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号提案《关于创建节水型社会的建议》出笼记
www.zjol.com.cn
2005年02月26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浙江在线2月26日消息(记者 俞斌 徐晓峰)生命存在于地球,最不可或缺的是什么?
水和空气!
本次浙江省两会,最热门的话题是什么?
构建和谐社会!
今天中午产生的省政协九届三次会议一号提案,从这样的角度关注着民生,关注着浙江的发展和将来!省工商联的《关于浙江创建节水型社会的建议》,当之无愧地成为了一号提案。这份提案的发起人之一,政协委员、省工商联常务副会长汤为平坐在记者的面前时,依然沉浸在对浙江水资源现状的忧虑中。“不能让江南水乡闹水荒”啊!她这样疾呼!
背景:走千家企业调查的产物
省工商联一直致力于民营经济的新飞跃。他们考虑的是,在民营经济原有的体制优势消失后,如何实现新发展、新提高、新优势。去年,省市县三级组织联动,发起了走千家企业活动,重点调查“民营经济发展出现什么问题,遇到什么困难”。他们发放了1万份问卷,走访了1000家企业,最后形成了一个主报告和7个子报告。而其中一个子报告就是关于水资源的。在此基础上,省工商联成立了专门的水资源调研课题组,原党组书记夏益昌任组长。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关于浙江创建节水型社会的建议》,省委主要领导都对此作了重要批示。
现状:浙江几乎所有地区都缺水
水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然而调查发现,浙江几乎所有地区都缺水。例如,浙北的嘉兴,水质性缺水;在浙中义乌,在2003年7-8月份用水紧张时期,两天仅供水半天,而且半天中只有3小时正常水压供水。地处浙东的宁波、舟山,资源型缺水,目前年缺量约为6亿立方米。浙南和浙西,工程性缺水。缺水已成为影响浙江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和环境改善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
1、均水资源占有量少。浙江人均拥有水资源量2100立方米左右,比全国的2300立方米低,只有世界人均水资源量的五分之一。已接近国际公认的人均2000立方米的缺水警戒线。
2、年内年际分布不均。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降水集中在5-9月,而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受降水的支配,浙江省水资源量的年际变化随降水量变化更为剧烈,造成江河的特大洪水和严重枯水。全省各地丰水年与枯水年水资源总量的比值在2.5-3.5倍之间,浙北大于浙南。
3、水资源与土地资源和人口分布不匹配。全省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很不均匀,总的趋势由西南向东北递减,水资源的分布与耕地面积分布不相适应。如苕溪、杭嘉湖平原、浦阳江、曹娥江、甬江一带,耕地面积占全省的49.7%,而水资源量只占全省的20.5%,亩耕地水资源量1418立方米,为全省亩均水资源量的76%;相反,瓯江、飞云江、鳌江一带,水资源量为全省的38.3%,而耕地面积占全省的23.8%,亩耕地水资源量达5478立方米。水资源量与人口分布更不匹配,水资源80%集中在浙西、浙南山区,而经济发达、人口集中的平原和滨海地区不到20%。浙江水资源分布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呈负相关。
4、浙江多种缺水类型同时存在。浙江水质性缺水主要在杭嘉湖地区;资源性缺水主要在舟山、玉环等海岛地区;浙江河流大多源短流急,工程性缺水主要在浙西的衢州、丽水。其中,丽水年降水量在全省最丰富,人均量4000立方米,而实际可供水量人均300立方米。
5、水质制约当地水资源的利用。随着浙江工业化的继续深入,城乡水环境污染日益加重。全省平原河网水质普通为v类或劣v类,主要河流下游也劣于三类,城市供水已逐步依赖开发流域上游水资源。本地水资源除用于农业生产外,作为其他行业用水的可能性已越来越小。
问题:节水工作存在六大症结
1、节水意识不强,水法宣传不到位。浙江大部分地区存在重开源轻节流、重地面轻地下、重经济效益轻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生产经营企业和老百姓几乎不知道我国有一部《水法》。
2、对缺水现状及发展趋势的认识不足。据专家预测,到2010年浙江水资源需求缺口达到55亿立方米,到2020年缺口上升到67亿立方米。缺水正成为浙江继缺电缺地之后面临的又一大难题,安全用水已关系到浙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局。
3、水环境有恶化趋势。目前,工业污水排放量仍高居不下,约占城市污水排放量的三分之二。城市污水排放总量逐年上升,三年增长26.8%;位于杭嘉湖平原的嘉兴市地表水多为v类或劣v类,正面临着“有水而缺水”的尴尬。
4、水务管理体制不顺,改革进程缓慢。
5、水资源浪费严重,利用效率不高。这里头包括工程性浪费,污染性浪费,政策性浪费,使用性浪费,体制性浪费和地下水过量开采导致地面沉降。
6、节约用水举措不到位。一是水价偏低,价格体系不健全,过低的水价不能反映水资源的稀缺程度;二是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缺乏“三同时”,增加日后的再改造成本;节水器具更新、改造和推广不到位,很多人不愿意为节水产品套腰包。
出路:11条建议倡导节水
1、统一思想认识,形成节水共识。
建议:把创建节水型社会摆上各级政府重要工作日程,将其作为实现浙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牢固树立创建节水型社会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思想。
2、完善制度建设,落实节水措施。
建议: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要求,落实新建、改建、扩建项目“三同时”制度;加快建立节水管理信息系统,取用水单位必须做到“四到位”,即用水计划到位、节水目标到位、节水措施到位和管水制度到位。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完善用水单位计量工作,落实浙江节水定额管理制度。推广节约用水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发展节水型工业、农业和服务业。
3、推进水价改革,优化资源配置。
建议:结合浙江实际,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水价改革促进节水用水保护水资源的通知》的部署,加快推经水价改革,形成合理的水价体系。允许水权转让、形成水市场,实现跨流域、跨区域用水。
4、加强科学研究,制订利用规划。
建议:开展经济社会发展水环境承载力及保护对策研究工作,摸清地区水环境质量家底,站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科学规划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活动,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重新布局和规划,提出适合地区水环境承载力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
5、改革水务体制,提高行政效能。
建议:加快水务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建立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的水务统一管理体制,降低水资源管理行政成本,提高管水、防污效率,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
6、开放水务市场,鼓励多元投资。
建议:引导和支持国内外资本投资水务行业,形成多元化的水务投资主体。浙江投资环境优越,吸引外资能力强,加强与外资在水务市场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浙江民营资本充裕,投资活跃,各级政府应积极做好引导民营资本参与水务市场建设的宣传,将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水务市场作为落实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放宽民间资本市场准入的一项具体措施。利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大力发展水务事业。
7、依法管理水务,强化执法力度。
建议:要解决水资源管理人员编制不足、管理经费紧缺等问题,明确水资源管理机构的职责,提高管理人员执法能力,加强执法监管力度,真正形成“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水务运行机制。
8、确定排污配额,制止水环境恶化趋势。
建议:省政府有关部门要制定各市、县农业、工业和生活污水排放的配额,并逐年减少排放配额总量,同时允许各地配额交易。政府要加强对水环境的监管力度,增加全省地表水质断面监察点,对超额、超标排放污水的地方政府和企业、单位进行法律制裁和行政处罚。
9、引导全民参与,发展循环经济。
建议:政府应加强引导居民、企业等各社会阶层广泛参与节水,支持鼓励中水回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10、加快结构调整,转变增加方式。
建议: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改变水资源的粗放利用方式,特别是改变农业用水的利用方式,提高农业用水效率,缓解用水矛盾,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从传统用水粗放型社会向现代节水型社会转变。
11、加大财政补贴,支持海水淡化。
建议:首先,为了解除人们饮用淡化海水的顾虑,海洋管理部门和卫生部门要尽快制订海水淡化取水口源水和海水淡化饮用水的两个标准。其次,为了解决现阶段海水淡化成本与供水价格倒挂的矛盾,财政部门应对海岛地区开发海水资源、海水淡化技术的科研投入、人体长期饮用淡化海水的安全性研究等给予一定的补贴。
省工商联建议省委、省政府尽快将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列入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
俞斌 徐晓峰
编辑:
俞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