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沙侗寨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魏博摄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记者魏博)创业贷款,政府贴息,这天上掉下来的金融扶贫"馅饼”看上去很诱人,然而,很多穷怕了的老百姓不敢接:万一创业失败,钱花光了赔不起怎么办?贵州省江口县梵净山脚下的寨沙侗寨的乡亲们,不但接住了这"馅饼”,而且还吃的有滋有味。
2016年1月14日,"脱贫攻坚看贵州网络媒体‘走转改’”主题采访活动一行来到寨沙侗寨。这个充满着民族风情的侗族小寨,古树参天、流水潺潺、层楼叠院、曲径回廊,可谓一步一景。全寨76户304人,几乎家家户户开办"农家乐”,乡亲们热情好客,能歌善舞。
谁曾想到这样一个生意红火的小寨,几年前还被称为"穷山鸡”,房屋破旧,人均纯收入不足千元,嫁出去的女儿不愿回娘家,男青年靠抬滑竿卖苦力吃饭。就在2011年,贫困发生率还高达49.3%,有贫困户37户,如今,仅剩3户14人处于新扶贫标准的贫困线以下。短短五年时间,究竟是什么秘诀让"穷山鸡”变成了"金凤凰”?
"金融扶贫嘛!”夏德发告诉记者,"最开始大家都不敢贷款,政府带头建了第一批房子,我们才壮着胆子贷款改造旧房。”这位土生土长的侗族乡亲,在寨里已经生活了48年,曾经抬了11年滑竿,年收入才1万元。依托当地的好政策和自己的勤劳,他贷款5万元,从亲朋好友那里借款20多万,打造了"顺康侗庄农家乐”,成为寨里首批脱贫致富的能人,年收入达到十几万。如今,他还清了贷款,又将农家乐租给了城里人,租金高达8万元,自己留了几间房子居住,闲暇时间给租户打工。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着贫困群众,关心和思考着扶贫开发事业,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党中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笑还是哭。”夏德发告诉记者,他给自己农家乐取名"顺康侗庄”,寓意就是顺顺利利、健健康康。像夏德发这样尝到金融扶贫"馅饼”甜头,走上小康之路的村民还有很多,他们的脸上挂满了笑容,充满了自信。
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金融扶贫,出台了《关于全面做好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政策。寨沙侗寨是江口县推行金融扶贫、旅游扶贫和精准扶贫的一个成功案例,先后被评为"全国金融扶贫乡村旅游产业示范村”、"贵州省100个文化旅游景区乡村旅游示范点”、"国家3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乡村旅游扶贫示范点”。
金融扶贫政策在寨沙的成功实践,"政府主导”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江口县严格按照规定步骤和时间节点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农村户籍人口、贫困人口、农民人均纯收入为基准,按照"一高一低一无”的标准进行贫困识别划分和规模分解,积极为寨沙侗寨争取国家开发银行、农行、信用联社等金融支持1636万元。江口县副县长杨毅在介绍"寨沙模式”时指出,金融扶贫方面,重点解决了两个问题:一是搭建担保平台,让银行无后顾之忧敢于放贷。二是抓好扶贫产业,让群众看到希望敢于借贷;建立"群众贷款、政府担保、银行放贷、财政贴息”的金融扶贫模式。
侗族乡亲夏德发的农家乐"顺康侗庄”。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魏博摄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