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公墓自2013年以来办理了6281份墓穴续租业务,但愿意节地生态改造的不足一成摄影本报记者/魏彤
本市33家经营性公墓陆续迎来墓穴“到期潮”,根据市民政局去年10月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绿色生态殡葬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于租用合同到期的传统墓穴,应以适当方式进行节地生态化改造,原则上不再以传统墓穴的形式续租,鼓励将传统墓穴进行节地生态化改造。
北京青年报记者连日来采访调查了本市多家经营性公墓,发现《意见》出台已近半年,到期墓穴进行节地生态改造的数量寥寥无几,部分公墓对到期墓穴改造甚至没有节地生态改造这一内容。值得注意的是,没有家属的“失联”墓地不断增加,在目前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大批失联墓成为节地生态改造不可轻易触碰的盲区。公墓管理者和殡葬业内人士表示,需要早日出台法律,明确无主墓的处置权,促进公墓土地的循环利用。
调查
人民公墓到期墓穴生态改造率不足一成
“经营性公墓的护墓费一次性收取最长不得超过20年”——《公墓管理暂行办法》从1992年8月25日实施,按照20年期限计算,近年来本市多家公墓相继迎来20年“到期潮”。市民政局殡葬管理处相关负责人透露,本市33家经营性公墓中,进入“到期潮”的有10多家,包括八宝山人民公墓、太子峪陵园、福田公墓、通惠陵园、八达岭人民公墓、万安公墓等。
去年10月,市民政局印发《意见》,要求对于租用合同到期的传统墓穴,应以适当方式进行节地生态化改造。鼓励将传统墓穴进行节地生态化改造。
北青报记者从八宝山人民公墓了解到,到期墓地进行节地生态改造可以选择三种方式,分别是骨灰墙、骨灰深葬以及生肖生态葬,且可以享受相应的优惠政策。以骨灰深葬为例,常规收费是500元左右,如果是到期续租的话,可以享受100元的优惠。
但是北青报记者调查发现,《意见》下发已近半年,续租墓地的生态化改造并不理想。
八宝山人民公墓相关负责人告诉北青报记者,“目前公墓完成节地生态化改造的最多也就五六百份。”据他介绍,该公墓从2013年正式分批办理续租业务,截至今年3月,办理到期墓穴续租业务共计6281份。而在这些续租墓地中,愿意进行生态改造的占比还不足一成。
万安等公墓尚不清楚“续租能节地生态改造”
相比家属在墓地续租时对节地生态改造的冷淡反应,部分公墓似乎也缺乏足够的“热情”。北青报记者采访发现,部分经营性公墓在向家属提供原墓穴续租业务时,根本就没有节地生态改造的选项。
福田公墓的业务人员介绍说,墓穴一般是在到期当年进行续租,购买人须持本人身份证和穴位证到业务大厅办理续租。当北青报记者询问续租能否以节地生态改造的形式进行时,这位业务人员说:“如果在我们这儿购买的骨灰墓地,在有穴位证的情况下,到期后过来都是对原墓穴进行续租。”工作人员反复强调,目前公墓在售的节地生态葬只有花坛葬,价格是9800元,可以有简单的碑文,但是“不保留骨灰,以后也不会续租”。
万安公墓的工作人员则对续租墓穴鼓励进行节地生态改造的政策并不知晓,面对北青报记者能否在续租时进行生态改造的询问,工作人员回答:“我不清楚续租还能节地生态改造,我们公墓现在没有这种情况,如果到期还是在原墓穴的基础上续租。”
“失联”墓穴成生态改造盲区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对于八宝山人民公墓等建园较早的公墓来说,除了家属的续约意愿不强,制约着续租墓地的节地生态改造外,一大批逾期“失联”墓地由于法律不明确也难以改造。
在人民公墓北侧的老墓区,有的墓主名字已经难以认清;有的外表水泥碎裂,露出红砖;有的墓碑甚至从中间折断,一半立着,一半倒在泥土中。八宝山人民公墓副书记倪晓峰指着一处只剩墓碑底座的墓穴说:“墓碑都这样了,说明很多年没人来祭奠了,甚至很可能就没有家属了。”
实际上,不少逾期未续约的墓穴已经成为事实上的无主墓。如果这些墓穴能够进行节地生态化改造,将骨灰集中安葬,将会节省出很大一部分土地,用于新的墓穴建设。
八宝山人民公墓目前的到期墓穴约有37000座。“即使按照现在10%的比例进行节地生态改造,也能有三千多份,腾出的土地就可以循环起来。”倪晓峰表示,如果国家能够出台相应的法律,明确对逾期不续租墓穴的处置权,“比如说,墓穴到期后以5年或10年为界限,超过这个时间无人续租就可以由相关方面处理,那么将有更多墓穴可以生态改造”。
但目前的现实是,公墓管理方“连修复的权利都没有”。倪晓峰坦言,由于缺乏政策支持,并考虑我国的传统习俗,对于到期且多年无人祭奠的墓穴,都是保持原状。“祖坟是一件严肃甚至说神圣的事情,我们不敢动,目前只能任其破败,否则万一哪天家属来了,说私自动他家的墓地,会有很多麻烦。”
官方回应
节地生态改造
无法靠一刀切来实现
针对市民对到期墓穴进行节地生态改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市民政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红兵近日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市民政局目前正在探讨如何引导人们更好地接受节地生态改造的安葬方式。
“既然是对传统习俗的革命,一定不是靠一刀切的方式来实现,一定是通过倡导,通过大家真正的、深刻的理解和切身的践行才能实现。换句话说,一定要让大家从内心非常愿意,才用这样的方式。”李红兵说。
而对于本市部分公墓在20年到期后,家属只能对原墓穴续租时,李红兵表示,公墓的节地生态改造也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有快有慢。具体到单个公墓而言,“涉及到墓地的整体规划、怎么做的问题”,在规划还没出来的时候,可能要按照原来的方式进行续约,“但是整个方向肯定是往节地生态改造的方向发展”。
对话
墓地租期以30年为宜
第三代处理祖坟较理性
对话人:上海理工大学教授、中国殡葬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乔宽元
北青报:您认为到期墓穴节地生态改造的难点在哪里?
乔宽元:从全国范围内来说,北京在全面推进绿色生态殡葬建设方面,走出了很重要的一步,也希望能够为殡葬改革提供有益的经验。
但是目前大多数老百姓对殡葬的认知还停留在传统的殡葬观念中,节地生态改造涉及千年旧俗,是由传统殡葬向现代殡葬的转型,一朝一夕很难完成,而瓶颈就在于公众对土地承载力缺乏足够认识。
北青报:如何引导家属逐步接受节地生态改造,把土地循环起来?
乔宽元:我们在研究中发现,从社会心理层面考虑,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想通过自己的手把父辈的墓穴处理掉的,但社会心理调查表明,第三代对祖辈的墓穴怎么处理,反而会比较理性。
北青报:那么墓地的租期以多少年为宜?
乔宽元:计划生育以后,代际年龄不断增长,从20年拉长到30年左右。如果墓穴的租期停留在20年,节地生态改造相当于儿子要看着老子的墓被挖出来,这是很多老百姓不能接受的。所以我们学者主张,墓地的租用期扩大到30年为宜,这是与代际年龄的增长相适应,也是与社会心理中孙子来处理爷爷的墓更理性相适应。墓穴到期后不续租,如果需要继续保存,可以将骨灰迁葬在生态密集葬葬区中。
北青报:对于逾期未进行续租的老墓应该怎样处理?
乔宽元:政府应鼓励对这些无主墓进行集中保管和统一祭祀,人性化对待这一问题。不过,由于无主墓处理不当,将会带来剧烈的社会影响,所以,无主墓一定要改造,但下手一定要谨慎,要在法律完善后加快处理,防止因个别墓地处理不当,激化社会矛盾。(记者郑林)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