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2005浙江两会 > 互动交流 正文
   

食品安全监管构建长效机制

www.zjol.com.cn  05-02-24 9:31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因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成为越来越受关注的话题。毒火腿、毒大米、毒瓜子……人们连连惊呼:食品到底怎么了?名牌食品又怎么了?

  去年12月,浙江省食品安全委员会挂牌成立,肩负着组织整合食品监管资源、协调食品安全标准、检验检测、信息信用等体系的建设工作,并综合协调食品联合执法和食品安全重大事故查处及应急救援工作。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省食品安全委员会正准备成立暗查暗访组,以调查了解各地食品安全工作的真实状况。只要人类的生存还是以“食”为本,食品安全就会永远受大众关注。

  市民原声

  我在超市里买大包装汤料,发现保质期只有两三天,即使一天吃五包汤料,也不可能在保质期内把它全部吃完啊。——杭州市民胡小姐

  过年前,我在农贸市场里购置年货,发现一些开心果、松子的颜色特别鲜亮,这些食品是不是有问题啊?现在炒货类的卫生状况令人放心吗?——杭州市民李大妈

  我是在建筑工地打工的农民,为保障安全,工地上都不允许我们自己烧饭,一日三餐到食堂吃饭。可我觉得食堂里给我们这些农民工吃的饭菜问题很多,你们能不能关注一下?——外来民工蒋先生

  记者调查:食品案频繁曝光百姓患上“疑虑症”

  60多岁的张大妈送孙女上幼儿园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到菜场里买菜。可现在菜篮子越来越难拎了,她要记牢每天电视和报纸上曝光过的食品名称,哪些蔬菜能够买,哪些不能买,买回家后针对不同的种类,还有不同的清洗方法。张大妈说,真希望市场上销售的所有东西都是让人放心的,那样可以省去很多心啊!

  记者调查发现,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疑虑。心理专家解释,老是怀疑这个食品染色剂超标那个食品有毒,老百姓买菜吃饭可能患上了“疑虑症”。

  重点关注:食品安全寻求法律建设

  去年年底,浙江省食品安全委员会成立,一改以往食品多头管理,遇到问题又无人管理的混乱局面。省食品安全委员会明确了各方职责,药品与食品监督管理部门综合协调、农业部门负责田头、质监部门负责生产加工环节、工商部门负责流通、卫生部门负责餐饮和食堂等消费环节。

  目前,全国还没有一部完善的《食品质量安全法》,能够细分各类食品的安全标准。根据该标准,如果企业做不到则立即淘汰出局;而执法机关则要公开公平公正地依法处理,一旦违规,照样淘汰出局。

  该法已经酝酿探讨了多年,我们期待着尽早出台。

  职能部门解答:食品安全投诉将采取限时办结制

  昨天,省食品与药品监管局食品处有关负责人表示,为保障食品安全,委员会将专门设立专家咨询组、暗查暗访组、宣传教育组等机构进行监管。

  暗查暗访组将由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管理,公安、农业、卫生、工商、质监等部门配合协助。主要职责是调查了解各地食品安全工作的真实状况,为委员会和有关政府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跟踪检查领导重要批示的贯彻和重大事件查处整治情况,督促有关工作落实到位。

  对于群众举报投诉的食品安全案件,将采取公开受理、首问责任、限时办结、举报奖励等制度。一般的食品安全问题,职能部门应在7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或立案查处;需检验检测的,自检验检测报告书收到之日起的7个工作日内办结;具体办案或牵头办理的部门,应将处理结果及时告知署名举报投诉人。

  代表委员看法

  钱信浩:省人大农资环委副主任委员

  农业应走专业合作化之路

  去年,台州西兰花因农残超标被日本禁止入境,此后,台州将生产西兰花的农户组织起来走上了专业合作化之路,统一标准、统一商标,违规者开除出局,目前已经有一农户因不按规则办事被开除。这样的合作社很成功,不妨在全省进行推广,分散的农民还可以组织起来走品牌之路。

  傅建伟:省人大代表、中国绍兴黄酒集团公司副董事长

  消费者更要学会自我保护

  食品安全跟任何行业一样,有个从认知到成熟的过程。中国的消费市场由于种类多、面积大,存在的问题很多,因而建立食品安全体系是项任重道远的系统工程。对于那些在游戏边缘玩耍的企业应加大惩治力度,直到他倾家荡产为止;但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要学会自我保护,包括知法、懂法,遇到问题食品积极投诉,决不姑息那些不法企业。

  曹永葆:省政协委员、致公党浙江省委会常委、浙江医院副院长

  一手诚信教育一手用重典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消费者每年因食物残留农药和化学添加剂中毒的人数超过10万人,这些还只是显性的中毒者,并不包括潜在的没有即时发作的中毒者。有毒污染食品的出现主要在生产和加工两个环节,根源却在于体制。在经济转型时期,市场准则和诚信观念没有建立起来,不能有效制约见利忘义行为;地方保护主义、执法缺失和惩戒不力也成了不法厂商的“保护伞”。建议有关部门应尽快制定和细化食品安全标准,完善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同时,在加强诚信教育的同时,不妨用重典治乱“市”,对利欲熏心的食品制造者重罚,对违法厂商和渎职执法人员更要严惩不贷。

  赵利民:省政协委员、省农业厅副厅长

  完善食品责任追溯制度

  今年1月份,我们对全省11个市61个乡镇农贸市场农产品“两残”的检查结果表明,总合格率为94.8%,比去年上升了6.7个百分点,这说明总体情况不错,但仍存在一些安全隐患。

  我觉得在保障农产品安全上,关键还是要健全田间生产档案制度和责任追溯制度。如田间生产档案制就是对农产品的生产实行档案管理,何时施肥、用了什么药、何时收割、收割与用药有无过安全期等都要记录在案。有了档案后,即使出了食品安全问题责任也可追溯。

  2004年被央视曝光的我省食品安全案

  假绍兴黄酒案:2004年5月23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绍兴湖塘酒厂违法掺水勾兑黄酒。

  毒虾米案:2004年6月2日,中央电视台《生活》栏目曝光温岭石塘、松门两地加工染色虾米事件。那里的虾仁大都黄里透红,很是诱人,原来是用“亮藏花精”、“碱性玫瑰精”等染料“整容”过的,这些染料不能用作食品添加剂,有强致癌性。

  假燕窝案:2004年10月28日晚上,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以《瓶里到底装了什么》为题,曝光了兰溪、义乌等地个别企业生产、销售假冒燕窝和蜂蜜的不法行为。生产假燕窝的食品厂不仅生产条件恶劣,而且生产的燕窝饮品其实是用银耳代替的,根本就没有名贵的燕窝。

  问题松子案:2004年11月21日,中央电视台曝光萧山姚家畈村天王、阿贤、立峰、顺发等炒货厂违法生产开口松子。为使松子颜色更白、更好看,这些松子大量使用焦亚硫酸钠、药用滑石粉等违禁添加剂加工,而焦亚硫酸钠严重超标会伤害人体肝肾,严重的会引起急性中毒。

来源: 今日早报  作者:  编辑: 吴小龙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