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19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京主持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在讲话中,习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常态要有新动力,互联网在这方面可以大有作为。要着力推动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以信息流带动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物资流,促进资源配置优化,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推动创新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发挥积极作用。
互联网助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释放产业潜能。目前,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出现了结构失衡的现象:新老产业青黄不接;工业(尤其是重工业部门)发展迅速,服务业部门发展滞后;劳动报酬增长滞后于劳动生产率增长……这就需要传统产业内部调整,以实现生产潜能的释放,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新兴产业要利用其技术优势快速发展,产生新的增长动力。就此而言,互联网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积极的环境。在生产环节,利用互联网信息化优势,一是可以引进国际先进生产技术、加快技术革新速度,改善产业技术落后的局面;二是可以充分利用国际间、区域间、行业间的比较优势,选用高质低价的生产要素,优化资本配置、减少生产成本,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在流通环节,互联网推动我国产业产品结构升级,一是增加了产能输出新渠道,对接工业化相对落后的国家,输出我国产业过剩产能,优化国内产能结构;二是互联网拓宽了产品市场,互联网集结汇聚不同地区消费者对产品需求,能帮助产业转型以适应市场要求,促进产业内部结构调整,是产业产出能被市场充分消化;三是,互联网缩短了企业生产周期,促进产业发展,互联网通过促进物流系统的效率提升,加快了产品消费的过程,使加速企业资金流通,从而使加速产业发展。
互联网承担我国消费升级中的供给和中介角色,刺激消费的形成与输出。我国经济发展长期依赖投资驱动,而新阶段经济转型需要消费成为主要的经济增长拉动力。近年来,消费在经济中所占比重和贡献率稳步上升,到2015年,信息消费规模超过3.2万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带动相关行业新增产出超过1.2万亿元,其中基于互联网的新型信息消费规模达到2.4万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逐步发展形成了个性化、多样化、精细化的消费需求,我国由最初的模仿型、排浪式消费向新型消费升级势在必行。同时,国内商品和服务若不能满足消费者对质量、技术、品牌、特色等方面的要求,将会导致部分消费流向国外,所以完成本土产品与消费需求的有效对接是消费升级中重要的一环。互联网在消费升级中充当了供给与中介的角色,不仅搭建供需匹配的信息平台,还拓宽实现消费的渠道。一是,消费者搜索产品信息的记录可以帮助企业分析消费者需求,以实现产品需求与供给的信息匹配,让企业充分了解消费者对产品多维度的要求,能够有方向、有目标地进行产品的设计生产,确保产品能够被市场消化。二是,随着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兴起,互联网消费成为消费中重要的途径,互联网消费凭借其便利化、多样化、去杠杆化等特点唤起消费者的消费诉求,将潜在消费转换为消费需求、消费行为,加速消费升级的进程。
互联网优化投资环境,降低“双创”门槛,激发人力资本红利,推动创新发展。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内在源泉,良好的投融资环境是创新创业的基本要求。在我国投资驱动力减弱,消费升级稍未完成的过渡阶段,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经济增长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必要的。优质的创新创业活动将带来劳动生产率、资本产出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吸纳就业,促进良好的市场竞争机制的形成。互联网成为创新创业的催化剂,从多方面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环境形成。一是,基于互联网产生的投融资平台降低了“双创”的门槛,使得投融资活动不再单一依赖银行中介进行资金配置,社会闲置资金通过互联网资金市场或者互联网投融资中介进行优化配置,将资金配置到潜在劳动生产率较高的创业项目,并且由于互联网具备去中介化的特点,省去了大量的交易成本,增加了创业活动的便利性,提高社会创新创业的质量,激发潜在的创新创业活动。第二,互联网增加了创业机会,互联网与传统行业之间的交叉和互相渗透产生诸如互联网教育、医疗等依赖于互联网又不脱离实体经济的新兴行业,新兴行业的诞生带来创业机会,其潜在发展吸引大量资本投资,拓宽了社会创业的选择范围。第三,互联网交互性使得创业者能够共享创业经验,促进创新创业知识的普及,提高创业成功率。同时,互联网加强了知识溢出积极效应,通过互联网实现创业体系的培养和巩固,使创业者人资资本提升,更有效地完成创新创业活动。第四,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交叉融合增加了对综合性人才的需求,同时也增加了各类人才之间的相互合作,交叉学科知识外溢性使得创业潜在收益增加,激励各类人才投身创新创业活动,推动创新创业大众化、普及化发展,促进社会人力资本红利的实现。
互联网为普惠民生的实现提供了有力支撑。总书记在座谈会中提到,我国有7亿网民,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数字,也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互联网深入我国社会,全国互联网使用率已经超过50%,且呈持续上涨趋势。政府公共产品从提供到落实经过多重环节,公共产品提供存在时滞、政策措施履行不到位的问题,普惠民生难以落实。互联网的出现,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方向。一是借助互联网的普及性,政府可以通过公共平台直接对接企业或个人,扩大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使各项惠及民生的政策得以贯彻落实。二是,互联网能够对政府的资金流向公开化、透明化,这不但有助于建立民众与政府之间的信任,增加民众的社会参与和配合,还有助于撬动社会资本参与政府公共项目,扩大公共服务的惠及范围。习总书记提到,要建设网络良好生态,发挥网络引导舆论、反映民意的作用。三是,民众通过互联网向政府进行信息反馈,反映民意,引导政府在辐射范围广、受益群众多的公共项目上进行重点规划投资,切实提高民众生活质量,实现普惠民生的重要任务。
在讲话中,习总书记高屋建瓴地指出了互联网在我国经济转型阶段的重要作用,对于我国激发经济增长新动力具有战略指导意义。
(吕欣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网络空间的国家安全战略研究”子课题负责人、国家信息中心时空大数据研究中心秘书长)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