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打好扶贫攻坚战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愈加紧迫。一些学者认为,发展生态农业是生态文明的基础,而扶贫攻坚工程则是发展生态农业的突破口,将发展生态农业与扶贫攻坚工程结合起来的“生态扶贫”是实现扶贫与生态双赢的举措。3月2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李蓝等学者在京发布生态农业调研成果,呼吁加大对生态扶贫的政策扶持力度。
实现扶贫与生态双赢
“为国家贡献了70%以上粮食的800个种粮大县中有110多个是贫困县。如何让种地农民的劳动有合理回报?如何将扶贫与产业结合起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蒋高明如是发问。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是他给出的答案。
蒋高明分析说,我国贫困人口集中分布的地区,恰好是生态环境质量较高的地区,那里远离工业污染,适合发展优质农产品。如果农产品优质优价,单位土地面积的经济附加值就会大幅度提升。他算了一笔账,如果有1亿个城市家庭每年消费3万元的优质农产品,即可带动1亿个农村家庭从事生态农业生产。“这有利于农民脱贫致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先富带后富’。”
根据李蓝的调研,为了避免重复发达地区边发展边污染、高速发展严重污染的发展模式,贵州、云南和广西等地先后提出了生态扶贫的新思路,把“生态保护+产业发展”作为扶贫的新模式和新方向。在这种扶贫观念的指引下,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生态保护与扶贫开发的良性互动,开发与保护并重,在保护生态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生态。从而改变了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环境,使贫困地区在保住青山绿水的同时,还实现了产业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
瓶颈不在生产在市场
近年来,我国生态农业蓬勃发展,其中不乏生产型“造血”式的生态扶贫项目。但总体看,生态产品“叫好不叫座”,销售不畅。
“血是造出来了,但血管不畅出现了血栓。由于解决不了销售问题,生态扶贫这个‘新生儿’,始终没有成长起来。”中国社会科学院食品安全课题组的调研报告分析称,生态产品销售不畅的原因之一是价格过高,消费者不愿接受;更重要的原因则是社会信任度低,消费者对产品难辨真假,不敢购买。
事实上,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消费者特别是大中城市消费者对生态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要“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
报告认为,生产型扶贫特别是生态项目扶贫,其瓶颈与难点不在农村在城市,不在生产在市场。如何解决“生产者想卖卖不出去,消费者想买却不敢买”的难题,如何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积极性对接起来,实现共赢,是生态扶贫成功的关键。生态扶贫的工作重心,应当作出相应调整,将突破口从生产转向销售。
报告建议将近年来社区支持农业的经验应用于生态扶贫,充分发挥各级党政工团妇、民主党派、行业协会、基层社区与社会组织的作用,动员引导广大城市消费者特别是党政机关、国企事业单位职工,有条件的社区居民,与有条件的贫困地区生产者自主建立帮扶关系,以购买生态产品的方式参与、支持国家脱贫攻坚工程。
为解决食品安全的信任问题,李蓝建议,可为生态扶贫地区的生态产品提供有国家信誉保证的“生态产品认证书”,为生态产品顺利走向城镇和市场“贴标签”、“开绿灯”。
生态扶贫切忌“一刀切”
值得注意的是,生态扶贫并不是扶贫工作的全部,只能在适宜的地区与人群中开展。即便是有条件,也应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扬长避短,制定适合当地的生态扶贫方案,确定扶贫对象与项目。不能“一刀切”,不能一个模式。不具备条件者,不可盲目攀比跟风,切忌一哄而起。李蓝认为,应以精准扶贫思路为指导,在全国精心布点选点,关注少数民族地区和西北干旱地区,给予一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培育一批生态扶贫试点区和示范区。
在谈及如何加大对生态扶贫的政策支持力度时,蒋高明表示,当前国家的农业政策大多以保数量为主,对高端的优质农产品产业的补贴较少。他建议,政府应采取相应政策措施,利用中央涉农补贴、各项扶贫资金和环保资金,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如果市场前景看好,优质劳动力会进入生态农业领域,粮食生产潜力会进一步释放。”
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 毛莉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