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首页 浙江在线首页网站地图
  • 网上签证
  • 网上挂号
  • 住在杭州网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首页
  • 浙江
  • 人事
  • 高层
  • 即时报
  • 视频
  • 图片
  • 人文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正文
G20专家眼丨呼唤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2016年08月08日 12:37:15 来源:

  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王毅

  9月4日至9月5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将在浙江杭州召开,盛会开幕已进入倒计时。由中国政府提议,并与各成员国协商,会议的主题确定为“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这一主题,清晰明确,简洁凝炼,概括了本次峰会各项议程的主旨,指明了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走向。联动、包容,更为世界经济注入一种全新的理念,昭示世界经济发展将进入新的阶段。

  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意味着世界经济在深度融合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意味着更加科学合理的全球经济金融治理,也意味着体现信息时代特点的增长方式,这是一项全新的事业。亚里士多德说,事业是理念与实践的生动统一。构建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需要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为指引,世界各国携手并进,共同努力,推动世界经济长期稳定发展。2015年12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就2016年二十国集团峰会发表的致辞中写道:“我们要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推进各国经济全方位互联互通和良性互动,完善全球经济金融治理,减少全球发展不平等、不平衡现象,使各国人民公平享有世界经济增长带来的利益。”

  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是世界经济摆脱发展困境,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内在要求。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影响仍未消退,世界经济整体上增长乏力。美国作为世界最大经济体,一度表现出复苏迹象,但很不稳定。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经济增长贡献最大,受经济结构影响,增速放缓,进入中高速增长期。欧洲、日本等发达经济体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多年来增长困难。个别新兴经济体虽增速较高,但体量较小,难以改变世界经济整体面貌。摆脱增长困境,要求世界各国深化结构调整,实施创新驱动,激发内在活力。不顾及与各国经济的联动与包容,各自为政,所有的努力只能是徒劳。世界各国必须深刻地意识到,我们共处于一个休戚相关的命运共同体中,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互联互通、彼此包容,加强沟通、增进联系,深化政策协调,是摆脱当前困境的最好选择。

  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是贡献中国智慧,优化全球经济金融治理的内在要求。

  二十国集团是当今世界涵盖面最广,代表性最强的经济合作论坛。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始于2008年,迄今已举办过10届。回顾历史,峰会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全球经济增长、改革全球经济金融治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优化治理困难重重,世界经济中还有太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原因在于多个方面,其中之一在于对世界经济的整体性关注不够,未能突出其联动、包容的特点。

  中国首次作为东道国主办2016年峰会。中国提议确定的会议主题、三大目标、四项重点议题,自然也包含了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判断及解决问题的思路。构建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发出了中国声音,体现出中国智慧。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以自身发展带动世界发展,以世界发展促进自身发展,努力推动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深度融合。这是一条真正的可持续的发展之路,也是切实优化全球经济金融治理的合理选择。这条道路也体现了明确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也是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把握时代脉搏的内在要求。

  这次峰会选择在杭州召开,除杭州有秀美的风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之外,也因为杭州是中国电子商务最为发达的城市,阿里巴巴总部就在这里。历史的脚步已迈入21世纪的第二个10年,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是当今时代最为突出的特征。发达的电子信息网络,将世界各国人民紧密地联接在一起,成为“地球村”。空间上的距离感不复存在,心灵上的差异也将消解,不同文明之间的交融变得更加频繁,人类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命运共同体。顺应历史趋势,切中时代要求,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实现世界不同国家和不同文明的共赢、共存与共荣,也正是G20杭州峰会追求的目标!

标签: G20 责任编辑: 杨静涛
分享到:

吴敏霞男友首度曝光 颜值高引记者尖叫

每日关注
  • 揭秘人民币制作全过程:从“白纸”到钞票耗时1个月
  • 逃兵役将被列为失信受联合惩戒 限制高消费贷款
  • 滴滴优步司机端奖励全面缩水 成本将转嫁给消费者
  • 北京每年超采地下水5亿立方米 南水入京仍超采
  • 个税改革将加速推进 养老、二孩、房贷利息负担有望抵扣
相关阅读
  • 杭州G20:期待中国方案
  • G20杭州峰会会标设计者袁由敏眼中的杭州
  • 为中国的“G20时刻”喝彩 提升软实力的重要标志
  • 努力做好身边事 杭州市民这样迎接G20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 【政百科】第六十七期:产权的小船说翻就翻 产权到期后你的房子归谁?
  • 【政百科】第六十六期:促进就业 鼓励双创 浙江一大波"双创"红包来了
即时报
  •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