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核安全峰会在美国华盛顿举行。本届核安全峰会的主题是“加强国际核安全体系”,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领导人将在两天的会期中重点讨论确保核材料和核设施安全、如何有效防范和打击核恐怖主义等议题。
虽然美国是“无核世界”概念的提出者以及核安全峰会的主要推动者,但其他国家,尤其是中国在全球核安全治理上的作用与贡献同样不容忽视。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任何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如果缺少了中国的积极参与是难以想象的。事实上,对中国而言,积极参与全球核安全治理进程,利公利私。
自人类掌握核技术以来,核安全就一直是国际安全领域的核心议题之一。冷战后,国际核态势趋于复杂。一方面,随着核门槛的降低和核技术的扩散,国家行为体的核扩散呈现加速趋势,一些国家跨过“核门槛”成为核国家,打破了国际战略稳定,给国际社会整体安全增加了新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非国家行为体核扩散初露端倪。一些国家的核材料和核技术缺乏有效的管理与保护。
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统计,1993年至2011年的8年间,全球官方报告的核及放射性材料的遗失、盗窃等事件超过2千起。2013年7月,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天野之弥表示,每年向国际原子能机构报告的涉及核及放射性材料盗窃事件和其他未授权活动超过100起。在“9·11”后国际恐怖主义势力日益猖獗的背景下,这些数字和事件令人细思恐极。相关研究表明,恐怖主义势力或国际犯罪组织获取核材料、引爆核弹或制造放射性物质散布装置(即“脏弹”)以及蓄意破坏核设施等风险绝对不可低估,核恐怖主义绝非杞人忧天。可以说,冷战后的国际核安全形势非常严峻,特别是核恐怖主义的安全风险影响全球,没有国家能够独善其身。
基于负责任大国的立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并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中国在朝核、伊核问题上起到建设性的作用,并积极支持东南亚、中亚、蒙古无核区建设;中国在地区核能安全合作上扮演积极角色,倡导建立中日韩核电安全交流与合作机制;中国建立了核安保示范中心,为亚太及世界各地的核安保人员提供培训和技术交流。
更具有象征意义的是中国领导人参加了历届核安全峰会,并在世界各国中第一个提出“核安全观”,以东方智慧为国际核安全治理提供一种基本的价值观参照,积极影响着世界核安全秩序、体系与机制的塑造,使国际核安全治理的理念和可能推出的具体实施方案更为公正合理。在本次核安全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将应邀做主旨发言,全面阐述中国的政策主张,介绍中国在核安全领域的新举措和新成就,并提出加强全球核安全的实质倡议,中国政府的主张成为全球核安全治理“顶层”机制的组成部分值得期待。(程晓勇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研究员)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