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一,中国外汇交易中心(CFETS)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22日人民币汇率指数为97.22,较前周下跌0.16%,较2014年底下跌2.78%,该指数创下连续四周的新低。同时,人民币兑美元也短期走弱,中间价一度下调超过200个基点。
这是否意味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再遇坎坷呢?专家指出,着眼于人民币在全球范围内使用和被接受程度,综合来看,人民币正在逐渐适应“国际储备货币”的角色。
波动频繁成常态
当一艘船从江河驶向大海,它在拥有更广阔天地的同时,也会迎来更多的波涛和风雨。人民币国际化的征程也是这个道理。例如,自从人民币被宣布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SDR)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就多次出现单日数百个基点的波动。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室副主任肖立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按照现行人民币参考一篮子货币的定价规则,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频繁已经成为常态,因为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因素更多了。
“拿近期人民币汇率下跌为例,一方面是由于美联储加息信号转强、美元指数升高,导致市场对人民币升值预期有所改变;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部分大宗商品触底反弹,导致澳元、加元等货币相对走强。这些因素大多源于外部,比如美元、加元升值,相对而言人民币自然就会贬值。总而言之,这些波动都反映了短期市场供求。”肖立晟表示。
星展银行个人银行投资及保险产品部助理副总裁鲁丹认为,美联储下半年加息是大概率事件,届时美元将会出现新一轮上涨,但是人民币对美元大幅贬值的可能性并不大,而更大的可能将会是在窄幅区间内频繁双向波动。
经济回暖增信心
如果说国际市场是大海,各国货币是船只,那么货币母国的经济便是船只的吨位和性能,决定着船只在“航海”中的表现以及抵抗风险的能力。
“由于中国的资本账户开放还在推进过程中,货币供求主要源自实体经济的需要,而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贸易需求。”肖立晟指出,从最近公布的一季度外贸数据来看,外贸环境阶段性好转的势头较为理想,这将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支撑。与此同时,去年汇改前后未结汇企业所积累的结汇需求的释放,亦将有助于人民币走强。
事实上,中国经济今年一季度的回暖也再次为世界注入了“中国信心”。美联社撰文指出,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增长可能正在企稳,尽管增速和过去相比有所放缓,但中国仍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专家表示,如今中国经济体量已经十分庞大,仅每年增量就相当于不少中等发达国家的经济规模,这无疑是人民币扮演好“融通全球”这一国际化货币角色的重要后盾。
补充全球流动性
美联储风云难测,人民币舞台更宽。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未来人民币将成为全球流动性的重要补充,从而有力地维护新兴经济体乃至全球的金融稳定。
香港上海汇丰银行环球资金管理部人民币国际化环球业务主管张捷认为,全球近40%的金融机构使用人民币进行支付结算,充分显示了人民币作为全球贸易、投资和储备货币的功能正在不断增强。张捷预计,随着亚洲、美国与欧洲等重要市场间的支付不断增长,国际性银行的全球网络优势将会更好地协助客户在世界最大的贸易走廊间使用人民币进行交易。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姚余栋日前撰文指出,随着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和全球经济持续增长,全球流动性趋紧或将导致新兴经济体出现类似2009年的“美元荒”,甚至部分国家会出现剧烈的金融动荡。因此,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是应对全球流动性紧缩、克服“主权货币冲突”的必然要求。姚余栋强调,人民币已经具备补充全球流动性的潜力。通过双边本币互换、区域金融安全网等安排,人民币能够有效缓解新兴经济体流动性紧缩和金融市场压力。
令人欣慰的是,中国货币当局的努力也正在大幅提升着人民币的“出镜率”。“如果倒退到5年前,外国即便很愿意用人民币来支付,他们获得人民币的途径也很少。央行这几年一直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建设,包括和其他国家建立货币互换制度,建立人民币清算系统,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共同支持人民币跨境结算的推进。”一位银行界人士表示。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