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已经成了人们参与公共话题讨论的一种常见表达方式。也有人担心,讨论公共话题和公共事件,只停留在“动不动就吐槽”的层面,往往导致建设性意见被淹没,影响公众对事情的理性观察和思考。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对2001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7.0%的受访者发现身边多是动不动就“吐槽”的人。对于动不动就“吐槽”的人,43.1%的受访者表示反感,仅5.3%的受访者表示欣赏。72.1%的受访者希望在公共话题的讨论中,听到更多理性声音,看到更多建设性意见。
55.8%受访者认为动不动就“吐槽”的人只会起哄
调查中,67.0%的受访者发现身边动不动就“吐槽”的人多,回答非常多的受访者占14.7%,回答比较多的受访者占52.3%,仅4.9%的受访者表示身边动不动就“吐槽”的人少,28.3%的受访者感觉一般或不好说。
李欣蕾是北京某高校论坛的管理员,浏览和审核生活版面吧友的帖子既是她的工作,也是她的爱好。“吧友的帖子中,有不少‘吐槽’帖,这些帖子说出了很多同学的心声,比如食堂饭菜难吃、宿舍舍友太奇葩等。而且一些‘吐槽贴’特别‘高能’,让人忍不住发笑”。在李欣蕾看来,“吐槽”已经成了一项必备技能,“一些自媒体还以‘吐槽’的方式做新闻评论、影评、乐评,非常火”。
“我习惯了一本正经地说话,不太善于开玩笑。身边同事、朋友的‘吐槽’经常让我感觉招架不住。”70后青年王然在上海一家软件公司做程序员,他坦言,对于同事用“拆台”的方式开玩笑,虽然知道对方没有恶意,但有时会感觉有点尴尬。
王然还告诉记者,在聊天时,他感觉身边越来越多的人看事情总爱先看负面的东西,摆出对立的态度,处处抱怨、“吐槽”,“给人一种消极的感觉”。
调查显示,43.1%的受访者反感动不动就“吐槽”的人,仅5.3%的受访者欣赏这样的人,51.6%的受访者回答没感觉或不好说。
对于爱“吐槽”的人,受访者有什么看法?调查显示,55.8%的受访者认为他们对事情本身没有深入了解,只会起哄;55.0%的受访者认为这样的人只顾宣泄情绪,有很多不理性的成分;53.4%的受访者直言动不动就吐槽的人是正在逞口舌之快博关注,满足个人虚荣心;42.8%的受访者认为这样的做法不利于事件的解决。
调查中,也有受访者肯定爱“吐槽”的人。16.2%的受访者认为有意思的“吐槽”能吸引更多人参与到讨论中来;15.8%的受访者认为擅长“吐槽”的人措辞幽默,很有趣;9.5%的受访者认为“吐槽”者帮助人们挖掘出更多幕后信息。
“‘吐槽’不能简单地被理解成抱怨、言语攻击。”动漫爱好者刘悦博向记者介绍,“吐槽”一词,来源于日本的一种站台喜剧,类似相声。在这种喜剧中,吐槽者从搭档的语言或行为中找到一个漏洞或关键词作为切入点,发出带有调侃意味的感慨或疑问,类似相声里的“捧哏”。在他看来,“吐槽”并没有那么严肃和具有挑衅性。“恰恰相反,喜剧效果是‘吐槽’的必备元素,善于‘吐槽’的人往往非常具有娱乐精神,能很快找到笑点,并将它突出和放大,给周围的人带来欢乐”。
李欣蕾发现,在一些新闻网站的评论中,爱“吐槽”的网友不在少数。“网友的一些‘神吐槽’,往往能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所在,让人拍案叫绝。不过,大多数的“吐槽”非常情绪化,充满了抱怨,甚至发展成没有意义的相互谩骂”。
72.1%受访者希望关于公共话题的讨论更理性
“整个文化环境都越来越娱乐化,‘吐槽’已经成了很多年轻人的说话方式。”传播学专业的朱青(化名)认为,“吐槽”、调侃的说话方式并不适合所有的语境。“在讨论严肃问题时,一些听起来过瘾的‘吐槽’容易让讨论环境越来越情绪化,引导着大家都去发牢骚、抱怨,或者开玩笑。而有价值的发言如果太过严肃,往往因为不够有趣而被忽视”。
调查显示,在公共话题讨论中,46.7%的受访者表示自己通常的态度是严肃对待,理性地表达疑问和看法;24.8%的受访者坦言自己通常的发言方式是“吐槽”;24.4%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很少参与讨论。
王然认为,很多“吐槽”虽然好笑,但未必有很大价值,虽然犀利,但未必准确。“然而,当关注发言方式的人越来越多,关心发言内容的人相对就少了,能够发现其中错误、分辨是非的人就更少,这不利于公共意见形成和事件解决”。
调查显示,看到不理智的讨论,仅29.6%的受访者会出来指正相关错误;43.5%的受访者通常只是默默“围观”;26.9%的受访者回答说不清,要看情况。
在朱青看来,看待和讨论一些严肃的新闻、公共事件、公共话题时,关注事件完整的来龙去脉,关注公众利益,负责地说出自己的看法,远比绞尽脑汁地想俏皮话重要。
调查显示,相对于各种“吐槽”, 72.1%的受访者表示希望在公共话题的讨论中,听到更多理性声音,看到更多建设性意见。
受访者中,00后占0.8%,90后占21.1%,80后占52.3%,70后占19.0%,60后占5.3%,60前人群占1.4%。周易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