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即时报
  • 新闻发布会
  • 民情在线
  • 浙江视界
  • 评论
  • 高层
  • 人事
  • 文娱
  • 论坛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高考一张卷到底好不好?代表委员:这不是最关键问题
2016年03月15日 09:10:24 来源: 央广网 纪俨玲 王楷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高考,一直是全国两会上的热门话题。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有代表委员呼吁,出于公平考虑,应尽快恢复全国统一命题,把高考当作“一盘棋”考虑,也就是咱们俗称的“高考一张卷”。

  这个话题,网友们早就展开了热烈讨论,支持者“力挺”全国一张卷,认为这样是“一碗水端平”,又可以给学生“减负”,还能节约人力、物力、财力成本,何乐而不为呢?也有人提出,各地情况不同,应该“因地制宜”;答题一张卷,招生计划不变意义不大。究竟,“全国高考一张卷”,好不好?

  提问:“高考一张卷,到底好不好”?

  “如果是全国一张卷的话,就不会有难题怪题。江苏每年都有二三十分的压轴题,像我们一般的学生只能靠‘蒙’,这样分数差距就特别大……”

  杭晨是江苏的一名高三学生,她旗帜鲜明地支持“一张卷”。江西高中老师郑瑶,也给出了“赞同”的答复:“统一的话会有利于公平选拔,但是后续要有更多的跟进才行。”

  吉林的高中生小吴担心,如果一张卷,分数和难度会被一些省份拉高:“我很害怕在我们高考期间可能会提高录取分数线,这无形会给施加很大压力。”

  而天津某高中的王老师却认为“影响不大”:“全国卷也好,自主命题也好,只要招生计划数不变,对考生就没有影响。”

  那么,代表委员们怎么看这个问题?全国人大代表、河北农业大学校长王志刚说,大家在同一个标准、同一个尺度下,反映大家考分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进高考公平。但是高考一张卷解决不了教育公平的问题,实际上最关键的是招生计划。

  而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却认为,高考命题时,可以适当地保持每个省份的“地方特色”。中国应该有这种保持统一水平的不同内容的试卷,没有必要去统一它,这不是最关键的问题。

  我们注意到,这两位代表都提到了“这不是最关键的问题”。说到底,“高考一张卷”的提议,只是尝试推行高考改革、推进教育公平的一种方式和路径,而并非目的。那么,现在实行“全国一张卷”可行吗?在操作层面需要注意什么?这样能推进教育公平吗?

  全国政协委员、安徽大学教授黄德宽分析,统一高考,是一个复杂、系统的问题,不是简单的一张试卷就能解决的。表面上看,统一高考,一个水平,一张试卷来选择优秀的学生,这是公平的。但另一方面,因为各地的教育水平差异,一张试卷也存在着不公平的方面。

  而在全国人大代表、上海金融学院副院长陈晶莹看来,马上实行“高考一张卷”有些困难,需要一个过渡期。要有过渡期,比如全国招生的,学生来自不同考区,用了不同考卷过来的。高数采用分级教学,不能直接按照高考这门课的分数来进行分班。入学上,高校要有一个这样对应的政策。

  全国政协委员黄德宽建议,应该优先提升各地教育的整体水平,再在选拔考试上做文章。更要提升各地教育的整体水平,要在地方打造几所一流大学,而一流大学和国家整体的一流大学的差距,应该是逐步缩小,然后再在考试,选拔上尽可能创造公平的机制。

  全国人大代表、南开大学校长龚克进一步提出,在分省定额录取的现状下,“高考一张卷”不会对高考录取带来实质性改变,探索按专业报考录取和根据统一高考、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素质评价进行录取的改革,意义更为深远。在一个统一尺度下比出来了,将来有可能为跨省重新分配招生资源奠定基础。现在的政策侧重点还是要保证教育不发达地区上大学的,特别是重点大学的比例要提升。

  江苏省作为最早实行分省命题、考试、录取的省份,上个月(2月)刚刚发布了新一轮的高考综合改革方案,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透露,新方案将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开始实行。目前江苏不会使用全国卷。基本上是按照国务院高考改革的实施意见,同时也认真总结了2008年高考方案的实施,以及逐年来逐渐完善的基本内容,可以这样讲,主要内容是保持相对稳定,新的变化和新的特色主要是采取了考试分类录取。

  这个话题,自然不会被媒体忽视。在10号举行的记者会上,当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被问及“高考是否会过渡到一个命题中心”时,他表示“要由实践来提供答案,现在还为时过早。”

  袁贵仁说:“改革是什么?改革永无止境。为了适应当时教改课改的需要,我们改革了考试命题的办法,但是十年以来,发现16个省,加上我们命题中心,17家在命题,质量不一,这是最大的问题。同时,分省命题成本比较高,这个人力物力成本,安全保密,包括到印刷到命题。将来的趋势是什么?我个人认为,可能会维持一段时间,最后由实践的效果来证明,我现在说还为时过早。因为教育司是一个周期长的工作,要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比较,最后拿出一个更加适合我们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的考试命题办法。”

标签: 高考 责任编辑: 金斌
分享到:
新华视点:十大关键词透视改革2014

新华视点:十大关键词透视改革2014

每日关注
  • 北京百万美元可买58平米豪宅 位列全球第十贵城市
  • 北京未来几天将受雾霾困扰 17、18日最为严重
  • 军民融合将加速发展 远不止于高速公路起降战机
  • 金融市场再次调低巴西2016年经济增长预期
  • 四川千年石龙将现身 张献忠千船沉银谜团待解
相关阅读
  • 今年高考防作弊措施再升级 指静脉验证防“枪手”
  • 今年高考防作弊再升级 现场采集照片指纹或指静脉
  • 多省份招考制度改革方案出炉 明确高考改革时间表
  • 安徽省2016年高考最后一次补报名2月25日截止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