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首页 浙江在线首页网站地图
  • 网上签证
  • 网上挂号
  • 住在杭州网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首页
  • 浙江
  • 人事
  • 高层
  • 即时报
  • 视频
  • 图片
  • 人文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正文
因为创新精神,屠呦呦刷爆朋友圈
2015年12月12日 20:57:21 来源:解放军报 侯磊

  创新花开正当时

  -侯磊

  12月10日,瑞典斯德哥尔摩音乐厅诺贝尔奖颁奖仪式上,当屠呦呦从瑞典国王手中接过诺奖奖章时,关于她的话题再次刷爆朋友圈。"其成就带来重大变革”,评委会在颁奖词中如此评价这位中国女科学家。这是国际科学界对中国科学家所作努力和取得成果的肯定,可喜可贺!

  人们欣喜之余,也不乏理性思考。有人试图通过屠呦呦的科研经历,探寻她的成功密码。分析发现,这位"低调的求索者”骨子里无处不涌动着创新的冲动,蕴含着创新的勇气,闪烁着创新的思想火花。正如屠呦呦自己所说:"作为一个科学工作者,我们需要用创新精神去寻找新事物。”

  "创新是科学房屋的生命力。”国势强弱,系乎人才;人才强弱,系乎创新。当下中国,创新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浪潮正在涌动。作为大众一员,该如何面对创新?屠呦呦的人生实践,给了我们一个清晰的答案。

  创新从来都是拓新路,必须有趟出一条血路的魄力和勇气。一次实验中,屠呦呦发现过性转氨酶升高的异常现象,为此她不惜亲自"尝毒”,确认安全才投入临床使用。实践证明,创新之路大多是"摸着石头过河”,甚至无石可摸,敢冒风险、敢"出风头”,应是创新者的基本品质。循规蹈矩,畏首畏尾,必然会影响创新的劲头。

  "提取到青蒿素,屠呦呦经历了190多次的失败。”从青年到暮年,屠呦呦的一鸣惊人来源于她的执著专一。创新如同跑马拉松,非意志坚定者不能到达终点。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铁基高温超导研究项目,凝聚着中科院物理所教授赵忠贤团队20多年的心血;张益唐教授在世界性数学难题"孪生素数猜想”问题上获得破冰性的进展,源自他30年如一日的默默攻关……事实证明,创新离不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创新需要"板凳坐得十年冷”的坚持,不屈服于外部环境的诱惑和压力,恒心静气、扎实做事,才能平淡为学、行稳致远。

  创新向来与风险相伴,如何对待失败,关乎创新者成长。鲁迅说,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没有土,便没有花木了。创新之花的绽放,同样离不开适合生长的"好土”。屠呦呦的成功经历提醒我们,一个创新项目从基础研究到实际应用,除了时间积累,还面对风险叠加。对此,既需要营造允许试错、宽容失败的人文环境,还要注重打造一种良性机制,激励更多人释放创新智慧。

  虎啸山林,鹰击长空;鱼翔浅底,驼行大漠。今天的中国,创业创新成为鲜明的时代主题,接踵而至的利好政策为创新者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和广阔的舞台。我们期冀,时代的舞台涌现更多的"屠呦呦”,以个体的点滴汇成奔涌的大河,缔造出更具活力的创新中国,创造出更多惠及人类的优质成果。

标签: 创新;屠呦呦 责任编辑: 杨静涛
分享到:

习近平: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每日关注
  • 陈吉宁:我国已建立自然保护区2740个 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 西藏定结县、定日县分别发生5.3级地震
  • 总理力推简化审批,让企业办证不用看人脸色
  • 新西藏,从这一刻启程——专家学者谈西藏和平解放65周年
  • 西双版纳发生野象伤人事件 一老人被攻击身亡
相关阅读
  • 媒体:最高科技奖130个机构专家没荐屠呦呦令人不解
  • 对喋喋不休中国科学家不会创新的人来说,这是最坏的时代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六十七期:产权的小船说翻就翻 产权到期后你的房子归谁?
  • 【政百科】第六十六期:促进就业 鼓励双创 浙江一大波"双创"红包来了
  • 【政百科】第六十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干货盘点 2016浙江经济怎么发展?
即时报
  •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