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首页 浙江在线首页网站地图
  • 网上签证
  • 网上挂号
  • 住在杭州网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首页
  • 浙江
  • 人事
  • 高层
  • 即时报
  • 视频
  • 图片
  • 人文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正文
“80后”农民博士马瑞强:农村“互联网+”金矿待挖掘
2016年03月03日 17:42:37 来源:新华社

  “老乡,小马哥可以帮你捎话到两会上!”在一款名为“云种养”的APP上,全国人大代表马瑞强,迅速征集到了包括产业扶贫、农业补贴、农村创业等一百多条农民网友的心声。在今年两会上,他结合农民兄弟的想法以及自己创业的经验,准备提出关于加快农村电商发展、加强对“互联网+农业”支持力度等建议。

  2013年马瑞强第一次上会时,他把自己种植的水果玉米带到了会场,希望人们关注他从农村带来的鲜活建议。这位中国农业大学的“80后”微生物学博士,毕业回到家乡内蒙古种地。他想做一名新时期的职业农民。连续几年,他带到会上的都是事关职业农民发展的建议。今年,他更多关注的是“互联网+”的内容,他认为农村的产业发展要紧跟互联网。

  2015年,农村互联网销售额已经超过1400亿元,正在成为引领农民致富,特别是引导农村农副产品走向市场、走向全国,甚至走向世界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说起互联网在农村带来的变化,马瑞强特别起劲。他说,农村就像是一块等待开发的宝地,各类社会化服务都在向农村拓展。尤其在城市电商市场日趋饱和的背景下,农村电商顺势崛起,农产品进城加工业品下乡,既帮助农民开拓了增收渠道,又激发了农民的消费潜力。

  但是,马瑞强在调研中发现,在农村电商发展过程中,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工业品下乡质量得不到保障,农民经营意识薄弱,品牌打造犯难。尽管不少快递企业都在谋求市场下沉,但农村居民居住分散、货量少,加之村级快递布点成本过高,出于利润考虑,几乎都还停留在县、乡镇范围,并未触及真正的农村市场。这些问题如何有效解决,成为农村电商普及、农民脱贫致富的关键。

  “农业适应互联网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农业的规模化发展。”马瑞强说,在农业领域,一些城里青年人返乡创业,无奈基层创业的氛围很差,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亟需建设一批新型农业创业园区,发挥园区聚拢资源、带动氛围、吸引资本等优势。

  他说,如果在农村建立集中连片的创业园区,帮助农民贷款,为创业青年提供服务,就能解决农村面临的产品营销、技能培训、物流管理等问题,还可以培养农民的“互联网+”意识。

标签: 责任编辑: 程永高
分享到:

习近平: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每日关注
  • 陈吉宁:我国已建立自然保护区2740个 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 西藏定结县、定日县分别发生5.3级地震
  • 总理力推简化审批,让企业办证不用看人脸色
  • 新西藏,从这一刻启程——专家学者谈西藏和平解放65周年
  • 西双版纳发生野象伤人事件 一老人被攻击身亡
相关阅读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六十七期:产权的小船说翻就翻 产权到期后你的房子归谁?
  • 【政百科】第六十六期:促进就业 鼓励双创 浙江一大波"双创"红包来了
  • 【政百科】第六十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干货盘点 2016浙江经济怎么发展?
即时报
  •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