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来自印度阿萨姆邦第一只鸬鹚于3月1日回归青海湖“安营扎寨”后,6日,据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最新数据披露,已有各类夏候鸟23种25000余只迁徙至此开启夏日“筑巢模式”。
作为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青海湖不仅是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控制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也是中亚、东亚两条候鸟迁徙路线的交汇点,每年在青海湖迁徙停留的候鸟超过10万余只,是中国境内夏候鸟繁殖数量最多、种群最为集中的繁殖地。
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数据显示,目前青海湖已有各种水禽鸟类23种,数量达到25350余只,较去年同期增加1680余只。四大繁殖“大部队”中,斑头雁5250余只、普通鸬鹚1040余只、棕头鸥850余只、鱼鸥460余只。此外,凤头潜鸭、针尾鸭、赤麻鸭等7种其它鸭类数量超过17000余只。
“随着高原生态恢复工程的实施和当地民众对鸟类保护意识的持续提高,2016年初青海湖仅大天鹅数量接近1829只,目前黑颈鹤正在陆续前往青海湖筑巢。”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调研员何玉邦说,依托青海湖鸟岛国际重要湿地保护补助资金项目,在刚察、海晏、共和、天峻等县封育湿地46万亩,并聘用了农牧民做湿地管护员。
据了解,目前因保护湿地鸟类给农牧民群众造成的损失,政府已拨专款4000万元(人民币)进行补偿,2015年全年累计共有36万多只鸟儿在青海湖栖居。
此前,据青海省林业厅数据显示,2016年该省冬季迁徙水鸟同步调查工作共记录到水鸟28种,种群数量约13500只,较去年同期调查增加近1倍。青海省林业厅总工程师王恩光坦言,水鸟新“家底”的刷新,标志着所在区域生态环境向好。
在青海湖,素有“鱼鸟共存,万物生长”之说,据青海省渔政管理总站统计,目前青海湖湟鱼资源目前已经恢复到60000吨,较去年年初增长了9500吨,为诸多夏候鸟提供着重要的补给“套餐”。
何玉邦表示,与往年相比,夏候鸟迁徙至青海湖时间大致相当。预计今年5月左右,青海湖夏候鸟数量将达到最大值,青海湖届时将迎来最佳观鸟季。(完) (记者罗云鹏)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