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即时报
  • 新闻发布会
  • 民情在线
  • 浙江视界
  • 评论
  • 高层
  • 人事
  • 文娱
  • 论坛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财经 正文
崔天凯:繁荣的中国造福世界
2016年02月19日 17:47:09 来源: 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高伟东

  美国《华尔街日报》发表中国驻美大使署名文章——

  繁荣的中国造福世界

  经济日报华盛顿电(记者 高伟东)中国驻美国大使崔天凯2月16日在美国《华尔街日报》发表题为《繁荣的中国造福世界》的署名文章。崔天凯大使在文章中指出,全球经济2016年开局不利:股市持续下行,新兴市场货币动荡,油价跌至10年新低。令人遗憾的是,中国常常毫无理由地被当作此轮全球市场动荡的“替罪羊”。了解市场动荡背后的事实十分重要,以下四个方面值得关注。

  第一,中国经济仍保持较快增长,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09年至201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8.7%,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达30%,而同期全球经济平均增速仅2%。2015年,中国GDP增速为6.9%,依旧是全球经济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达25%。中国的中产阶级规模迅速扩大,他们成为消费的动力。根据瑞士信贷最新《全球财富报告》,中国的中产阶级人数已达1.09亿,超过美国的9200万人。波士顿咨询公司新近研究显示,中国私人财富总量在亚洲居首,在全球位列第二,仅次于美国。面对不断增长的需求,很多外国公司都在谋划扩大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不久前,星巴克集团宣布未来5年将在中国新设2500家分店,平均每年增加500家。

  第二,一些人对中国股市波动表示担忧。当然,股指在今年1月份下降20%,引发担忧可以理解,中国股市管理也确有需要进一步完善的空间。但从长期看,去年8月以来的中国股市动荡并不会对中国实体经济造成损害。中国股市尚处于发展过程中,市值仅占GDP的30%,远低于美国的100%。近期,媒体也很关注人民币贬值。不少报道认为,中国政府试图通过人民币贬值来刺激出口。这是错误的。人民币贬值受到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影响,但更主要的原因是中国政府去年启动了新一轮汇率机制改革,旨在根据国际标准建立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更具弹性的汇率机制,从而让市场对人民币汇率发挥决定性作用,这与刺激出口无关。改革已见成效。近期,人民币对美元出现快速升值,对一篮子货币汇率走高,表明人民币已进入有升有降的双向波动轨道。美国前财长劳伦斯·萨默斯去年11月在《华盛顿邮报》刊文称,一方面要求中国推进金融自由化改革,让市场发挥更大作用;另一方面又期待人民币持续升值,这不符合逻辑。

  第三,中国对大宗商品的需求依然旺盛。2015年1月至11月,中国进口粮食1.12亿吨,比2014年多27.3%。中国是美国农产品的主要买家,进口了美国25%的大豆和40%的棉花。2015年全年,中国原油进口量增加8.8%。国际油价走低主要缘于传统石油供给国与新兴页岩油生产国为争夺国际市场份额竞相提高石油产量。对伊朗石油出口解除制裁也进一步加剧了油价下行压力。

  最后,结构改革将给中国经济带来更为光明的前景,为全球经济提供更多机会。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推出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对防止全球经济深度衰退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产能过剩和结构失衡,成为当前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重要原因之一。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决定实施结构改革,重点发展创新驱动型和消费驱动型经济,并在“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五大发展理念。当然,结构改革绝非易事,甚至伴随各种风险,但中国领导人决心将改革进行到底。全球经济结构改革刻不容缓,而事实上中国已成为改革的先锋,理应得到国际社会的喝彩和支持。

  崔天凯大使在文章中强调,一个繁荣的中国使世界受益。作为今年二十国集团主席国,中国将与其他国家一道,汇集全球智慧,加强国际经济合作,完善全球经济治理,共同推动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美两国将在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标签: 中国经济 责任编辑: 陈斌
分享到:
新华视点:十大关键词透视改革2014

新华视点:十大关键词透视改革2014

每日关注
  • 男子失联一周现身救助站自称失忆 懂英文和化学公式
  • 故宫乾清宫再丢“骑凤仙人” 回应称将定制补配
  • 著名艺术家阎肃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
  • 南宁火车站2000多件失物无人领 导致仓库爆满
  • CPI阶段新高难改全年物价走势 PPI跌幅有望继续收窄
相关阅读
  • 银行家开年看经济:“在谨慎中闻到一丝复苏的味道”
  • 中国经济迎"开春":欧美观察家呼吁抓住中国经济"暖风"
  • 迎接春天,暖色何在?——从首月数据看中国经济新开局
  • “拖累世界经济”论,可休矣(评论员观察)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