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字典》,这本中国人最为广泛使用的语言工具书,4月12日,因其以5.67亿本的发行量获得世界“最受欢迎的字典”和“最畅销的书(定期修订)”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的消息,再次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从1953年第一版编纂完成至今,《新华字典》已历经11次修订,走过了60余年的历程。尽管这部迄今为止最有影响的工具书已登顶世界最畅销书的宝座,但它仍在紧紧跟随时代的脚步,每5至7年修订一次。京华时报记者从商务印书馆获悉,目前,《新华字典》第12次修订正在进行中,将结合时代发展加注常用网络用语,同时手机版《新华字典》也正在研发中。
一年前受吉尼斯纪录关注
在中国,很多人的童年都会跟一本巴掌大的小书有过交集,它就是《新华字典》。诞生于1953年的《新华字典》是新中国成立后编写的辞书,作为新中国第一部以白话释义、用白话举例的字典,至今已走过近60余年的历程,为全民教育、文化普及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堪称“国典”。
“这本字典销售5亿余册,可谓惊人的成就。人们可以轻易想象出它在推广汉语学习方面所扮演的重要角色。”4月12日,在英国伦敦吉尼斯世界纪录机构总部,吉尼斯高级副总裁马尔科·弗里加迪如是评价道。
《新华字典》获得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的消息传来,让字典的出版方商务印书馆颇感惊喜。商务印书馆汉语编辑中心主任余桂林告诉记者,一年前吉尼斯世界纪录方与他们取得联系,并表示出了对《新华字典》的关注,不过并没有明确告知评选的事项。经过吉尼斯世界纪录方面自己的调研,近期他们获知《新华字典》创造纪录的信息。
对于此次获得“最畅销的书”吉尼斯世界纪录,余桂林坦言,不可否认,全中国使用《新华字典》的人多也是获奖的因素之一。但同时也应看到,《新华字典》在传播知识等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成为亿万读者终身相伴的无声的老师。特别对广大中小学生来说,《新华字典》既是提取知识养分的最初起点,也是释疑解惑的良师益友。
出版界老字号担纲编国典
第一版《新华字典》编纂完成于1953年。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规范现代汉语和扫除文盲成为中国文化事业的重中之重。因此编一部“不一定要大,但一定要实用”的语文工具书的想法便应运而生。在时任国家出版总署副署长叶圣陶和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魏建功的主持下,由十几位专家组成“新华辞书社”,开始了这一繁琐又庞大的编纂工作。
《新华字典》第一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由于当时人民教育出版社还要承担教材教辅等的出版工作,根据出版主管部门的安排,改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新华字典》。1957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新华字典》,被称为“商务新一版”。这一接棒,就是近60年。
据了解,作为出版界的老字号,创始于1897年的商务印书馆百年前就开启了对国民教育的“启蒙运动”和辞书的编纂工作。1908年,商务印书馆开始编纂《辞源》;1912年,历经艰辛出版了《新词典》,让字典走进寻常百姓家。其后,商务印书馆又开始从事教材出版。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出版社业务划分,辞书编纂传统被继承下来,并相继有《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经典工具书问世。
《新华字典》是我国迄今为止最有影响、最具权威的一部小型汉语字典,堪称小型汉语语文辞书的典范。它第一次规范了文字和词汇的运用,巩固了新中国白话文取代文言文的运动成果,并以字典的形式使之得以确立、推广和发扬光大。可以说,《新华字典》是我国辞书发展上的一次创新壮举。
1972年圣马力诺的一位政要来华访问,送来了多卷本的百科辞书,而我国回赠了一本《新华字典》,于是“大国家小字典”的说法一时间广泛流传。
11次修订体现时代变迁
余桂林告诉记者,《新华字典》每5至7年修订一次。自诞生以来,《新华字典》共修订过11次,每一次修订都体现了强烈的时代特征。目前,第12次修订正在进行中。
从1953年的初版,到2011年第11版,不同的版本体现了语言文字的变化,也折射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特征。《新华字典》如同一台影像机,记录、反映了新中国时代的风雨变迁。
作为出版方,商务印书馆负责最终的编辑工作。
余桂林亲自参与了第10版和第11版的编辑工作,第12版的修订也参与其中。他说,作为编辑人员,在修订过程中,主要工作是对词语的归纳和概括新意。字典里的例句不能满足当下,就得去实际体验。
“例如对焗油的注解,编者就自己去焗了油。”余桂林说,还有读者来信,字典里一些地方名称的发音与当地发音不同,编者也得自己去实地调研。字典里地方名称,注重学理的同时,也要考虑当地的发音习惯,这些都会在修订中变化。
余桂林表示,《新华字典》对国家发布的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及时跟进,维护了国家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的严肃性,也因此而保持了《新华字典》的规范性。比如:国家1956年公布了《汉字简化方案》,《新华字典》1957年就采用了简化字;国家1958年正式公布《汉语拼音方案》,《新华字典》的字头排序立即改用汉语拼音的字母顺序。这一传统一直延续至今。
网络流行语将纳入新版本
“修订工作会一直进行下去。”余桂林解释说,社会变化很快,文字的释疑、用法也会发生变化,因此每年的网络流行用语,也是他们关注的内容,连续几年都会出现的网路流行用语,就很有可能通过修订,加入新版的《新华字典》。
余桂林举例说,第11版的《新华字典》中,就将“晒”字的解释中加入了“晒工资”、“晒照片”这样的注解,还有“车奴”、“房奴”等。“但也很谨慎,通常是最精华、最普遍、最常用的词语。”
《新华字典》修订永远在路上。因为《新华字典》的字句解释永远比生活滞后一些,需要不断地更新。但同时,修订周期也不能太短,读者需要一个稳定性,不能今年刚出,明年又换了。另外,《新华字典》作为考试的参考标准,也不能频繁变化。因此,修订周期会找一个平衡点。
手机版字典正在设计之中
余桂林透露,《新华字典》也有多个版本。2012年,国家将《新华字典》纳入政府采购,对中小学生采取了免费发放的政策,这个版本就是大家最常见的64开的小开本。但针对老年读者,2012年出版了32开的大开本,而且还能通过四角号码查字法查字。另外,商务印书馆还出版了115周年纪念版本,针对热爱收藏的读者,价格会高一些。
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当今,《新华字典》也正在设计和研发手机版本,将来读者可以通过下载APP的方式,更方便地使用《新华字典》。手机版本有望提供读音、偏旁注释等功能,与纸质《新华字典》形成互补。
第一版仅六七千字链
1953年,《新华字接典》第一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最早,新《新华字典》的主要功华能是“扫盲”,因为那时字候识字的人不多,编字典典可以方便大家学习。》的最初《新华字典》只收那录有六七千个汉字,释些义也比较简单,其中还事有简单的配图。儿此后,随着百姓文化水平的提高,识字数量增加,《新华字典》收录的汉字数量也逐渐增多。最新修订的第11版《新华字典》中已经收录了一万三千多个汉字。
字典编纂汇聚名家
《新华字典》从编纂之日起,这本小字典就蕴集了一种文化理想:为民族的文化普及和知识传播建功。也正因此,在它的旗下,会聚了一批声名卓著的大家,包括叶圣陶、魏建功、邵荃麟、陈原、王力、吕叔湘、金克木、周祖谟等。后来又有很多如雷贯耳的名字加入修订者的行列,如丁声树、游国恩、袁家骅、李长之等等。小字典大学者,《新华字典》的这个特色已保持了60多年。
另外,周恩来总理也曾指示,让参加全国出版工作座谈会的全体代表分组审阅《新华字典》的修订稿,提出修改和补充意见。动员全国力量会审一本小小的字典,这在中国出版史上还是头一次。
大学者为“癌”定音
我国现代著名语言学大师丁声树先生曾带领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的学者们,修订了《新华字典》1962年修订重排本和1965年修订重排本。
1961年初,丁先生曾一度住院,在住院期间,丁先生曾经就“癌”的读音问题详细请教过医护人员。考虑到“癌”如果读yan(二声),会与“炎”同音,这会给医疗工作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因此,丁先生把《新华字典》“癌”的注音从yan改为ai(旧读yan)。
另外,丁先生在通读《新华字典》时,发现《新华字典》1962年7月版,“土亥”字第一个义项为:“土亥下,在现在安徽省,项羽死在这个地方。”团队成员告知丁先生后,他立刻打电话给印厂,要求马上停机,将“死在这个”改为“被围困的”四字。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