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亚太蓝皮书:亚太地区发展报告(2016)》在北京发布。张尼 摄
中新网北京5月4日电(张尼)4日,在北京发布的一则报告指出,2016年亚洲经济面临的内外部风险会进一步加大,全球贸易增速继续下滑、美联储加息与债务风险加大、新兴经济体与发达国家之间经济增长的“跷跷板”效应,将成为亚洲新兴经济体面临的三大短期风险,但总体而言,亚洲新兴经济体仍然是全球经济增速最快的区域。
5月4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亚太蓝皮书:亚太地区发展报告(2016)》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这份报告指出,依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2015年亚洲新兴经济体增长率在上年度下滑的基础上继续下滑,这已经是自2011年以来下滑的第五个年头。在主要新兴经济体中,除印度之外,绝大多数国家都处于下降通道;增长率超过6%的国家只有印度、中国、越南与菲律宾。不过,与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增速相比,亚洲仍然是全球经济增速最快的地区。
“2016年亚洲经济面临的内外部风险会进一步加大,其严重程度可能是自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未曾遇到的。”报告认为,2016年,亚洲新兴经济体增长率的下滑趋势仍然难以遏制;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风险都在上升。其中,短期风险主要源自以下三方面。
第一是全球贸易增速继续下滑。鉴于新兴经济体增速放慢,全球大国的通货紧缩趋势明显,全球能源资源价格低迷态势难以扭转,2016年全球贸易下滑或低速增长趋势仍将延续。
第二是美联储加息与债务风险加大。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伴随大规模的经济刺激,亚洲新兴经济体去产能、去杠杆的进程严重落后于发达国家。这期间,尤其是2010年之后,国际资本大规模流向亚洲新兴经济体。无论是按照债务的增速,还是按照债务的相对水平,亚洲新兴经济体都是最高的。
第三则是新兴经济体与发达国家之间经济增长的“跷跷板”效应。报告分析称,2015年美日欧三大经济体总体增长率从2014年的1.4%上升到1.9%(预期数),但这既没有拉动全球贸易的增长,也没有成为新兴经济体增长的引擎。相反,新兴经济体出现了增速放慢的趋势。在这种“跷跷板”效应的背后,一方面可能是全球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另一方面可能是持续二十余年的国际资本流动的方向正在发生逆转。
“亚洲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长走势有可能与主要发达国家形成‘跷跷板’效应。”但报告也强调,总体而言,亚洲新兴经济体仍然是全球经济增速最快的区域。(完)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