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即时报
  • 新闻发布会
  • 民情在线
  • 浙江视界
  • 评论
  • 高层
  • 人事
  • 文娱
  • 论坛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正文
熊思东委员:儿科医生成“苦差” 培养应超前谋划长期育才
2016年03月04日 17:46:58 来源: 人民网

  刘巍巍

  “国内儿科医生缺口一直很大,加大对儿科医生的培养已成为当务之急。”作为医卫界别的全国政协委员,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对儿科医生缺口忧心忡忡。在他看来,只有通过系统性的规划和顶层设计,超前规划儿科医生培养,才能堵住这一缺口。

  谈及眼下国内儿科医生紧缺原因,熊思东分析认为:“全国无论大小城市都面临儿科医生短缺难题,这是体制和机制的问题。收入低、压力大、风险高,是造成儿科医生匮乏的主要原因。现在一个孩子生病,通常有四五个家长陪着,当这么多双眼睛盯着一个儿科医生的时候,任何细微的差错都会被无限放大。儿童疾病变幻莫测,在几小时甚至几分钟内病情就可能发生急剧变化,治疗风险特别大。再加上部分家长对医生的不理解、不认同,导致儿科医生的压力非常大,医学院校毕业生也因此不愿当儿科医生。”

  针对这一问题,目前国内很多医院着手建设“儿科医联体”,即通过一家专业的儿科医院来带动多家综合性医院的儿科部门,例如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就对相应综合性医院中儿科专业比较弱的部门进行了覆盖支持。熊思东认为,“儿科医联体”建设是一条可行之路,建议在更大范围内推广。

  更为治本的办法,则是通过系统性的规划和顶层设计,超前谋划好儿科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医生的培养不同于其他行业,其专业化、行业化决定了其不能像其他行业那样可以跨行业吸收,必须主要依靠医学院校专门培养,且培养一个医生的周期很长,至少需要8年。我认为,对培养医疗卫生人才的数量应该制定一个长期规划,提前筹谋、提前实施。”熊思东说。

  熊思东说,对儿科医生的评价标准也应有所转变,更倡导儿科的公益性而非经济效益。各类保险则应对儿科医生和儿科疾病给予更多支持,这样才能让儿科医生这个原来没人愿意干的苦差事,吸引更多人才加入。

标签: 责任编辑: 程永高
分享到:
新华视点:十大关键词透视改革2014

新华视点:十大关键词透视改革2014

每日关注
  • 李稻葵:相信房价会稳定下来 甚至还会有下降
  • 福建发布“互联网+”行动方案 确定15个重点领域
  • 政协委员热议注册制改革 建议先柜台交易再上市
  • 全国政协委员李灿:“十三五”期间环境生态更为重要
  • 北京“三公”经费降低16.4% 接待费最多降近7成
相关阅读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