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首页 浙江在线首页网站地图
  • 网上签证
  • 网上挂号
  • 住在杭州网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首页
  • 浙江
  • 人事
  • 高层
  • 即时报
  • 视频
  • 图片
  • 人文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正文
中德:跨越地理区隔的战略型经济邻居 特约
2016年06月14日 12:38:00 来源:中国网 章玉贵

  章玉贵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院长、经济学教授

  带着“半个内阁”执政团队和超豪华商业领袖阵容开启第九次访华之旅的德国总理默克尔,其在中国受到的高规格接待,对中德双方而言,都是极其自然的逻辑安排。

  作为当今世界第二和第四经济大国,作为亚欧大陆各自经济增长之核,中德两国尽管相距遥远,但笔者更愿意将两国比喻为跨越地理区隔的经济邻居,而且是保持着高水准战略合作的经济邻居。

  此次默克尔访华,两国在战略和技术层面达成了一系列重要共识并取得相关丰硕成果。两国政府不仅为“中国制造2025”同德国“工业4.0”对接搭建了相关平台,而且同意加强在金融、汽车制造、信息技术、航空等领域的双边合作。德方表示将在如期履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第十五条义务问题上做出积极努力,并愿意促进中欧经贸关系健康发展。而作为二十国集团“三驾马车”成员,德国将支持在中国杭州召开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中德双方将共同推动二十国集团制定创新增长蓝图,共同推动各方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共同维护国际市场稳定,并就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促进贸易投资等拿出具体行动。同样,中国也将为明年在德国召开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取得成功而努力。

  毋庸置疑,今天的德国,不仅是欧陆经济甚至是整个欧洲经济的希望,工业基础与技术实力极为雄厚的德国,堪称当今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中经济增长质量最高、发展步伐最稳健的国家。而中国作为超级新兴经济体,在实现由制造业大国和贸易大国向产业与资本强国转换的过程中,最值得借鉴的参照系就是德国。

  尽管有欧洲舆论指出的,德国是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中受益最多的国家。例如,2014年,德国对华出口额相较于2005年增加了2倍多,2015年中德双边贸易额已超过1600亿欧元,德国顺势成为中国在欧盟国家中的头号贸易伙伴,中国也已成为德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德国也是对华直接投资和技术转让最多的欧洲国家。尽管就中德两国的国情和经济基本面而言,差异确实巨大。但这并不妨碍中国从德国经济发展中汲取经验。

  数据是枯燥却又是最具说服力的。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今年4月份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中公布的数据,2015年,13.7亿人口的中国,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0.98万亿美元(此说也许并不准确,因为中国GDP总量中40%以上是在华外资企业创造的),而0.83亿人口的德国,却创造了3.35万亿美元的GDP。有人说,如今中国的外汇储备就几乎相当于德国的经济总量。这是缺乏经济常识的解读,不能以此说明中国经济力量有多强大。况且,德国一向被视为有效经济增长的标杆。德国人深知,握有金融主导权的美国尽可享受金融红利,但长期而言只会饮鸩止渴。拥有世界一流的商业银行体系的德国尽管也很重视发展金融业,但在全身密布哲学理性的德国人眼里,金融再重要,也不能取代制造业的战略地位,至多是助推实体经济发展的转换器。于是,深耕制造业,加大技术研发,升级人力资本以及建立匹配经济发展的社会福利制度,成为德国政府的施政重点。如今,拥有全球最为稳健的金融体系与一流的工业体系。德国人对金融业的轻度厌恶以及对制造业的专注与求精,加上国民的勤勉精神与理性思考,是德国傲视欧洲乃至全球的最大资本。

  因此,尽管德国不是中国在地理学意义上的邻居,但德国对于中国经济发展方面的直接或间接支持尤为重要,中德保持相对较为成熟且稳定的经济关系,不仅有利于两大主要经济体之间的互惠发展,而且是中欧乃至亚欧经济关系的重要基石。事实上,德国对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以及设立亚投行的倡议相较于美日等国来说,其前瞻性的合作态度明显高于上述国家。中德两国正在积极推动的 “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的战略对接,以及副部长级的磋商机制,比看起来阵势很大但实质合作相对空泛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更来得实际。

  如今,中国正在积极推动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取得预期的成功,在某种角度上,也可借鉴德国的经验,得益于勤勉和创新精神。过去10年间,德国的竞争力一直保持在很高的水准,而南欧国家的竞争力不仅没有进步反而出现明显倒退。这是商务成本不断攀升、进取精神有所懈怠的中国特别应该注意的。甚至德国对待金融发展和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的理性以及真正的民富国强,也特别值得中国学习。如今,尽管英国依然是欧洲首席金融强国,但握有欧洲最强大实体经济的德国,不仅是欧洲事实上的金融政策中心,而且是整个欧元区的经济稳定器。业已沦为二流经济强国的英国,即便脱离欧盟,估计也不会对欧盟带来灭顶之灾,但德国决不可以退出欧盟,否则欧盟将失去某种意义上的经济担保人。

  当然,德国经济也有它的难题,例如劳动力成本上涨,企业利润率降低以及企业研发投入不足等,尤其是去年爆发的大众等汽车企业的“尾气门”事件,尽管有经济之外的其他因素,但由此暴露出的德国工业管理问题,并不能忽视,“尾气门”甚至重创了德国的工业声誉和基础。不过,德国制造依然是这个世界上最值得信任的工业符号之一,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德国都将是处于顶尖层面的经济高手。

  从更广泛的视角来说,美中德甚至是当今世界经济稳定的三大关键之锚。中美之间的战略性竞争并非中国所能控制,但中国完全可以通过夯实与德国之间的战略型经济邻居关系,为区域乃至全球层面的经济合作提供成熟样本。

标签: 默克尔;德国;访华;合作 责任编辑: 陈斌
分享到:

云南昭通花甲老太状告镇政府修路震裂房屋索赔26万

每日关注
  • 贵州黎平洪灾过后一片狼藉
  • 大学生求职花销日渐加大 租房交通各种支出都在涨
  • 13省出台无户口人员落户细则 多地禁设前置条件
  • 房屋出命案成“凶宅” 房主告租客索50万贬值费
  • 北京商住房“全面限购”传言引来端午成交井喷
相关阅读
  • 德国总理默克尔今起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
  • 德国驻华大使:希望5年后中德实现相互免签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六十七期:产权的小船说翻就翻 产权到期后你的房子归谁?
  • 【政百科】第六十六期:促进就业 鼓励双创 浙江一大波"双创"红包来了
  • 【政百科】第六十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干货盘点 2016浙江经济怎么发展?
即时报
  •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