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发言人陆慷23日宣布:应捷克共和国总统泽曼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3月28日至30日对捷克进行国事访问。
这是中捷建交67年来,中国最高领导人首次对捷克进行国事访问。外交部部长助理刘海星在24日举行的媒体吹风会上指出,这是习近平主席对中东欧国家首访,和今年对欧洲国家的首访,是欧洲方向的一次重大外交行动。
中国最高领导人67年来首访捷克
对双边关系有里程碑意义
近年来,中捷关系不断取得进步,高层交往日益频繁。2015年9月,捷克总统泽曼来到北京,参加“9·3”阅兵纪念活动。次日,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捷克总统泽曼。泽曼表示,他已邀请习近平访问捷克。
去年11月,泽曼表示,期待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明年对于捷克的国事访问,捷克欢迎习近平主席的热情与真诚将会超过任何一个国家。
当前,中捷两国关系处于历史上发展最快、成果最多的新阶段。捷克是中国在中东欧地区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是捷克在欧盟以外最大贸易伙伴,2015年中捷双边贸易额达110亿美元。捷克还是中国企业在中东欧地区主要的投资目的地之一,中国对捷投资总额已超过7亿美元,占中国对中东欧16国投资总额的14%。
刘海星透露,习近平主席访问期间,双方将签署经贸、基础设施、金融、卫生、航空、科技、人文等领域多个合作协议。
前驻捷克大使霍玉珍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习近平作为中国最高领导人在67年来首次访问捷克,对中捷关系“具有里程碑意义”,从国家层面上将两国关系再提高一步,同时巩固和深化了两国传统友谊。
落实中国-中东欧“16+1合作”
发挥经贸合作示范效应
刘海星表示,访问其间,习近平主席将同泽曼总统举行会谈,两国领导人将就双边关系、“一带一路”建设、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中欧关系以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坦诚、深入交换看法,为两国关系未来发展绘制蓝图,赋予中捷关系新的内涵。
霍玉珍介绍,中国与捷克的贸易占中国与整个中东欧贸易的1/6,双方合作在中国-中东欧合作中占重要地位。捷克是传统工业国家,在中东欧地区有实力、有传统,中捷两国在制造业、核能、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合作潜力巨大。在新的“16+1”框架下,中捷双方的双向投资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在文化、旅游、卫生等方面,中捷合作也走在中东欧合作的前列。
中国-中东欧“16+1合作”平台建立3年多以来,不断取得新成果。2015年11月,《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中期规划》和《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苏州纲要》两个政治文件在苏州发表,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未来5年合作发展和近期具体合作提供了路线图。
“捷克虽不大,却可担当重任。”中国社科院欧洲所研究员赵俊杰告诉人民网记者,相对于中国同西欧发达国家较为成熟的对话、沟通交流机制,此次对捷克的访问是在中欧合作中补“短板”。捷克作为中东欧开放的前沿窗口,也是中东欧发展指数最高的国家之一,是中国落实“一带一路”合作的样板,可以发挥示范效应。在苏州工业园的中捷联合研发中心,近年来就有大量的科学技术合作,例如将“地沟油”经过技术转化为农用的地膜和环保袋等。
“以点带面”布局“一带一路”
打开“十三五”开放新局面
捷克地处欧洲中心,是“一带一路”的重要沿线国家,铁路、公路、航空和水路交通便利。捷克积极响应中方的“一带一路”倡议,是首批和中方签署“一带一路”合作备忘录的国家。2015年11月,中捷双方签署了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
“16+1”中的中东欧16国都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同时,“16+1”中包括捷克在内的11国也是欧盟成员国。“因此,习近平主席此次‘点穴式’访问捷克,对‘一带一路’建设,对中国同中东欧‘16+1’合作框架及中欧关系的发展,都有补充和促进的作用。”霍玉珍说。
同时,习近平主席本次访问也是“十三五”规划正式通过后的首次访问。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所研究员姜毅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本次访问体现了“十三五”规划所强调的“开放”发展理念,也是推动落实“十三五”规划的一部分,是在向世界展示中国对世界开放的态度。
霍玉珍指出,绝大部分中东欧国家对华双边贸易都有逆差,捷克也是。在未来的五年当中,我们强调要进口十万亿美元的货物。在“十三五”期间,实现中国基本政策同中东欧国家的对华政策的对接,将会对推进贸易平衡与互利双赢有良好作用。
“本次访问体现了中国对外政策新局面:不仅关注全球大国,也关注地区国家;不仅仅关注世界主要经济体,也关注新兴发展经济体;不仅关注传统伙伴,同时也关注新伙伴。”姜毅说。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