 16:06:28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人类在探索科学的路上,总是荆棘不断,惊喜不断。这是一个将被历史铭记的时刻:北京时间2月11日23时30分,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携加州理工、麻省理工和LIGO科学合作组织(LSC)的专家向全世界宣布,美国的LIGO(激光干涉引力波观测站)首次直接探测到了引力波。

  这些年,我们对引力波的假想与猜测并不少:比如科幻小说《三体》中,罗辑从三体人那里为人类“敲诈”来了一大神器——引力波天线,从而暂时拯救了几乎快要被灭族的人类。又比如电影《星际穿越》中,Cooper甚至通过引力波穿越时间和空间,给女儿Murph传递了信息。

  一百多年前,爱因斯坦预测了引力波,但他的计算结果显示出引力波极其微弱,以至于认为这几乎不可能被探测到。一百多年后,引力波成功被人类“捕捉”,它将帮助我们验证1916年爱因斯坦提出的广义相对论,时空扭曲、多维空间、大爆炸理论,或将被证实或证伪。找到引力波就意味着打开了全新的宇宙观察视野,天文学在21世纪进入“引力波天文学时代”。

  有人说,引力波让人类可以聆听日月星辰的声音。日月其行,星汉灿烂,我们从何处来、又朝往哪里去?科学与哲学的迷思,都会在这“第六感”的支点处,撬开一个更辽阔而清晰的答案出来。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这是一段全新的征程。宇宙中的“时空涟漪”,光速传播的时空波动……它在刷爆科学家们的朋友圈的同时,亦让普通人对未知世界充满遐思与感慨。

  当人类科研向前迈越的时候,谁迈出的第一步,或许并不是特别重要,但对于中国的科研与创新体系来说,在前沿领域、尖端学术中占有一席之地,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经之路。

  我们当然无须妄自菲薄。长达3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给科技创新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不久前,世界顶级学术期刊出版公司——自然出版集团,用中英文两种语言面向全球发布《转型中的中国科研》白皮书。白皮书评价说:“与其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相称的是,中国现在的研发投入和科研产出均居于世界第二位。”列举了如下数据:中国2014年的研发投入约1.33万亿元人民币,仅次于美国。中国SCI(科学引文索引)论文数量在2014年达到24.5万篇,居世界第二。此外,中国还是自然指数(Nature Index)在全球的第二大贡献国,显示了高水平的科研实力。2014年,中国国内发明专利申请受理量达92.8万件,连续第四年世界第一。在这些抽象的数字之外,还有可感可知的载人航天、探月工程、高铁输出、大飞机下线……及至屠呦呦获诺贝尔奖,皆是中国科技影响力的明证。

  我们当然也不能无视短板与不足。2015年,中国科协发布的第三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报告(2013)显示,超过7成的科技工作者认为我国科学家的科研能力落后于发达国家同行。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比例高于2008年调查结果(65.4%)。而69.6%的科研人员认为队伍中不安心做科研的情况比较严重或非常严重,这一比例也高于2008年调查结果(62.0%)。能与业界感受相互印证的,是下面两组数据:一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在2015年进行的调查显示,中国居民中只有6.2%的人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远低于一些发达国家的水平。二是彭博社送出的2016年创新指数榜单显示,韩国、德国、瑞典、日本、瑞士位列前五,而美国排在第八位,中国是第二十二。于是,大到机器人技术,小到一只普通圆珠笔笔芯前段的碳化钨球珠……中国制造只能在相关领域的科研掣肘中一败数十年。

  落后就要挨打,科研概莫能外。因此,在美国的LIGO计划开始之后,欧洲也开始进行引力波探测计划;日本开始建造大型的KAGRA引力波探测器;前些年,印度也开始加入了引力波探测的行列;而在中国,“天琴计划”也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着。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不过一个老理:核心技术、关键专利,从科研到产品,从研发到制造——受制于人、落后于人,就只能仰人鼻息、拾人牙慧。

  中国梦是柴米油盐的梦,亦是上天入地的梦。青年,有幸生于如斯的时代,当有不负时代的使命与光荣。在广袤的农村,在繁盛的城市,乃至在浩渺无垠的宇宙空间……年轻的梦想落地生根,创造奇迹的机会逢春发生。在引力波时代,中国青年的存在感,需要在科研创新的舞台,刷出中国的色彩来。

  (中国青年网特约评论员邓海建)

标签: 责任编辑: 施菲菲
分享到:
新华视点:十大关键词透视改革2014

新华视点:十大关键词透视改革2014

每日关注
  • 2015年我国就业形势整体平稳
  • 系列报道:中国城市的经济涅槃
  • 一次性补缴:让农村老人老有所养
  • 人社部:延迟退休政策仍在研究 会适时征求意见
  • 节后团费“探底”价跌三五成 市民错峰游
相关阅读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